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档期,最引人注目的电影应该就是《我的姐姐》了,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着眼于伦理亲情和自我追求之间的矛盾,博得了观众的眼泪,赢得了一众好口碑。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是中国导演擅长的题材。听说导演是一位很年轻的女性,她看到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看到了社会对这种觉醒的种种纠缠。这是一部矛盾纠结的电影,女主人公在伦理和自我之间挣扎。很多观众接受不了最后的和解,认为这是一种妥协,尤其是90后、00后观众。
电影讲述的是父母车祸双亡,24岁的小护士安然被迫要抚养5岁左右的弟弟,安然有自己的追求,渴望去北京读临床医学研究生,而弟弟则成了她追逐梦想的绊脚石。父母重男轻女,一直想要一个弟弟,本就没有给她完整无私的爱。突然间她要承担一个母亲的角色,她不能接受,可弟弟也很无辜,年幼丧双亲,只剩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一众亲人都说:“你是姐姐,你应当抚养弟弟!”在伦理道德强势绑架之下,安然拒不妥协,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将弟弟送养。但是在最后的签字关头,她妥协了。整个电影前半部,她像一匹孤狼,傲然对抗群体的攻击,可是最后依然逃不出伦理亲情织就的网。整部电影泪点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也很多。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问题。

一、安然也是人,她的伤谁来疗愈?
这是一个没有被充分爱过、伤痕累累的女孩。安然本是独生子女,长在大都市重庆,本应和所有女孩儿一样,享受花一样的童年,可是父母的期待不是她,是个男孩。为了生男孩,父母要她装残疾,一不小心露馅了,还被父亲暴打一顿,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太无辜了。安然很小就被送养在姑妈家,她被表哥欺负,被姑父看洗澡,寄人篱下令她的童年充满恐惧和不安。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只能靠自己给自己安全。所以她努力拼搏、努力追求人生的自主独立,好不容易熬到考大学了。眼看人生可以自立了,她又被父母强行改志愿,由北京的临床医学改成川内的护理学,理由是女孩子要早早出来挣钱。
她的命运一直不能自主,她所有的奋斗只为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被欺负,不再被操控。用她自己的话说,从小离开父母生活的女孩,对于别人的欺负,她打得过也要打,打不过也要打,这是个倔强凌厉的女孩,因为她无所依靠。
一个从小坚信凡事只能依靠自己的孩子怎么成为别人的依靠?一个没有被充分爱过的人,如何有能力去爱别人?道德绑架者完全不管这些,个个都义正言辞地说“你应该”,那么谁来治愈安然的伤痕?

二、她该如何选择,是妥协还是坚持?
张子枫饰演的安然一脸冷漠,车祸现场,父母双亡,她没有眼泪,整个人木木地。她坚持做自己,拒绝妥协,不惜众叛亲离,一定要送养弟弟。说实话,对于她的坚持,我内心是称快的,因为从来没有中国电影敢这么拍,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害怕道德的力量。我看着觉得痛快,但也在思考矛盾如何解决?该不该妥协?也预感到在和弟弟的相处中,最后一定是妥协,关键是怎么妥协,才符合观众的预期和电影的逻辑。
整部剧唯一令我出戏的地方,就是对弟弟的设计。弟弟也相当于独生子女长大,姐姐不在身边,父母期盼男孩,自然是娇生惯养。弟弟前面演得不错,一个霸道懵懂无知的小少爷,这就对了。可是后面突然设计弟弟主动打电话请求领养,我觉得这个设计痕迹过于明显了。我思考了一下,一个4、5岁的孩子,认知应该到不了这个程度,这是导演和编剧强行安排给他的,是为后面安然的妥协做铺垫的。
我一直希望导演能再大胆一点,让安然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如何?会被大众声讨?难道她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吗?勇敢做自己就那么难吗?

三、姑妈和安然,两代姐姐的命运
“你是姐姐,你应该……”,我们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姐姐”接受这样的观点,即使心里不服,也不能抗拒。我知道很多家庭,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让女孩做出了牺牲,成全了家里的男孩。可是现在时代变了,女孩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她可以选择“我不,我也有梦想!”每个女孩和男孩一样,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有勃然的生机和璀璨的未来。
姑妈为安然的父亲牺牲了自我,美好的梦想戛然而止,成了一个被命运捆绑的苦命人,她起初也觉得安然也应该做出同样的选择。但是,在和侄女纠缠、对话的过程当中,她意识到一代一代女性的观念不一样了,侄女也给她上了一课,最后,她选择让侄女自己做决定。她对着套娃说俄语的样子很动人,那是青春的光芒,不是每一个套娃都要装在同一个模子里的。

四、如果安然坚持,未来会不会背上精神的枷锁?
一意孤行,坚持追求自我,不养弟弟,凭安然的坚持,她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她付出的的代价是失去所有的亲人,还要戴上“无情、自私”的帽子。这些,安然可能都不在乎,可是终有一天,她拥有了自己想要的幸福。当她坐在窗前喝咖啡,看人来人往的时候,她是否会突然想起:她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弟弟,和她流着相同的血,他在哪里?他过得怎样?那时候,她的内心是否会有锥心的疼痛,她是否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人活在世上,只要是选择,永远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当时情境下的逼不得已,一旦时空变了,可能答案也会改变。
五、安然需要一个怎样的伴侣?
每一个人,尤其是女孩,追求幸福之前必须先治愈自己,只有自己不缺爱了,才会找到真爱。安然是个缺爱的孩子,内心有创伤,在没有治愈自己之前,她无法拥有幸福的爱情。她应该努力拼搏,实现独立自主和自信,用力爱自己,然后找一个能和她并肩、能互相欣赏、能彼此接纳的伴侣。两个人像两棵树一样,牵手在风里,根系在土里连接,彼此既牵挂又相互独立,都能做最舒服的自己,这才是安然的幸福归宿。
剧中的男孩,虽然比较暖,可也很软弱,是一个妈宝男,两个人注定不会幸福。安然很清醒,她知道那不是她的归宿,果断选择分手。这是对的,如果他们在一起,安然会进入另外一个藩篱,她的生命又将进入不由自主。
女孩们,请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都需要勇敢一点,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绽放美丽,我们不需要为任何人做出牺牲,我们有自己最亮丽的色彩!当你在产房生死一线的时候,男人选择保小孩儿,你可以说不,你的生命只有你自己可以做主!你不是丈夫的附庸,更不是婆家的生育机器。
最后来说说演技,张子枫演得不错,小姑娘,那种冷漠,那种自我,那种挣扎和矛盾,无论是坟前的独白,还是签字送养弟弟时的眼泪,我都能看到她的内心。朱媛媛塑造的姑妈,让我看到了千万个善良、隐忍的母亲、妻子,很真实,很贴切。肖央饰演的舅舅,玩世不恭的市井小人物,既油腻又有情义,也是相当地出彩。总之,这是一部有诚意的好电影,我给8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的姐姐: 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自我还是沦为道德绑架的牺牲品?》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