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看到《影》,我都会想起张艺谋的《英雄》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尽管影片的色彩风格完全不同,但是在画面上的效果却一样惊人。而且,从总体上来说,这部电影和后两部都很相似,虽然在艺术上没有任何的瑕疵,但在剧情上,它的表现并不完美。

张艺谋在过去几年里一直热衷于对历史的电影的改编,而这次也不会例外。《影》里的剧情,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听得出来,实际上是在三国时代“夺荆州”。将《影武者》的故事改编成了一个虚构的时代,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但整个故事都让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几个人都在努力地表现着自己,但是,他们都表现出了“卖力”和“吃力”。这个环节,由于剧情太“大”,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也有可能是因为演技不够。尽管影片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还是觉得它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影》的叙述结构并不高明,剧情发展也总是能让人在第一时间就猜测出来,但不得不说,它还算不错,《影》没有张艺谋之前那种强烈的颜色冲击力,虽然只是一道冰凉的颜色,但还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我们的血液深处,对于水墨般的颜色,是不可抗拒的。中国画讲究的就是意境,从不将任何东西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只会用不停的墨汁,不停的飘落,模糊的描绘着画面,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我想,这就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让我们忍不住去欣赏,就像是一幅画,当我看过《影》的时候,我并没有忘记那些人物,我只记得那个山间的太极图,那个雨中的镜州城,那个挂满了整个大殿的书法,还有竹林里的笛子都让我着迷,还有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让我很“不精彩”,但又“很好看”。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被要求进行阅读和理解,猜测作家在书写一段文字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心情,但我觉得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你又不会明白他在想些什么。张艺谋在《影》中到底要传达的是什么样的内容,我无法说出“他要用影片来传达的是什么”之类的话语,所以,我也只能将自己在《影》中的感悟和感悟说出来。

成功者写历史,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上的人,往往会说是一个昏君,是一个奸臣,是一个明君,是一个忠臣,但随着你收集的信息越来越多,你会发现,有些人的性格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已经不能用黑白来形容了,当你把自己带入其中的时候,你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在这部影片里,君臣、主仆、男女似乎都存在着绝对的实力差异,但就如同这幅无所不在的阴阳图,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持棋人也是一枚棋子,地位更高的人也是臣民。他们的身体,黑白相间。

有了本体,就会出现了阴影,或者说,没有了本体,也会出现阴影?对于这一问题,在科学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但是从哲学角度来看,它是难以解答的。在光明的地方,我们就是我们,阴影就是阴影,有了我们,我们就有了阴影,在黑暗中,我们就是阴影,阴影就是我们。你又如何能辨别出你的真实身份?《影》更有趣,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未知而黑暗的时代,你可以偶尔看到你的身影。到了后面,连你的真身和分身都分不清了。不管是不是真身,只要是自己就行了。

因此,在我看来,《影》更象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人生,就像是一幅浑浊的山河,你在描绘江山的同时,也在他人的地盘上。你以为自己在控制别人,但其实你就是别人的一颗棋子。

《影》的最后一幕,是妻子从门缝里看着外面,瞳孔猛地一缩,然后猛地一顿,电影也随之停止了,我想,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站在门口的“夫君”,在大臣眼里是真身,在田战眼里,只是阴影。所以,他可能会像《教父》中的最后一样,被一个亲吻的人捧上王冠,或者像《疤面煞星》的最后一样,被人捅了一刀,而张艺谋则将命运交给了所有人。我想大家在看完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