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不可一世”的郭敬明,也走到了今天!

时间:2023-03-13 17:02:35阅读:1
“而我其他的任何一点,你们都比不上,你们远远差于我!”这是郭敬明多年之前在采访上所说的话,语气嚣张,态度傲娇!郭敬明一再强调自己遭到广大网友的攻击和讨伐是别人对于他成功的嫉妒,高呼自己是一个“没有原罪

      “而我其他的任何一点,你们都比不上,你们远远差于我!”

      这是郭敬明多年之前在采访上所说的话,语气嚣张,态度傲娇!

      郭敬明一再强调自己遭到广大网友的攻击和讨伐是别人对于他成功的嫉妒,高呼自己是一个“没有原罪”的人,他的一切名气和财富皆是来自于他的才华。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在一次次证据确凿面前,他的作品和他的成功学都成为一个笑话。

      郭敬明“狂妄无知”和终于走到今天这个下场,从大红大紫的作家到人人唾弃的抄袭者,与他浮躁且急于求成的成名路不无关系。

      1983年,郭敬明出生于四川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国企员工,母亲则是在当地一家银行工作。

      也正是基于家庭经济比较富裕,郭敬明小时候的白血病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在白血病转好之后,他的身体却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身材发育受限,成年之后也只有一米四的身高。

      身体上的不如意,让郭敬明变得敏感且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填补缺口的东西,父母发现他喜欢沉浸在各种题材的中外文学作品当中,便十分鼓励他。

      在小学二年级时,他一篇文笔还不错的作文在老师的推荐之下投稿,最终刊登在《少年先锋报》之上,也正是这一次成功的投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植入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自此之后,郭在写作的道路上越发不可收拾,到了初中时期已经是笔耕不辍,在文学网站上发布自己的诸多作文,受到许多网友的喜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他去参加许多作文比赛的信心。

      2001年,他凭借着《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在我国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而在那一年,他才18岁。

      在全国性的比赛上拿到一等奖,这足以让一个少年凭借着这个奖项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更是让他觉得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基石。

      在那时,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再一次拿下全国第一的成绩,让自己成为可以凭借着文学的特长而被保送到清华或北大。

      不得不承认,他在初高中时期的文笔在同龄人中确实属于出类拔萃,而这也是他十分自信地觉得自己能够在第二年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继续取得第一名的原因。

      而再一次如愿地夺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的事实也再次证明,他确实是初高中同龄人中才华横溢的一位;但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被保送到清华或北大,甚至第一志愿厦门大学也没有被录取,辗转之下他去了上海大学。

      自小生活在四川自贡的他,到十里洋滩的上海求学,对于他这种原本就敏感和自卑的人来说,生活的毒打对他才是刚刚开始。

      原本在家乡还算富裕的他,到了上海之后成为普通的一个,他的经济只允许他在大学饭堂就餐;而周围很多同学却穿着奢华的品牌和用着最新款的手机,到各个餐厅去享受美食,这种反差对他来说,觉得与上海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他把自己呕心力作的《幻城》投稿到当时比较出名的《萌芽》,目的是能够进一步展现自己,却不料被退稿了。

      在得不到保送和呕心力作被退稿的双重打击之下,让郭敬明产生了想要放弃写作的念头;但也在这个时候,另一个男人轻轻撬动了他命运的齿轮。

      在一场签书会上,郭敬明遇见了祥选,一个为他出了第一本书却又让他觉得被坑一笔的人。

      原本已经打算放弃写作梦想的他,在祥选的游说之下,将那几年所写过的作品,结合自身的经历,使用被退稿的《幻城》的框架,构成一本新的作品。

      祥选的言下之意不难理解,就是让郭敬明将自身那些明媚或者幽暗的自身经历,嵌入到《幻城》当中,凑够了可以出书的字数。

      听到有人要帮自己出书还有报酬,这对于当时的郭敬明来说无异于是天大的好消息,颇有几分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因为出书对于绝大多数怀揣着作家梦想的人来说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

      祥选作为春风文学社的编辑,也对郭敬明兑现先前的承诺,不仅帮他将《幻城》出版成书,而且还给了他几万块稿费。

      只不过,作为资深业内人士的祥选更知道如何制造市场噱头和营销方式,在他的运作之下凭借着郭敬明的这部作品赚了上千万。

      祥选的这种做法让郭敬明这个小年轻愤恨不已,而这一课他也注定不会白上,让他掌握了两大重要信息,一个是忧伤的青春题材在当时的市场有着璀璨的前景,另一个是通过营销手段能够让一部质量一般的作品获得高收入。

      在认清楚这两点之后,他火速又拿出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前往《萌芽》,那时他已经是热卖书籍的作者,自然是不必再继续以先前投稿的模式,而是直接找到时任《萌芽》的主编胡玮莳进行洽谈出书事宜。

      此处不得不说一说广大网友一直以来存在的疑惑,《萌芽》作为我国第一本青年原创刊物,理应会有着十分严格的审核机制,为何在审核郭小四的这部作品时会通过并且刊印呢?

