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装周连着开,各路明星也跟赶集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串,扎堆往镜头跟前凑。
这原本也没啥,艺人工作嘛。可是越走就越变味,真啥都能比。
场外比的是粉丝的欢呼声与镜头闪光灯的咔嚓声。

场内要论是不是坐在第一排,有没有跟国外重量级人物同坐。
同坐了再传照片回国内,那就是:xxx高层大佬同坐陪看。恨不得正主能当场坐人家大腿上以示荣宠。


即便是同桌了,也要比一下座次隔着几个人,铭牌是不是真挨着……

就很没意思,啥时候明星在国外的版面能兑现国内的流量了吗?墙外的巨星title叫得震天响,又能怎么样呢,基本盘稀碎。

看见杨紫琼也成了年轻小爱豆贴贴就抬咖的时尚单品时,我真的眼前一黑了。


你知道,这两天有关看秀的热搜,只要点开就很容易让人生理不适。
看国内一些艺人在镜头前围着品牌方寒暄,粉丝还得截取部分片段吹什么游刃有余,于是你找到原视频一看,他们努力和对方装熟结果无所适从的样子看了只让人觉得可怜……好心酸。

男艺人就不说了,时装周这地儿不算主场,除了试图装作“游刃有余”来拉拉家常外也别无他法,女艺人还能在衣服妆造上使使劲来搏版面。
而刘诗诗和刘亦菲的粉正就这一点友好交流中,因为他们姐姐穿的都不算新衣了。

刘诗诗的咱们之前扒过,她穿的那件衣服在看秀前已经被韩国女演员朴秀荣穿过了。

刘亦菲穿的衣服之前也被木村光希上过身了。


手牵手惺惺相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看秀时,刘诗诗坐在了前排中间的位置。

而刘亦菲却被安排在了角落里。

正主还没觉着有啥,乐呵呵拿后置摄像头自拍中。

粉丝倒是鸡飞狗跳,闹得不可开交。

华服是武器,红毯成了艺人咖位上升的阶梯。电影节和时装周本来不是一回事,可如今却越来越混作一团。唯一能让人瞩目的只有华丽或猎奇的衣裙。
这股风气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来的,追根溯源总少不了某冰的影子,毕竟在这上边她才是鼻祖来的。
那几年的艳压通稿对当时的她在资源上确实有帮助,只是“红毯女王”这一称号对演员这一本职职业来说,不管有什么助益那也都是次要的。

因为演员身在角色中时,最不需要的就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只对你在红毯上的造型记忆犹新。
九亿那会儿是把焦点转移成了 “走红毯是为国争光”上,为国争光的事怎么能说是蹭呢?这样孔乙己的说法一时间还真唬住不少人。

巩俐其实很早就提过这一点,她倒是没有说为国争光有什么不对,只是一针见血,把“代表中国”这一说法具体化,她上红毯代表的是中国电影和中国演员。
如果她有十部电影参赛,那她一定会走十次红毯,此时她带着作品在红毯上,是用一种使命感去走的。


所以巩俐就从来没有过被掐表的困扰,她是”巩俐开场,戛纳清场“,全场焦点集聚一身的待遇,没有人觉着有什么不对。

金球奖官网给巩俐的简介是”全球明星“。

她是当之无愧的华人女演员之光,只是一提这一点,不少人要揪着巩俐新加坡籍的身份不放。

认为她既然改了国籍就不能再自称或者代表中国演员了,我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者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对他们来说,雷锋因为戴手表穿皮夹克就成了爱慕虚荣的人,那么巩俐因为2008年跟随当时的丈夫黄和祥入了新加坡籍。

2018年在金马奖上因为一台独导演巩俐拒绝上台颁奖,是不是就成了蹭爱国光环好来内地捞钱?

那我真没什么好说的。

只觉着她好酷。

国籍其实不管是退还是回都有被骂的点,还不如遵从本心,管你外界是骂还是夸。

这并不耽误她能在电影《夺冠》中扮演中国女排的精神领袖——郎平教练不是吗?

