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拍摄《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处处提防刘佩琦,没想到因为一场戏,宝爷对刘佩琦刮目相看。
众所周知,郭宝昌耗时38年,呕心沥血,历经3次编写,才成就了《大宅门》这部年代大戏,他在选角上要求尤为严格,而剧中“白三爷”的选角历经波折。
起初,宝爷最先定下刘佩琦来饰演白三爷,他却因拍戏错过进组试镜,宝爷曾邀请李成儒出演,对方因档期问题未能进组,后来经历了全国海选后仍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宝爷回头又找到刘佩琦,这才有了剧中经典人物形象。
刘佩琦脑子灵活,进组后动不动就要更改戏份,这让宝爷很苦恼,时时处处都要提防他。
一次,剧组要拍白三爷和妻子的一段对话,郭宝昌试了几个表演形式都感觉不满意,这时,刘佩琦灵机一动,跟宝爷提建议。
“宝爷,白三爷爱听戏,屋里都是唱戏的家伙,何不用上?”
郭宝昌眉头一皱:“能行吗?”
刘佩奇嘿嘿一笑:“试试不就知道了。”
于是,刘佩琦就和演员张岩开始商量:白三爷除了是杆老烟枪,他还是个戏迷,平时耍枪提棍自然不在话下,何不表现出他的这一面,人物也更丰富立体。
老戏骨果然不是盖的,经过刘佩琦这么一改,竟然成了剧中经典场景,白三爷舞着花枪,轻描淡写地谈着即将离世的父亲,一举一动间把白三爷吊儿郎当,混不吝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这场戏下来,郭宝昌拍着刘佩琦的肩膀直喊:“妙!”
谁知没等宝爷夸完,刘佩琦就大着胆子说:“您要是不处处'摁'着我,我还有更多想法呢。”刘佩琦胆子也忒大了。
其实,作为资深演员,刘佩琦把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演艺事业,曾经因拍摄一场戏,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不过只要进入剧组,刘佩琦总是精益求精,力求演出人物的神韵,在拍摄《大宅门》期间,他把人物仔仔细细揣摩透彻,这才有了虽一身痞气却不流于俗的白家三爷形象。
事实说明,一部好戏不仅要有靠谱的导演,更要有敬业的演员,《大宅门》这部戏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3,至今仍是国剧光辉。
你喜欢刘佩琦在《大宅门》中的表演吗?
文|暖小阳
责编|向晚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当年拍摄《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处处提防刘佩琦,没想到因为一场戏,宝爷对刘佩琦刮目》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