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被吐槽的唐僧换角风波, 该歇歇了

时间:2023-02-18 09:01:22阅读:4
多年以后,当迟重瑞回忆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他将想起杨洁叫他“站住”的那一天。在此之前,他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成员,六小龄童未婚妻于虹的同事。从此以后,他成为了唐僧。幸运之神终于垂青他了。而那一年,他已经

      多年以后,当迟重瑞回忆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他将想起杨洁叫他“站住”的那一天。

      在此之前,他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成员,六小龄童未婚妻于虹的同事。

      从此以后,他成为了唐僧。

      幸运之神终于垂青他了。而那一年,他已经34岁了。

      迟重瑞的前半生,似乎并不得意。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却没能成为京剧演员。青年时期,他在黑龙江做知青,到云南当过文艺兵。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成员。

      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一事无成。

      杨洁看迟重瑞形象不错,问他愿不愿意扮演唐僧,不过需要剃光头。

      迟重瑞摸了摸自己开始稀疏的头发,说“我的头发有点稀了,剃光头可以让头发长得更好些”。

      就这样,迟重瑞成为唐僧的第三位扮演者。

      西游记》开播后,成为亚洲级爆款,六小龄童成全民偶像,迟重瑞与陈丽华过上了相敬如宾的生活。

      对,就是相敬如宾,他们从来不开玩笑。

      如果迟重瑞要感谢命运,他也要感谢另外两个男人的成全。

      他们就是汪粤和徐少华。

      1.汪粤的电影梦

      汪粤,北京电影学院78级明星班毕业生,同班同学有张铁林,张丰毅,谢园等人。

      1982年,杨洁来北电选演员,只看了表演系毕业班的合影,就选中了汪粤。

      杨洁要求汪粤去北京法源寺体验生活,了解佛教礼节和规矩,为期一年。

      王扶林拍《红楼梦》也用这种方法,先去体验生活,方便进入角色。

      汪粤头也剃了,袈裟也穿了,十多天后就回来了,向杨洁抱怨,“待不下去了”。

      原因是:“蚊子太多了,光头一直被咬,和尚还不许他拍死蚊子,说不能杀生”。

      杨洁也很同情汪粤,体验生活不了了之 ,但愿他能演好唐僧。

      汪粤前前后后一共演了四集,其中有一集还是试播集——《除妖乌鸡国》。

      中央台领导觉得汪粤太苦相,不够好,希望把他换掉。

      杨洁坚持用汪粤,年轻人应该多给机会。

      杨洁没想到,剧组没有开掉汪粤,汪粤倒把剧组炒掉了。

      拍完《三打白骨精》后,汪粤对杨洁说,有人请他拍电影,他希望自己电影电视剧两开花。

      这个请求触犯了杨洁的底线——扎戏。

      她给汪粤两个选择,要么留下演唐僧,要么直接拍电影。

      汪粤选了后者。

      如果汪粤有上帝视角,知道他选择的电影无法公映,《西游记》会是亚洲级爆款,他无论如何都会留下来。

      然而,就当时的情况分析,留在《西游记》剧组并不明智。

      第一点,项目夭折风险大。

      杨洁和台长王枫总是不对付,剧组资金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

      汪粤作为主演,片酬很难高于55元。这是因为徐少华才拿到55元的片酬,徐少华在演唐僧时,已经有明星光环了。

      第二点,汪粤有个电影梦。

      同样是一个班级毕业的人,张丰毅很快拍了《城南旧事》,张铁林接了《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谢园拍了《一个和八个》。

      在演艺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影比电视剧高级。

      未必人人认同,但它深入人心。

      有个世界扬名的北电78级毕业生,在当导演之后,曾对中戏的女学生说,“不要拍电视剧,毁演技。”

      你应该猜出来了,这个毕业生是张艺谋,女学生是章子怡。

      在汪粤的价值天平中,唐僧和电影男主角相比,《西游记》在题材上就输了。

      杨洁提出的二选一,肯定让汪粤非常郁闷,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选?

      汪粤的老师给他做了人生导师,“演唐僧会定型,限制以后戏路”。

      有了这句话,汪粤可以走得无怨无悔了。

      哪怕法源寺的和尚曾告诫他不要半途而废,他也顾不得了。

      这两句偈言值得一提:

      “务实——言行相应,不怀自大。有恒,有所为作,而不中舍。”

      汪粤还是选择了言行不应,半途而废。

      香江才子陶杰曾说过,命运的巨变,在普通的一天就已经开始了。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杀死鹌鹑的少女》

      糟糕的是,每个人都面临自己的岔路口,没有人告诉我们哪条路是对的。

      2.徐少华的文凭梦

      和汪粤一样,徐少华也没有坚持到最后。

      关于徐少华离开剧组的原因,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曾提供一个版本——因为五块钱。

      马德华的版本是这样的,在《西游记》剧组,片酬最高的是六小龄童和马德华,他们需要智化妆,打斗动作也相对多,给了60元片酬。徐少华不用粘毛化妆,片酬是55元。

      因为5元钱,徐少华心生不满,最终离开剧组。

      关于上学罢演文凭说,马德华予以否认。

      而这个说法,是杨洁在《敢问路在何方》一书中的爆料。

      到底孰是孰非?

