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根本上来说,《银河护卫队》并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超人片,因为它与现实世界的不同,它并没有让角色体验到“超人”的身份,它的叙述和内部的力量都达到了突破星球、进入太空的目的。而故事的深度和角色的刻画,都被放在了一边,很明显,这是借鉴了《复仇者联盟》,是一部纯爆米花类型的作品。与妇联不同,银河护卫队在幽默方面可以说是相等的,而无所不在的幽默也是非常出色的。不过,比起前者,银河护卫队似乎要幼稚一些。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遥远的宇宙中进行的,但不管是主角还是反派,不管怎么看,都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外层空间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背景,并不具备展现想象能力的叙述能力。当然,这种通俗易懂的设计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它是一部以儿童为主的传统动漫。但在大屏幕上,如果太幼稚,会影响到大部分人的观看体验。特别是和妇联这部作品比起来,它更像是一部放弃了挣扎、追逐快乐的爆米花,而反观银河护卫队,却在角色塑造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让观众对这部剧有了更多的了解。

唯一的区别就是,银河护卫队的角色都是clich, Star lord就是那种经常开玩笑,关键时候才会出现的主角。Gamora是个有点异类的女主角;Rocket是个有点疯狂的专业人士,也是因为他的性格比较独特,让人很容易就能从他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而《复联》中的角色,虽然都是超人,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我们来看反派吧,Lucki的吸引力明显要高出Ronan一筹,原因就在于角色之间有很多“相爱相杀”之类的情节。不是说它的质量有多好,而是它能给普通的受众带来更多的乐趣。

《银河护卫队》之所以会这么幼稚,肯定是因为他们的创意,虽然年轻的类型会带来一些浪漫的场景,比如Groot放出的萤火虫,但是,由于剧情和画面的老化,会让大部分的人失去观看的乐趣。

说到孩子气,好莱坞的那些主流科学电影,就是这个毛病。他们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他们制造出来的异形虽然看似荒诞,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来自于地球,或者说,就是西方。就拿电影来说(包括大部分的科学电影)来说,不管外星人是好是坏,他们都会说英语。像《火星人玩转地球》这种cult模式的作品,实在是太罕见了,很多创作者都不愿意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想要从西方的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文化。

就连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大神级人物,在《阿凡达》中也无法摆脱这种束缚,因为他那诡异的身手,最终都成了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的经典桥段。在这种狭窄的观念里,主角和坏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敌人还处于敌对状态,而主角却已经将敌人异域化。

但是,越是这样的电影,越是能够发现好莱坞和美帝的精髓和根本。外星人是他们对异世界的幻想,而银河护卫队五个角色就是最传统的自我认识。而“洋基”则是英国人取笑他们的绰号,(要知道,他们都击败了嘲讽他们的敌人,暗示着胜利者有资格嘲讽)。而影片的主要内容则是:在与仇敌的斗争中,要加强友谊,要有冒险和正直的品质,这是美国人的灵魂,他们在新的世界中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自己的祖国。

越幼稚的影片,就越能反映出观众的精神状态。比如在《银河护卫队》中的七八十年代的歌曲,经常会有一些蛛丝马迹,这也是一种怀念。从这一点上来说,这部老掉牙的电影,并没有《复仇者联盟》中的无忧无虑,也没有迈克尔贝这样的“变形金刚”的底气。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银河护卫队》, 越幼稚的影片, 就越能反映出观众的精神状态》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