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这两部电影之前先翻看了网友们的评论,得到了一个初步印象:流浪地球2的品质极其卓越,即使与星际穿越相比也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满江红票房是偷来的,是部烂片。于是这波观影之前,我是打算只看流浪地球2,不看满江红的。
然而在我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发现这部电影虽然其特效技术水平之于中国电影是划时代性的,但它却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缺点:不够引人入胜,在沉浸感地营造上存在问题,看了一个小时后我就总想玩手机。总得来说就是值回票价,但明显感觉其严重过誉了。于是我开始质疑起之前看到的网友评论,连带着也对满江红的差评产生了怀疑。百闻不如一见,昨晚我决定亲自去电影院鉴定下满江红“票房小偷”的称号有几分真实。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我认为满江红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剧情片、悬疑片、谍战片之一,其品质甚至远高于昆汀导演的《八恶人》。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剧情环环相扣、转折点应接不暇。宛如一场跌宕起伏、激烈至极的足球比赛,这边刚刚进球领先,那边马上追平接着反超。你必须全神贯注时刻盯紧大屏幕,因为剧情转折随时有可能在下一分钟内发生,短暂的几秒钟分神就有可能让你错失关键进球/关键剧情。其所营造的沉浸感相比流浪地球2几乎就是两个极端。但它也确实存在一些逻辑缺陷,但我认为这些逻辑缺陷一是在那样高信息传递的剧情展开过程中暴露的不明显,二是可以通过延伸联想的方式掩盖过去。总得来说在我个人的评分体系中值9分,属于“有缺陷的神作”行列,而流浪地球2值7分,归类为“有亮点的合格之作”。
再谈谈流浪地球2为什么沉浸感缺失。我认为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叠加导致的。
首先是视效高潮来得太早,后续的视效质量跟不上,导致观众后期出现视觉疲劳。人这种生物就是有一种特点,一旦体验了某种刺激后,短时间你让他体会程度更轻一些的刺激的话就不够刺激了。就好比你让战斗机驾驶员去坐过山车,他脸上一点表情也不会有的。所以一般特效大片在结尾终战高潮段落的视效处理上是必须让其屹立在全片巅峰上的,在达到视效最高潮后全片结束,让余韵久久回荡在离场观众的脑海中,意犹未尽。而流浪地球2视效巅峰竟是前四十分钟暴恐袭击太空站那段,后期(包括结尾核爆高潮)的视效场面出现了下降便难以让已经产生视效免疫的观众再次心潮澎湃了。
其次是高潮前的挫折剧情的设置太过随便了。何谓“挫折剧情”。商业大片的主角是必须要成功的,但信手拈来的成功是无法调动观众情绪的,必须让主角团队经受挫折,让观众的情绪经历压抑,压抑得越狠,最后高潮时喷勃而出的那一刻就越爽,那段用于压制主角同时压抑观众的剧情就叫“挫折剧情”。但流浪地球2互联网基站抢修和流浪地球1抢修行星发动机那段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挫折剧情的安排太过简单,不具冲击力。人家星际穿越的挫折剧情是太空站爆炸,环太平洋的挫折剧情是五级怪兽的出现。而流浪地球2与1抢修时的挫折剧情呢?腿被倒塌物压住了、门太沉了打不开,还有各种让非专业观众听不懂也看不见的计算机硬件问题。这种挫折剧情的设置很容易让观众在高潮段落前分神。
以上原因导致流浪地球2无法像一般的特效大片那样通过节奏和视效就让观众沉浸其中。那么他可以像满江红一样通过剧情给予观众沉浸感吗?不,剧情的问题要更大。
很多流浪地球2粉丝们反对差评的理由是:“剧情太高级了,你看不懂。”可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流浪地球2的剧情太好懂了,属于那种一眼看到头的剧情。比如当我看到月球行星发动机出现故障,月球正在陨落时,马上联想到很多年前看过的“天地大冲撞”,就猜到会有航天员牺牲自己引爆核弹,结果真的一模一样。流浪地球2的剧情平铺直叙缺少转折与悬念;不同时间段的剧情之间、几条并行线的剧情之间关联性不强,不像满江红那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导致其剧情压力太松与满江红完全相反,没有给予观众“我必须要全神贯注”的理由,每当镜头转向刘德华、李雪健时我就知道开始水文戏了,于是开始低头玩手机。说难听点,有点像流水帐。
但是必须要承认,流浪地球2中国科幻电影划时代性质的作品。它标志者我们的电影工业技术已经具备与好莱坞一争高下的实力了。所以我认为即使流浪地球2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部电影也值得任何一位中国人给它贡献票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两部电影都看了,说说我为什么认为满江红的春节档票房冠军实至名归,以及流浪地球2催眠观众的症结所在。》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