播放记录

“中国制造”再次享誉国际! 《中国奇谭》证明国产动画绝不躺平!

  • 中国奇谭

    更新至8集

    2023动漫动画

    短片集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的故事组成:《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飞鸟与鱼》,在观众面…

互联网技术发展时代,中国早已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伴随民族工业的崛起的同时,追求进口已成过去式,尤其是年轻人,几乎让国产商品伴随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汽车领域,人们更喜欢比亚迪、广汽、长安等国产汽车。再比如智能设备,随处可见的是华为、小米等品牌。甚至连女性的化妆品,也被百雀羚、珀莱雅、薇诺娜等国产护肤美妆等品牌代替。更不要说文化领域,年轻人早已不再用看海外动画标榜自己,国产动画的复兴成为显学。

(上美经典《小蝌蚪找妈妈》)

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等作品影响了手冢治虫、宫崎骏等一众日本动画大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学派”的滥觞,之后《小蝌蚪找妈妈》先后斩获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5项国际大奖,《大闹天宫》也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先后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4项国际荣誉。

(手塚治虫写给万籁鸣的信件,引自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

(手塚治虫和严定宪按照合作漫画里的pose合影留念)

而放眼今天, B站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动画《中国奇谭》开年首播就拿下豆瓣9.6的高分,足以证明中国动画的成功与中国观众对其对支持。

(《中国奇谭》)

《中国奇谭》作为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的致敬之作,探索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其故事内容深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时间跨度古今、题材包罗万象,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而在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术方面,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美术风格以及绘制手法,既有源自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技法,又有水墨韵味与素描相结合的中国风笔触,有CG技术留白的中式简介表达,还有偶剧定格的传统复刻。这些新的变化和现代手法,都是创作者们对中国美学一次多视角的诠释。

(《小妖怪的夏天》的手绘)

在已播出的三集中,均收获了观众的喜爱与好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以《西游记》为素材,创新性地用小妖怪的视角展开,嵌入许多现代表达,如职场困境、打工人的辛苦、回家被家人牵挂等情节,从家庭到职场,从物质到精神,旧瓶装新酒,创作出别样风格的西游故事。

(《小妖怪的夏天》引发无数打工人共鸣的“浪浪山”)

而第二集《鹅鹅鹅》通过对《续齐谐记》中《鹅笼书生》这一志怪小说的改编,采用第二人称视角,以默片结合水墨风,画风诡异但仍有诙谐,在挖掘“新”故事的基础上,重新定义“脸谱化”,折射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

(《鹅鹅鹅》中的脸谱化的狐狸书生)

《林林》一片以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与中国少数民族的鄂伦春族为灵感,用CG技术呈现出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动物栩栩如生的毛发、层层叠叠的森林、随风摇曳的枝枒等丰富细节,将三维与中式留白意境的融合,又以低饱和度、低反差的色调运用,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术风格。

(《林林》中的低饱和色调)

《中国奇谭》呈现出的中式元素与东方美学,无疑点燃了2023年的动画行业。向观众,向整个文娱行业再次证明中国动画创作的的极高水平,相较于迪士尼与吉卜力为代表的美漫、日漫等统治世界动画多年的美术风格,中国动画百年有过之无不及。《中国奇谭》所代表的“新国产动画为传统故事注入现代元素”,正是国产动画近年来“绝不躺平”的转型趋势,这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缩影——始终创新。

我们的文化创作,根植于五千年丰富恢弘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制作公司始终不忘初心、保持极高的创作水准,也有B站这样持续在动画产业投入的平台,大力发扬中国文化作品。《中国奇谭》为代表的中国动画,延续了前辈们的匠心精神,寻找自我定位,突出中国特色,让国产动画重回巅峰,同时立足国际视野,让中国文化成功出海。中国动画的高水准,是文化自信的象征,也是中国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中国奇谭》这样的优质作品,不仅受到观众喜爱,成为民族文化自信,更能在国际占据一席,辐射更广的世界。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