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中国乒乓排片#想想还是把这篇影评发出来,其实我对于《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评

      #中国乒乓 排片#

      想想还是把这篇影评发出来,其实我对于《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这部电影看完真的就一个字“飒”!

      体育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我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

      说实话,对于体育来说,我是个纯外行。我对于体育的了解程度大概仅高于我对于生物的了解程度。文科宅女,体能废柴。

      但是我知道,乒乓是中国的国球。

      而我们更应该知道,乒乓球,是如何成为的中国国球。

      这部电影,如果带我妈去看,估计每一个人她都能认出来原型,不像我,我回家后还查了许久。

      我打电话告诉她我看了中国乒乓,问95年世乒赛,她非常激动。

      对于那个年代的她们来说,乒乓球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对于我来说,我们应该知道乒乓球在成为中国的国球期间,发生了什么。

      这部电影,特别适合带家长一起去看,你会获得前所未有的交流。熟悉95年世乒赛的父母,一定会津津有味的跟你讲他们当年的见闻。

      乒乓球为什么是国球?

      国际乒联在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是新中国唯一参与的国际体育组织。乒乓球虽小,他见证了新中国对外交流的诸多时光,也正因为如此,“小球带大球”,再加上乒乓球场地需求没那么高,设备也亲民,于是非常迅速的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有多爱打乒乓球呢?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说外国一个运动员来中国学习乒乓球,看大门的都能把他打败。

      虽然但是,我们也不是一直就在“孤独求败”。我们也曾跌落神坛许久,遭到了西方竞争对手的叫啥,封禁设备,各种打压,阻止我们再度登顶。

      我们都知道登顶过后的故事,但是太多人不知道登顶的中间发生了什么。

      所以这部电影叫“绝地反击”,有人说听上去像网大的名字,但是看了就发现名副其实。

      中国乒乓,重回巅峰的一段历程。

      说实话,我看完是真的懂了教练的意义。别笑我,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体育的人来说,我是真的好奇了很久“教练”到底是干嘛的。

      体育么?不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我也看过其他体育片,但是不同体育运动的特点,让我没有办法更强烈的感受到“战术”存在的必要性。

      有些体育运动更像是挖掘人的体能极限,乒乓球则是基于体能展开的有战术的对抗。

      一颗小球在桌上飞,如何控制小球同时要让对手失败,除了体能,更讲策略。邓超和俞白眉这一次更侧重于让你注意到他们的战术应对和方法,他们在关键细节用了超慢的镜头凸显小球的运动轨迹,更让你看到乒乓球战术的魅力。

      打乒乓不是单纯的拼体能,要动脑子的!要讲策略的!

      所以我才会在片头写:体育,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体育片,更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片!

      从戴指导说田忌赛马到最后把小将龚枫摁了四年,一举祭出大王牌,处处都是智谋,处处都是策略。

      这一刻,让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乒乓球在中国能成为国球,因为不光是蛮打,更要动脑子打。

      所以,整部电影让我这个外行都能看的热血沸腾,看完不仅更喜欢乒乓球,也更了解乒乓球了。

      乒乓球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不了解的可能以为一直就在神坛上,其实没有,他们也曾度过一段青黄不接的艰难时期。

      不过这就是一场战争,中国人一定会站起来。

      这不是虚构的,在中国乒乓球史上,我们也确实再一次站起来,站在领奖台上,拿下斯韦思林杯!

      看完如果不是冬天,甚至想拿起球拍就下楼打两圈。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