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上映4天票房7600万, 3.5亿成本大片再次被影迷抛弃, 亏本已成定局

时间:2023-02-21 17:01:23阅读:1
2023年的春节彻底落幕了。同档影片的激烈竞争算是告一段落,其中《满江红》突破44亿,《流浪地球2》也正努力冲向40亿大关。当大家还在感叹两部电影票房差距时,有一部作品已经成为炮灰躲在了无人在意的角落

      2023年的春节彻底落幕了。

      同档影片的激烈竞争算是告一段落,其中《满江红》突破44亿,《流浪地球2》也正努力冲向40亿大关。

      当大家还在感叹两部电影票房差距时,有一部作品已经成为炮灰躲在了无人在意的角落。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下简称《中国乒乓》)先是官宣延期到大年初三。

      都已经上映了,又表示再拖到下个月17日与观众见面。

      如今总算是尘埃落地,可成绩实在是打脸。

      上映4天,票房仅有7600万,这要是真与《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硬碰硬,恐怕要输得连渣都不剩了。

      人家都一个月了数据依旧坚挺,全天票房直接吊打《中国乒乓》。

      片方想到避开两座大神,却万万没算到又撞上了好莱坞大片《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以下简称《蚁人3》)。

      4天突破1亿看起来不多,但有了《中国乒乓》七千多万的对比,瞬间高了一个水平,连续几天斩获票房日冠。

      排片比相差几乎5倍,就算是将第二次上映的日期算为首映,也无法强行“挽尊”。

      日票房不超过500万,还是周日假期的情况下。

      全方位被吊打,怎一个“惨”字了得。

      3.5亿大制作,《中国乒乓》再次被影迷抛弃了,亏本已成定局。

      邓超以导演身份冲击电影市场,又失败了。

      这回我们来全面分析以下,《中国乒乓》为何会沦为如此地步。

      1.题材没有吸引力

      从题材来看,《中国乒乓》在春节档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受众大板块分为两类,体育人和普通观众。

      对于体育人来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影视作品里的体育。

      毕竟无论拍的再真也无法与真实比赛相比,加上无法避免的戏剧化和夸张表现。

      如果还有槽点,那真是如坐针毡。

      对于普通观众,体育题材吸引力不大。

      《中国乒乓》无论是制作班底还是演员阵容,与《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都没有可比性。

      大过年的,观众更愿意看的还是贺岁喜剧就是观赏科幻大片。

      各方面对比,除了狂热粉,大家第一选择并不是邓超的这部影片。

      陈可辛导演的《夺冠》有巩俐和黄渤、吴刚等人加盟,质量上堪比大片,口碑都两级分化严重。

      更别说《中国乒乓》了。

      2.内容中规中矩,煽情过多

      在我来看,《中国乒乓》从视觉效果上讲是非常不错的。

      毕竟3.5亿成本不是盖的,无论是色彩冲撞、镜头语言还是滤镜转变,都是大片水准。

      只不过内容确实拍不出什么新意。

      而且不难看出,制作班底对体育精神了解不多。

      重点抓不住,这点我们下面细讲。

      最显而易见的是邓超饰演的角色蔡新华表现过多,明显比“五虎”的人设更饱满。

      邓超的演技又比年轻演员好,整体就成了邓超的“个人表演秀”。

      中国男乒屡败,蔡新华一回归就放下豪言壮志,要一举拿下“斯韦思林杯”。

      不仅公众一片哗然,就连同事都背后说闲话。

      他顶住压力选了五个被戏称为“老弱病残”的运动员,高度近视、旧伤复发、年纪太大,还有年纪小得连正经大赛都没参加过。

      观众想看的是蔡新华与五位虎将如何共同披荆斩棘、在巨浪中逆风前行,最终扬眉吐气大获全胜。

      注意,是教练和运动员一起,而不是教练自己。

      影片中用了大量篇幅赞美蔡新华,他的智慧、勇敢还有无私奉献描绘得淋漓极致。

      而五位虎将在面临困境时,用的笔墨却非常少。

      电影仅用了最表面的“努力”来表现运动员的付出,缺少细腻描写来刻画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

