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交网站上突然有个蹦迪的短视频火爆出圈,蹦迪人于和伟却一无所知。有朋友打电话调侃他:“你在抖音都蹦了几个月了!”
著名演员李成儒说过一句话:“艺人的能耐是饿出来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于和伟再合适不过了!

于和伟1971年诞生于辽宁抚顺一户贫寒人家,一家十一口人,他是第九个孩子。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艰难地拉扯着9个孩子生活,年幼的于和伟被母亲带在身边沿街叫卖烤红薯。
后来,免学费包分配的抚顺幼儿师范学校,是初中毕业的于和伟当时唯一的选择,至少毕业后能有个“铁饭碗”。
穷人的孩子饿怕了,这样的孩子肯吃苦、有志气、不服输的劲头,在于和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的于和伟考入了抚顺话剧团,天天除了跑龙套就是打杂,他在话剧团的时光并不顺畅。
有一次,嫌弃他东北口音的导演当着众人的面逼他说绕口令,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一时下不来台,扭头就跑。
可打那以后,于和伟兜里就揣了本《新华字典》,随时拿出来琢磨,就这么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普通话发音。
于和伟和恋人宋林静的恋爱时,因为家境不好事业无成,姑娘的父母不待见他。
于和伟心里的小火苗蹭蹭地往外窜,得闯出点名堂来,好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呀!
于是,他下狠心辞了工作自断后路,重回学校补习,1992年他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
你以为这个穷人家的孩子从此就一马平川地走上坦途了?不,真正的考验还没开始呢!
作为上戏的一名优秀毕业生,毕业七年于和伟愣是一直在龙套里打转。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无戏可拍的饥饿感,在某个酒后的雨夜爆发了,他冲动地爬上了南京大桥的栏杆,幸好他只是冲动并不是蠢动。

这次宣泄过后,于和伟真正沉淀下来了,那些无戏可怕的日子,把于和伟“饿”出了一股子狠劲,他憋着这股狠劲,在家里抓着妻子排戏,不练到妻子说:“行,这个角色你钻进去了,你就是他,他就是你”,他就不罢休,甚至一个眼神他也要求自己必须带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带着这种饥饿感,于和伟从有限的反派表演的机会里,挖掘每一个反派角色背后不同的人性,用力吸吮、咀嚼、吞咽,换成别人,也许就是一个套路演反派到底了,他不,他力求塑造的每一个反派角色不雷同也不脸谱化。
从刚开始的求生存、求立足、有戏拍的半饱状态,到后来成为反派专业户能吃半饱,这当中的酸甜苦辣和摸爬滚打都没有浪费。
于和伟从自己饰演的那些小人物身上,总结出一套自己可贵的表演经验,并练就了一种绝技——剧抛脸,演谁像谁,演谁他就是谁。他总算是蹚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也只属于他自己的路。
此后的于和伟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斩获了华鼎奖、金鸡奖、白玉兰奖等奖项。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一个演员而已。”
2021年5月上映的电影《悬崖之上》,于和伟饰演的周乙一角征服了观众挑剔的心,人人预言他将是下一届的影帝。
但他却淡淡回应:“对于我而言,没有标准的演技,也没有标准的理想生活,若能不断地经历,充实并愉悦着,就很好。”
历数演艺圈里同是50岁的男演员,王景春金鸡、东京、柏林三科影帝加身,黄渤、徐峥、段奕宏已经捧回金马影帝,廖凡拿过柏林影帝。
而于和伟目前只是手握金鸡奖和白玉兰奖的最佳男配,距离大器晚成这个词他还差一个影帝。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磋磨与锤炼的于和伟,正迎来一个秋意深重五彩斑斓的秋天,岁月也将回馈他一坛芳香馥郁的大器晚成的酒!
山河依旧,时光不老,于和伟,坚持做自己,你的未来可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于和伟: 因蹦迪短视频火爆出圈, 成功之路太艰难》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