      我觉得文凭说更靠谱。

      为什么这样说?

      原因是,徐少华不是一个对金钱有执念的人。

      78年恢复高考后,徐少华敢于押上自己的全部工资去考学。

      然而,他的考学之路像那位名言国际的山东老乡巩俐一样,也是一段艰难旅程。

      逐梦演艺圈,不过是徐少华为了考学曲线救国。

      精变》让他一炮而红,香港大公报还将他誉为“中国第一小生”。

      按道理来讲,已经走红的徐少华应该是不缺少戏约的。如果他只在乎金钱,他不会接受唐僧的。

      杨洁曾评价徐少华,文静,腼腆,喜欢看书,整一个文艺青年。

      徐少华进入剧组后,演了大量经典剧集,《囚困五行山》、《计收猪八戒》、《夺宝莲花洞》、《大战红孩儿》……

      当然最有名气的一集,还是《趣经女儿国》。

      这是徐少华拍的最后一集 。

      当时,他拿到山东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读书和拍戏,徐少华想要鱼和熊掌兼得。他的最优解是,继续拍戏,照样拿文凭。

      为此,杨洁最终让制片人与学校商议 ,让他少上点课,保证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以为这个折中方案两全其美,校方那边不肯通融,直接问徐少华,“拍戏重要还是学业重要?”

      无论哪个回答,都能改变他的改变命运,不过杨洁还是很震惊,因为他说的是:“当然是学业更重要。”

      这对剧组来说,当然是个坏消息。

      第二个唐僧又要走了,于是剧组找第三位唐僧的扮演者。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徐少华对学业的执念从何而来?

      有一种可能是,山东的文化环境对徐少华的影响。

      和因为论文门而消失的翟天临一样,徐少华也是青岛人。

      作为山东人,徐少华身上流淌着对学历高度认同的血液(请注意,不是说每个山东人都对学历有执念)。

      网上曾有段子调侃山东人有三不孝:不考教师资格证、不考研、不考公务员。

      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足够说明,考研代表的学历 ,在山东人心中的至高地位(以下内容没有黑山东的意思,请理解)。

      若问中国考研第一大省是哪个?

      必须是山东。

      山东人爱考研的文化环境,不仅铸造了“学霸”翟天临,也养成了“诺贝尔数学奖”发明者靳东(济宁人)。这些山东明星喜欢拿学历证书,青岛小伙徐少华在拍摄《西游记》时报考山艺也是情理之中。

      他最终为山艺放弃唐僧一角,也并不奇怪。

      3.有限理性困境的囚徒

      1978年,诺贝尔把经济学奖给了心理学家,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

      西蒙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有限理性。该理论认为,人类在决策时通常做不到完全理性,因此会寻找捷径,希望找到合理可行的方案。

      简单讲,因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类很难找到最优决策,通常只能找到满意决策。

      徐少华和汪粤不约而同放弃唐僧一角,就是有限理性的典型案例。

      汪粤以为,放弃唐僧,他摆脱了形象被唐僧固定的可能,有可能凭借电影走红,像其他同学那样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演员。

      徐少华选择山艺,很可能是读书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影响了他。

      他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放弃了唐僧一角。

      毕竟,没有人告诉他们,《西游记》是亚洲级别的大爆款,演这一部戏,能红后半生。

      杨洁在《敢问路在何方》感慨,唐僧本是意志最为坚定的取经者 ,唐僧的扮演者总是风波不断,有始无终。

      戏中,三个徒弟总是吵着散伙,戏外,三个徒弟的扮演者却能脚踏实地,有始有终演完戏。

      “三个徒弟,无论是动不动就吵着要分行李回高老庄的猪八戒,还是大闹天宫不服管束的孙悟空,都能踏踏实实、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角色,获得了成功。而本应该是最坚决的取经人唐僧,却恰恰没能坚持到底。”

      现在笑话汪粤和徐少华中途退出,未免事后诸葛亮。

      在他们能掌控的信息中,他们确实做到了自己最满意的选择。

      西蒙认为,每个人都会陷入有限理性困境。因为人很难掌握充分的信息,况且未来是动态的,总充满各种不确定。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理性困境的囚徒吧。

      我们会崇拜未卜先知神算子的传奇人物,比如诸葛亮,比如梅长苏。但是,这种人多半是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

      人生的真相是,绝大多数人的运算能力是有限的,难以对所有决策结果分出孰好孰坏。

      想起2014年 ,有个朋友向我分享资源,全款不到五十万,可以拿到70平左右的房子。

      两年后,我们路过一个小区,朋友告诉我,现在房价已经飙升到150万了。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或许依旧不会买,因为刚毕业的我,真的拿不出那么多现金。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被吐槽的唐僧换角风波, 该歇歇了》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