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救命, 这么好笑的国综怎么没爆

时间:2023-02-05 19:00:21阅读:6
又一档老国综翻红了。只是,万万没想到是以这么「重口味」的方式。相信大家最近都刷到了这么一段视频。厨师选手小胖,按节目规则,还原了一道经典鲁菜九转大肠。看着卖相还行,殊不知清洗没做到位。因此,他与评审之

      又一档老国综翻红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是以这么「重口味」的方式。

      相信大家最近都刷到了这么一段视频。

      厨师选手小胖,按节目规则,还原了一道经典鲁菜九转大肠。

      看着卖相还行,殊不知清洗没做到位。

      因此,他与评审之一的曹可凡发生了如下对话:

      ——你尝了么?

      ——尝了一块。

      ——感觉怎么样?

      ——我去除了大部分的肠的腥味。但我保留了一部分大肠的味道,是在清洗的过程中。

      ——你是有意把它保留的么?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是故意的。(骄傲)

      之后,曹可凡谨慎地切下一小块放进嘴里。

      几乎同时,他立即用纸巾捂嘴吐出,露出咬牙切齿的模样。

      冥场面诞生——

      喜剧效果显著,视频播放量飞速走高。

      很快有了各种戏谑表情包、段子、鬼畜二创,横扫各大平台。

      连带着这一古早综艺翻红。

      选手小胖的所有出场被剪辑、恶搞为一出腹黑的复仇爽戏,掀起一波现象级玩梗热潮。

      后续网友又发掘出节目里的其他名场面。

      这才发现,原来这是「假•美食节目」「真•喜剧节目」

      趁着热度,一起品品看——

      顶级厨师

      节目虽有一个高端的名字,定位也是正经的厨艺比拼。

      但这档综艺完全是出于观感的搞笑才能二次翻红。

      不止一个「九转大肠」,学员、评委、赛制等各个方面,处处透着浮夸、抓马、刺激的戏剧效果

      学员虽然都是民间高手,但都没有厨师证,不以做饭为职业。

      缺乏专业经验,就免不了状况百出。

      最离谱的是海选部分。

      很多参赛者唱着歌、骑着马、跳着舞、喝得面红耳赤,端出自己的黑暗料理。

      有了全国各地的野路子选手,才有了让人望而生畏的蜈蚣汤。

      煮了猪肉、枸杞,形如呕吐物的西瓜羹。

      洋葱、水果、牛肉放在牛奶中烹煮而成的奶昔。

      摆盘诡异的卤味拼盘。

      预感自己会红的「小熊洗澡」……

      偏偏品鉴这些致命食物的,还是口味挑剔的食客,学问精深的美食家。

      就又上演了诸如曹可凡表情管理下线,亲手喂学员吃饭……

      李宗盛喝汤时忆起「北京澡堂子」;

      刘一帆怒倒垃圾桶的场面,反问「你给我吃的是什么垃圾」等戏剧性场景。

      后续更有选手得知被淘汰,原地撒娇不满,厉声威胁评审。

      极大满足了观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

      当然,随着层层淘汰,越到最后留下的选手越专业,离谱的状况越少。

      抓马之处就转向了强者之间的「宫心计」

      选手间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被镜头捕捉,后期又放大了其中的冲突。

      只见一个失误,就能让对手窃喜不已。

      合作时一点别扭,之后比赛就势不两立,互相贬低,开启复仇模式。

      还有选手公然吐槽对手的哽咽是「包装自己」「很假」,暗讽对手是「猪脑」。

      男选手暗示女选手晋级是因为能力之外的因素。

      放在今天,随便一幕都能炸了热搜的程度。

      评委团也很会搞事情。

      「冷面厨神」刘一帆,批评时毫不留情,激励时像传销头子。

      为了敦促进度,居然凌晨四点冲进学员房间。

      冷不丁又贴心为选手贴创可贴,挽头发。

      居然有了偶像剧既视感。

      兼任主持的曹可凡,也为了节目效果全程拱火。

      知道哪两个选手互看不顺眼,采访时偏要放到一起说。

      每次宣布结果时也都有意制造悬念、反转。

      好卖关子,欲扬先抑。

      淘汰了先祝贺对方和家人相聚,晋级了倒要贬损一番厨艺。

      将语言的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环节也设定得花样不断,效果拉满。

      用原材料神秘盒考验创新能力时,制造了层层悬念。

      未知的压力测验,锻炼选手的功力和应变能力时,也激起了生死时速的紧张感。

      比如,选手面对山楂和辣椒、榴莲和生姜、洋葱搭茶叶的原料组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创意甜品。