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作品才是她的底气。
巩俐为了这个底气付出了不少,她是天赋型演员,可她并没有依仗着自有天赋而去浪费它。
巩俐小的时候就很爱好这一门,小学老师说她能唱歌会跳舞,有活动就去参加,一度是当地小明星。

她原本是想去考师范当老师去教孩子唱歌的,没想到吧。

还好是因为嗓音条件不符合没考上,不然这世界上会少了一个巩皇,而山东某学校会有一个唱歌声音很粗的音乐老师。

幸好遇上了人生的伯乐,军区话剧团的导演尹大为,她又去考表演系,连着失败了两次。
最后第三次又差11分,最后还是因为中戏的几个老师特别欣赏她的表演,而中戏又刚好有特批制度,为她申请了破格录取巩俐才正式入校。

进了学校后,巩俐就跟开挂似的,新生都没当多久,张艺谋就来学校为《红高粱》选角了。

其实莫言那会儿压根就不看好巩俐能演他书里的“奶奶”,形象差的也太远了。

当初张艺谋能拿到《红高粱》版权,完全是因为莫言对年纪轻轻就跟老汉一样的张艺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了,八百块就把版权给了老谋子。

我觉着这点不满从主创的合照里是完全能够看出来的。

在原著作者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那就只能自己争气了。
巩俐提前去高密体验两个月生活,她光是挑水都能练一个月,挑到把一边肩膀磨破,这边挑完那边挑。连地里的一片高粱都是他们自己亲手种的。


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电影来说,《红高粱》是横空出世,她的九儿也是。


抛去她与张艺谋之间几十年的感情纠葛不谈,只是作为演员和导演,《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他俩是互相成就的。

开始的时候,张艺谋身边的同事也对张艺谋这样现在看来都有些“强捧”的操作不满。
《秋菊打官司》的编剧刘恒就很难受,说导演你不要被感情蒙蔽双眼,也不能啥都让巩俐来演。让巩俐来演秋菊,这剧本他根本写不下去。

但是巩俐就是能演出来,而且演得让人服气,你也想不出来还有谁能演得出来,演得像她这样好。


她才是真正不被外形所限制的演员,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她有天赋,戏外的功夫也从来不少,演《菊豆》时她学会了染布。

《艺伎回忆录》拍了五个月,这五个月她每天都要练两千下扇子。

成功演员的路是怎么走的,从来都很清晰。对待角色要认真这点,她到现在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人总是会老的,巩皇今年也57了。或许人们现在会更关注她私下的感情生活,关注她为什么要嫁给一个74岁的老头子。

关注她已经是老人的年纪却仍然没有一个孩子,为她感到惋惜。
可是她好快乐,顶着巩皇的光环,依然可以很自在的在镜头前撒娇开玩笑。

作品以外的一切她都不需要担心能否拥有,因为最能让她有底气的东西握在她自己手里。
但现在说这个,对咱们内娱的女演员来说可能有点何不食肉糜,毕竟巩俐能成为巩皇,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时势造英雄上。
可怎么说呢,大环境已定,死等机会就跟守株待兔一样,也不是个事儿,很容易就让人丧失心气。就还是拿九亿来说,在被“放逐”之后,她才有功夫和时间用在寻找能让自己突围的作品上。她这次的时装周居然是带着作品从柏林电影节开始的。


当然了我这也不是鼓吹内娱女演员自我放逐,范九亿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家好好的为什么要这样。
只是那句话说的,如果不能上桌吃饭,那为啥不能自己支一张桌子呢?成为巩俐需要机遇,那么造就一个“巩俐”呢。
看今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就没几个是女主叙事的。可是观《流浪地球2》有感,既然吴京他们能“白手起家”支起一张科幻的桌子,那为什么女演员不行呢。

徐峥他们当导演前不都是演员出身的吗。贾玲是为了自己的妈妈拍了一部《你好,李焕英》,捧出了张小斐,可惜后继无力。


我们需要更多的女导演女制作女编剧,自己把桌子支起来。之前章子怡自导自演了《我和我的父辈》中的单元《诗》,真的很不错,演员出身的导演对故事和角色的敏感度很不一样。


可惜她也是后继无力,首映礼发布会上说的这个话多少也有点不对付,但能听出来女导演是真的不好当。

女演员就已经很不好做,更何况是需要统筹各方的导演了。可是没有时势就只能自救了啊。
我们有很多很多很好的女演员,我只是觉得太可惜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明星扎堆参加时装周, 红毯上还能再出一个巩俐吗?》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