      这些不是能用单单夸张的表情或突发的矛盾冲突就能体现的。

      那是仅用一个眼神就能秒懂彼此的友谊,牺牲小我的团队精神,甚至还有不同国家高手的惺惺相惜。

      在暗无天日、备受质疑的日子里,教练的指点很关键,但是队友的关心鼓舞、暗暗帮助更重要。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体育道路上,朝夕相处的队友才是彼此黑暗人生中的那一束光。

      蔡新华的独到眼光和决策非常重要,但真正站上战场的是这些运动员。

      要写体育精神,就不能只写众所周知的血汗和赛场上的焦虑。

      还要写摔倒后对手伸出的那只手,写黑夜中假装不知下铺落泪的队友,还有不敢告知只能偷偷隔着窗户看一眼的父母。

      很可惜,全都是浅尝辄止。

      教练的家人心甘情愿付出一切含泪抱不平,运动员的家人只会各种不理解、给孩子施加压力。

      虎将之一的白民和都有感情线了,其他人连兄弟之间的拥抱都没有过。

      兄弟情整不明白、爱情线写不了太多,最主要人物又写不出什么东西,光靠中规中矩的比赛和时不时拽出来的专业名词有啥用。

      靠煽情上升价值本身就会引起反感,更别说体育题材了。

      3.对体育精神缺少敬畏

      小枫就是赶上第一波上映,看完再没有第二场,影片随即石沉大海,身边没有一个人能讨论剧情的“大怨种”。

      无论是前期宣传,还是影片给观众传达的内容,都缺少对体育精神的敬畏。

      我觉得《中国乒乓》算不上大烂片,但是态度真的不太端正。

      该作品全程都在宣传演员有多么努力,以及影片中的比赛场面有多真实。

      说真的,这本来就是你们应该做的。

      乒乓球作为国球,找来的演员连球拍都没摸过,还好意思说凌晨练习打球,不嫌丢人吗。

      在镜头里,演员不是说没怎么打过乒乓球,就是说第一次或第二次摸拍子。

      我都看乐了,这是能放到宣传片里的?

      有的演员只有那么一个镜头,都开始发文向观众展现自己的努力。

      “为了尽可能演得像一点,一天十几套激烈无氧家常便饭。”

      不管拍到哪,旁边总摆着乒乓球桌,而且还抢不着。

      凌晨三点半,竟然还有人在打乒乓球。

      听说大家都是卷的厉害。

      完全发自于内心的,大家都是喜欢。

      不是,演员是你们自己找的。

      连球都不会打,熬夜恶补就算敬业,这不是本来就应该做的吗。

      十几套无氧,打到凌晨三点,这对于运动员来说屁都不是。

      你们几个月的生活,人家力度强十倍还要坚持十几年。

      并不是说演什么前提就是会什么,只是这些演员做的都是他们本应该做的。

      他们在说不会打、没拿过拍时,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乒乓球作为国球本来就是最好上手的。