      「九转大肠」的压力测试光是前期准备都相当繁重,要在规定时间内清洗猪大肠,还要完成繁复的层层嵌套工作。

      小胖后来也承认并不是故意,确实是时间来不及。

      此外,还有一些有意让选手之间「拉仇恨」的设定。

      赢了的选手能获得为下一轮的对手选择食材的机会。

      为了自己晋级,他们只能给别人选一些猪鼻子之类的难入菜、少有人接触过的材料。

      还有「诈骗」环节,起初要求每个选手准备自己的拿手菜。

      结果,选手备好材料,准备大展身手时,突然被要求和其他选手互换材料再开锅。

      还不被允许做交换方计划的菜肴。

      也正因此,节目出现了各种黑暗料理,撕逼场面。

      想不到,如此看点满满的节目,当年一直没什么水花。

      口碑平平,收视率也不高。

      现在看来,它有点生不逢时

      十几年前播出时,还是素人综艺井喷的时期。

      和《顶级厨师》同时段播出的是《非诚勿扰》《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等。

      上演的是「69岁老头让19岁校花生三胞胎」「富豪寻初恋18年,不料就在身边」等满屏狗血的的故事。

      抓马、搞笑的程度,自然是远远不及。

      东方卫视的王牌节目还是《中国达人秀》《今晚80后》。

      相比音乐、脱口秀节目,美食无法直接被品尝和感知,自然少了许多吸引力。

      而且如今看来浮夸,搞笑的看点,当年却是满是槽点。

      因为节目是购买的海外版权,风格上也尽可能向原版靠拢。

      人设、情节有很多相似性,像毒舌导师人设、自负选手人设,还有选手互撕,蓝队诅咒,投票环节比分总是不相上下,原版里都有。

      所以,一开始就被很多人拿来拉踩。

      中国版被吐槽本土化不够,东施效颦。

      而且,当年国内购入了大批海外综艺版权,一并将国外的综艺套路也承袭了过来。

      比如动辄卖惨煽情,不是家人重病,就是想念孩子……

      还要狂打鸡血,大谈梦想。

      观众早已在《中国达人秀》中看腻了,因此都觉得情节老套,不够真诚。

      针对节目内容,还有观众质疑很多环节浪费粮食,比赛结果也有内定嫌疑。

      以及植入的大量广告,也引起反感。

      简而言之,收视、口碑不佳,争议却不少。

      但没想到,11年后,这档节目又受到追捧,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不少人反而能忽略各种问题,看得津津有味。

      豆瓣最新评价里,居然都是一水的好评,还被盛赞是「中国最真实的综艺」。

      原因也显而易见,现在的综艺节目都无法娱乐大众了

      以前以素人嘉宾为主的综艺节目,嘉宾选择标准是节目本身的定位。

      嘉宾往往凭借某一方面的才能走上荧幕,以突出能力惊艳大众。

      而且未经过多包装,粗粝真实,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即使是一些不完美的性格,一些失败的操作,也能给节目增加不少看点和趣味。

      但和如今大部分综艺节目一样,为了利用明星效应增强节目影响力,美食节目逐渐成了明星的主场。

      《顶级厨师》第二季开始,多了明星嘉宾阵容,请来了任贤齐、蔡少芬、萧蔷等人。

      之后,延续了这一厨艺竞技类型的综艺是《星厨驾到》,选手成了全明星阵容。

      后来更为人所熟知的《十二道锋味》《中餐厅》等也都是齐聚大牌。

      不同于《顶级厨师》中鸡飞狗跳、手忙脚乱的厨房状况,没了普通人为每一次挑战提心吊胆又拼尽全力的精神面貌,以及节目本身带给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大多以明星为主角的美食综艺中,美食部分反而都被极大弱化了。

      明星的光环,远远盖过了美食节目的专业性。

      《星厨驾到》中,郭麒麟厨艺被刘一帆指着鼻子凶,结果进了四强。

      贾玲和刘一帆的cp倒成了最大看点。

      《中餐厅》中,原本最专业的大厨反而在做饭上没了话语权。

      几次被明星呛声、骂哭,最后直接退出。

      引发观众不满,口碑也彻底崩塌。

      更有很多慢综艺,试图借一饭一蔬传递田园诗意的生活态度。

      镜头里人人都不慌不忙下厨、用餐,一片岁月静好。

      但这种刻意安排出的精致和惬意,反倒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也让美食失去了本该有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自然也越来越难给人们带来消遣放松的娱乐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理解《顶级厨师》的翻红。

      而且即使抛开抓马的噱头,节目依然有可看性。

      通过食材、菜品的展示、厨艺的反复切磋竞争,无形中科普了不少地方特色菜肴的知识和烹饪的技能。

      素人学员的失误或成功,也让观众受益匪浅,被激发出亲自下厨一试究竟的兴趣。

      正如当下很多素人美食up主的走红,也正说明了人们对平民化的美食节目的期待。

      而且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不也正说明了节目十足的人味吗?

      看过后都会记得节目里自负的李靓,乖巧的魏瀚,运气爆棚的于寒冰……

      还有他们之间亦敌亦友,真实有趣的化学反应。

      很多观众看完后都关心着他们的现状,关心他们是否如愿走上了专业厨师的道路。

      食物,也成了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海外原版节目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保留了这些质朴感和人情味。

      依然将重心放在烹饪这件事,着重表现业余厨师厨艺的比拼和精进,也关注与食物相关的人生故事。

      最新季还让以前被淘汰的人气选手返场,更是勾出了观众的情怀,使其有了更深的参与感。

      回到国内的《顶级厨师》,止步第二季,至今只留下让人哑然失笑的「九转大肠」。

      虽说只是流行一时的网络热梗。

      但现象级狂欢背后,或许可以沉淀出一些理性的反思。

      在明星逐渐祛魅的今天,综艺是否还能开辟一条面向普通人的新出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救命, 这么好笑的国综怎么没爆》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