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真相里面难寻正义

      蔡天凤事件的发生,直接将近期上线的电影《正义回廊》推上“风口浪尖”。人人都说电影照进了现实。其实,现实从来都比电影更加令人发指。电影不过是现实的替身而已,影片里至少还有者添加的片刻温情,现实的无情与血腥,甚至是冷漠和荒诞,更显得面目可憎。

      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正义回廊》因为和蔡天凤事件也类似细节,注定只能被划到限制级行列。但这并没有喧宾夺主,血腥暴力并非单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是以间离效果,不断提醒观众,深入故事、一窥角色背后的幽暗人性。机械的行凶过程早已让人麻木,导演是想摘掉角色伪装内心的面具,直抵空洞、孤独、迷茫,邪恶的内心。

      因为由翁子光监制,所以很容易让观众想到他之前的同题材影片《踏血寻梅》。当年,《踏血寻梅》一举斩获金像奖最佳编剧、最佳摄影等7个奖项,同时把郭富城、春夏送上影帝、影后的宝座,翁子光也成为香港奇案类影片的执旗人。

      这次,他培养的新人导演何爵天,同样没有让人失望。

      票房上,《正义回廊》超越《极乐宝鉴》荣登香港限制级影片票房冠军宝座。

      口碑上,《正义回廊》提名了金像奖15项奖项,片中的两位男演员杨伟伦和麦沛东,更是同时获得影帝提名。

      内地影片更是直接放话,有邪典气质的《正义回廊》,其综合质量与主题深度都胜过内地院线上映的《毒舌律师》。

      这多归功于导演对现实的提炼,来自现实、但高于现实,并利用叙事技巧,让当观众企图接近真相,以求心理共情时,戛然而止,揭露制度性的缺陷,令人于真相中迷失,寻求正义的理想轰然崩塌。

      所以,何爵天的《正义回廊》是一部解构性质的电影,摧毁现状,但并未给出重新建构的真理性建议,于是更加让人绝望和无奈。

      影片围绕着杨伟伦饰演的张显宗和麦沛东饰演的唐文奇,两位施暴者展开。并以此,从叙事结构上,分为前后鲜明的两段。

      现实中,一个名叫张显宗的男子在网上发帖,声称自己的父母失踪。他广泛动用了网络、媒体、电视台的力量寻亲,想找回丢失的父母。但不久后,事情反转——张显宗在网上承认是自己杀死了父母,随后他被警方逮捕。

      影片中,在审讯时,张显宗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表示自己伙同一个名叫唐文奇的朋友,把双亲骗至唐文奇家中,然后和唐文奇齐力杀死了父母。随后,他嘱咐唐文奇把父母尸体“处理”掉,手法令人生理不适。

      “逆子弑亲”轰动全港,但这其实仅仅是影片的开头部分,做“抛砖引玉”之用。全片的核心是协同犯罪的唐文奇。这个看似智力水平有问题的被动杀人者,才是全片的题眼。

      不同于审讯时的主动认罪、主动交代作案细节,唐文奇在法庭上大呼冤枉。不但否认了自己的谋杀罪名,表示自己只是在受到张显宗威胁后,帮他处理了尸体,从头至尾并未参与杀人的环节。而那些所谓的证据和作案细节,都是张显宗伪造出来的。

      影片也由此从《十二怒汉》转到了《罗生门》。

      坏人就不能说实话了吗?笨蛋就不能杀人了吗?这是片中出现的两个振聋发聩的提问,也是值得每位观众思考的问题。

      看似处于被动、被控制、被伤害的唐文奇,其实从各个方面看来,实际处于操控他人,控制亲人,主动犯案的执刀人一方,但因为善于伪装,始终在假装,骗过了众人,借用他人的同情心左右了舆论,让精明强干的资深律师也无能为力。

      张显宗和唐文奇,表面上是天才与白痴,将军与小卒,一个是不再自辩的雄才、甚至自比希特勒;另一个是亦步亦趋的戏子,躲在回廊里暗自使坏。一个人的黯淡无光与另一个人的绝处逢生,如此精彩地把人与法的障碍,给凸显得惨白。

      在真相面前,两个嫌疑人都是“口说无凭”。但于陪审团之间,则是“众口嚣嚣”。

      人性的复杂在陪审团前显得更加难以琢磨。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陪审团仿佛就是人人享有凝视权的当下社会。如果当我们坐到陪审团位置,将如何去看待蔡天凤事件、以及其他涉及人员,这恐怕是最能缝合电影与现实的戏剧性“回廊”。

      什么是回廊?曲曲折折,环环绕绕,看到终点,但永远无法抵达。甚至,不提供实质的起点与终点,只提供徒劳无功的原点。

      看着一群人评判张显宗和唐文奇,就是这种感觉。

      因为陪审团职责,看,变成了一种义务。《正义回廊》合理化了凝视的权利,到个这份上,个体的暴力固然可怕,但群体的偏颇和盲目更让人心忌。

      不仅仅是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也许你本身早已成为吞陷他人的深渊。

      片尾,陪审团易被感性影响判断、易被煽动影响认知的人性弱点,导致唐文奇最终逃脱了法律制裁。

      这个对世态不屑,对陪审团制度怀疑的高材生高思钧,随大流地对陪审团里并不认可的狂妄生意人,笑着叫唤「契爷(干爹)」。

      真相难寻,正义无踪。

      “踏血寻梅”,通过寻找一个佳梅,发掘那些“被消失的”边缘人的遗迹,以此理清仍在隐隐作痛的、孤独的时代病理残片,那些几乎湮灭在案件定论之下,微弱的善意。

      如果说《踏血寻梅》还在努力于大恶里找大善,那么,《正义回廊》就是在大恶里找大悲,不是寻常奇案片那种,制造廉价叹息的,而是要在半梦半醒的人间,大写人性点到即止的悲悯,社会面的悲凉,以及清醒着的悲戚。

      翁子光是冷在外界,暖在内里,何爵天则是彻头彻尾的冷。

      片中那句“法律面前,穷人含撚”,耳光振天响亮。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