      不会所以要学,打不好所以要练,这不是什么炫耀的资本。

      所有人都在向镜头表现自己付出了多少汗水,对于体育人却只字不提。

      只有演员阿如那在镜头前表示得打得像个运动员、得练,疼的时候要记住,人家是练了十几年的。

      只有这么一句,说的稀松平常,他还只是个小小的配角。

      俞白眉被采访时,他说得天花乱坠。

      希望这个电影在这方面和观众对话,希望把观众痴迷于中国乒乓历史的过程中得到的精神力量,和观众分享。

      于是他分享了自己对专业术语的了解,演员付出的所谓的“努力”,对最应该展现的体育精神闭口不提。

      到底是借用电影发扬精神,还是借用精神宣传电影,掏观众的兜。

      每一句都是炫耀自己对体育的了解,卖弄词汇,夸赞演员。

      我看不到你们对体育精神一丁点的敬畏。

      一米八五、浓眉大眼的许魏洲演原型沉默寡言的丁松,一米八一大高丁冠森演原型一米六八的刘国梁。

      上之前请半个娱乐圈宣传,内容没拍出来啥,上之后又请真实运动员照本宣科念稿宣传。

      体育精神让你们玩转了是吧。

      《中国乒乓》不难看,但你们卖力只知道宣传自己的嘴脸真的不好看。

      3.邓超与俞白眉的关键之作

      能看出来电影市场是块大蛋糕了,多年没有主打作品沉浸在综艺中的超哥,又一次回归大荧幕。

      邓超,你有多“爱”老俞啊。

      自打俩人合作,邓超的口碑急速下滑。

      拍的这些作品,全都是实力派演员坐镇,一手王炸打得稀巴烂。

      金鸡影帝加三料视后拍出了两部全网骂的大烂喜剧片。

      邓超、白宇、任素汐还有吴京,最易带动观众情绪的亲情影片,口碑刚过及格线。

      还有《中国乒乓》,就两万人打分,才7分。

      这可是邓超啊!

      2016年票房就已经超过100亿。

      曾经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影响中国”2013年度特别致敬年度演艺人物。

      贡献了《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延安爱情》、《相爱十年》以及《烈日灼心》等众多教科书式演技的作品。

      现在的他频繁出现在各类综艺里,甚至在一窍不通的选秀综艺中尴尬登场。

      被称为“内地周星驰”,用充斥着低俗烂梗的电影刺激观众视觉。

      用所谓的“没时间演戏”作为理由“回馈”恨铁不成钢的真爱粉。

      说实话,《中国乒乓》里邓超演技依旧在线,但与之前的他相比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就是你沉迷于“快餐”的代价,本能成为中年男演员扛把子。

      现在看见国产电影崛起才想着回归,怕是晚了。

      曾经演戏的状态还能找回来了吗?

      而且从《中国乒乓》能看出,邓超和俞白眉的专业水平真的有限。

      狂砸3.5亿,各种请专业人士来指点,就拍出来了个这。

      企图用自己所谓的付出来“道德绑架”观众,真的是笑话。

      从正式上映后的宣传力度来看,邓超确实对《中国乒乓》无比重视。

      这些年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吴京、沈腾等人已经成为贺岁档的常客,票房破40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邓超远离影视剧已久,《中国乒乓》可以说是他在电影市场还能留有一席之地的关键。

      结果如何,已经非常明显了。

      不至于被骂得太惨,也没到可夸的程度是我对《中国乒乓》最客观的评价了。

      既然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就得埋头钻研剧本、丰满人物。

      没那能力,宣传越高调越容易翻车。

      从体育上,你没有体育人专业,在电影上又没有张艺谋、陈可辛等导演观众缘好。

      对体育和观众都没有心存敬畏,就这样还装啥啊。

      明知会亏,也要拍,或许是邓超在电影事业方面做出的最艰难的努力。

      但是超哥,演艺事业一落千丈,你这次回归是否真的付出最大程度努力了。

      开拍之前你有没有真的去体校体验一下体育生真正的生活,看没看过哪怕一场完整的乒乓球比赛。

      吴京为了演戏去部队训练,张颂文为了刻画人物20天胖31斤、拔光额头的头发,刘德华61岁拍电影泡冷水两个小时。

      沈腾都算喜剧一哥了为了宣传影片,现场直接拿瓶大口旋陈醋。

      你们在片场摆个球桌,宣传靠其他人无力夸赞,就别说什么了吧。

      超哥,你在影院为观众落泪而欣慰。

      那你有没有见过中国队夺冠那一刻,电视机前国人激动欢呼的热泪盈眶。

      你只要会把曾经宣传电影时,截掉默默无闻的樊振华在有名气后又放出来,并感叹“全是大神”。

      当刘国梁出现在“刘国梁携现役队员为电影加油”的标题下,眼睛都不眨毫无感情地念稿时,观众看了都想笑。

      “不懂球的胖子”,你在电影里变一米八一喽。

      超哥,或许你不仅后悔当时截掉小胖,如今被翻出来骂势力。你还后悔全然不顾自己老天赏饭吃的演技天赋,让口碑在一部又一部综艺中消磨殆尽。

      又或许你根本就不后悔,这么多年综艺逍遥自在,可比那些40多岁还买不起房的演员要潇洒得多。

      所以也就不要怪观众不买《中国乒乓》的账了吧。

      就这电影还要冲击春节档,别自不量力了。

      尊重观众,再谈回归。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映4天票房7600万, 3.5亿成本大片再次被影迷抛弃, 亏本已成定局》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