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张颂文, 哪有什么大器晚成, 不过不疯狂不成魔不疯魔不成活

时间:2023-03-10 03:01:01阅读:3
“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当这一话题冲上网络热搜的第一名,张颂文凭着《狂飙》里的高启强一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火了。“不像是演的”,这该是对一个演员最高的褒奖了吧。剧中的高启强实现阶层跨越只用了3秒

      “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当这一话题冲上网络热搜的第一名,张颂文凭着《狂飙》里的高启强一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火了。“不像是演的”,这该是对一个演员最高的褒奖了吧。剧中的高启强实现阶层跨越只用了3秒,而现实中的张颂文,从群演到火遍全网,却用了23年,这份褒奖,来得着实是不易。

      张颂文演活了高启强,高启强带火了张颂文,有关张颂文的演艺经历在不断地被报道后,一个蛰伏多年、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好演员形象逐渐呈现在观众的视线之内。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一个人要想成功,心中必然有着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仰,对张颂文来说,表演,就是他的信仰。

      京剧业内的一句行话叫:“不疯魔不成活”,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不疯魔不成活”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无论对戏还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深觉这句话用在张颂文的身上极其的合适。

      25岁第一次为梦想疯狂了一把

      25岁,已从事导游工作五年,日复一日机械重复一样工作的张颂文坦言那是提前步入老干部生活的象征。当第一次有一个人问他有没有梦想时,他有片刻的愣怔,回答得也很实在:“我没有梦想,但我有个爱好。我不会喝酒,也不喜欢出去应酬,我宅的时候打发时间的方法是看电影,哪儿的电影都看,南斯拉夫、北朝鲜、美国、苏联......看电影能让我安静下来,觉得充实。”

      这个向他提出梦想概念的是刚刚进入他所在旅游团做导游的小姑娘,听了他的话,小姑娘说:“这就是梦想。北京电影学院是专门学电影的地方,你可以去学一下”。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他以前从来不知道,有人和他谈电影,他会那么嗨,原来,电影不只是他的爱好,而是梦想,那一刻,是那个被叫作梦想的东西被悄悄点燃的快感。

      那一天,上午10点,小女孩和他谈电影,他热血澎湃决定北上,11点,他走进经理办公室去辞职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经理说可以为他保留工龄和职务,他说不用了,我以后做电影不做旅游了。12点回家收拾行囊,然后托朋友订了一张下午4点飞北京的机票,朋友问他返程时间,他说没有返程。

      想想,这是不是很疯狂,只因一次小小的谈话,这个已经25岁的年轻人就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单位分的住房,拒绝了保留职务的好意,以极低的价格卖掉了自己房子里的生活用品,将必要的私人用品打包发回了家,然后决然的离开深圳,登上了飞北京的飞机,而做这一切,仅仅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电影学院为梦想努力跋涉的疯狂

      也是那一年,张颂文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进修班,期末考试,进修班要演一台小品汇报,让明年的考官看看有没有适合招生的苗子。因为自觉自己的普通话比较糟糕,所以张颂文索性就演个哑巴,他就用这样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小品征服了表演系的系主任齐世龙和陈浥老师。老师说:“那个哑巴,2000年让他考一下表演系”。

      第二年,他去考了北影表演系并顺利成为了表演系的一员,也成了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第一次进电影学院的大门,大门上贴了一个横幅:“北京电影学院,梦开始的地方”,张颂文热泪盈眶,觉得不可思议,25岁还可以谈梦,对自己这样一个学生圈里的“大龄”青年来说还真的有些奢侈。

      真正的学习生活开始后,问题也随之来了。张颂文是广东人,小时候他讲客家话,跟着老爹进城学粤语,在广东打工也不需要说普通话,所以常常和人交流的状态是“鸡同鸭讲”,这个缺点对一个未来演员来说是致命的,于是,老师放下狠话,下了最后通牒:“四个月内,改不掉口音你就退学”。

      没有什么事是一个疯狂的人干不成的,从此每天半夜12点,电影学院的操场上,总有两个同学在高声念台词,一个是站着念的张颂文,一个是跑着念的海清。张颂文会洗几颗石子含在嘴里,练习发音,和同学、老师讲话,有时一不注意就会把小石子吞进肚子里,然后他还要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说,嘴里的皮磨破一层又一层。

      就凭着这样的“疯”劲,毕业时,他的成绩是北影专业第一。

      为深入角色疯狂成魔的状态

      不必说张颂文蛰伏期间所遭遇的种种不公,不必说他住着京郊零下十几度的地下室,不必说他三年期间面试了800多个剧组,更不必说导演当着他的而说的那句“这样的做不了演员,矮得像个侏儒”的蔑视之语,这或许是每一个外在条件不好的人走向成功必然要经历的待遇,而对于一个像张颂文这样的演员,尤其严重而矣。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艰苦与冷遇让他更深切的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更让他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一颗敬畏之心,也正是有了这些年蛰伏的积累,才能让他在后来对角色的把握上有更细致入微的掌控力。看看他后来对各种角色的诠释,是不是对戏的喜爱,已经达到了像张国荣为饰演程蝶衣那样,达到了一种不疯狂不成魔的状态。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张颂文扮演一个拆迁办主任,为了这个角色,他特地跑到南方某市的城建委工作了半个月,每天跟着主任去视察、开会,学着他的一举一动。除此之外,外在形象也要跟上,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增肥30斤,还把额前的头发一根一根拔了。那样的形似与神似让媒体都说:简直和日常见到的政府官员的神态一模一样。

      隐秘的角落》一场吃馄饨的戏,为了达到那种崩溃的效果,他饿了自己三天三夜,开拍时,他坐在剧中女儿平时常坐的那个座位上,低着头,含着泪,把馄饨一颗一颗地咽了下去,为了达到更加真实的效果,他甚至调取出了他最痛苦的回忆——母亲去世来进行表演,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场戏的痛苦、崩溃都是真实的。

      革命者》中,饰演李大钊的张颂文在一场受尽酷刑的李大钊奔赴刑场的途中要忍受疼痛的戏份,为了达到疼痛的真实效果,他将尖锐的石子放入鞋子,每迈一步,石子都会硌得脚生生地疼。而在展现李大钊受绞刑的戏份时,更是坚决不用替身,仅在一根威亚的保护下,去真实呈现那种身体落下,被勒到无法呼吸的场面。

      像这样为深入角色而做出的种种,张颂文经历了太多,直到遇到《狂飙》的高启强,张颂文提前一个月跑到鱼摊“实习”,每天早上四五点,张颂文就看鱼档老板们怎么批发鱼产品、卖鱼。正是这细致入微的提前做功课,当电视剧中呈现出高启强用鱼缸水洗手这个动作时,观众仿佛能隔着屏幕闻见他身上的鱼腥味。

      优秀的演员很多,有的靠演技,有的靠粉丝,有的靠灵气,而张颂文靠的就是那种不疯狂不成魔不疯魔不成活的认真劲,成功,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张颂文做到了。

      张颂文,火,只是早晚的问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颂文, 哪有什么大器晚成, 不过不疯狂不成魔不疯魔不成活》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