      这个疑问就如同当年作为文学泰斗的王蒙,却推荐作品饱受争议的郭敬明进入中国作家协会一样,让人十分费解。

      后来王蒙老先生在《锵锵三人行》的聊天中解开了许多人的疑问,作为前辈在推荐后辈进入作协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看他出过哪些作品和文笔水平;大作家确实会看比普通人更多的作品,但并不是看过所有的作品,因此很难在读他的作品时就能够鉴别出他存在抄袭。

      事实证明,在投机取巧者的运作之下,粗劣甚至抄袭的作品成为市面上的脱销产品,单单是《梦里花落知多少》这部作品就让他收入超过百万,而他也凭借着疼痛青春的文学作品名利双收。

      他的粉丝可想而知,大多是处于疼痛青春中的人群,而这类人群有着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年龄低和社会阅历浅,很容易沦为某些人的“死忠党”,容易对事物的判断缺乏足够的理性与客观。

      而这也就造就了郭敬明在面临抄袭被实锤时,只赔款却拒不道歉都依然有书迷拥护的原因所在。

      相信不少人都还记得,郭敬明被北京中院裁定为抄袭作家庄羽的作品时,依然有不少书迷在网络上替他“伸冤”,有些书迷的言论更是令人大吃一惊,比如说出是“无意识抄袭”这个词。

      而所谓的“无意识抄袭”,指的是看过太多的作品,以至于后来在写作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被运用上;对于这种言论,只能说无知。

      常言道“不知者无罪”,但也往往是那些“不知者”才助长了某种不良作风的嚣张气焰。

      郭敬明被判抄袭之后,虽然执行性地赔偿了作家庄羽20万经济损失和1万元精神损失费,却并没有按照法院所要求的那样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道歉,甚至还继续在网上带节奏,各种阴阳怪气地为自己喊冤。

      凭借着巧舌如簧、懂得营造人设、善于利用资源这三点,让郭敬明除了在多部被打上抄袭标签的作品上赚得盆满钵满之外,也把镰刀割向了影视界的韭菜。

      2013年,郭敬明“原著”《小时代》系列卖到脱销,拍成电影也叫座叫好,票房4.83亿。

      初次导演的作品获得巨大反响无疑让郭敬明飘了起来,他凭借着比拼凑“原创书籍”还更快的速度,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又推出第二部《小时代》。

      有人质疑第二部是将第一部不被采用的片花拼凑而成,而郭敬明在面对质疑的时候不是摆出团队实力,而是又开始卖弄他的成功学,称他自己数年如同一日地每天工作繁忙到睡眠时间大概只有3小时,甚至还因为工作太繁忙而荒废了谈恋爱;还称他是来自小地方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成功之路是其他人想通过努力成就自己的人所能够复制的。

      在他的书籍和导演的电影都被无数粉丝追捧的时候,他对于自身的成功越发觉得是始于才华,就连在赵薇、陈凯歌、李少红这三位毕业于中戏导演班且导出优秀作品的人群中,依然振振有词地卖弄着自己的才华和专业。

      实不相符的名气,让他忘了他的作品不过是他“裁缝”众多书籍中的内容所得,也让他忘了在大众昭昭的眼中不能得意忘形太过招摇;以至于他肆无忌惮地炫耀自己的成功和财富,在《最小说》中调侃:我从不用笔写作,却买了4位数的爱马仕笔记本。

      除了言语间的炫富,他还将自己各种顶级奢侈品拍照炫耀在作品中,字里行间姿态十分傲娇且狂妄。

      而他这种操作很快便引来毒打,一篇名为《郭小四,你如此炫富为哪般》的文章,将他的“抄袭门”和“捞金史”给扒了个底朝天,还有不少网友直言:抄袭就够招人恨的了,还疯狂晒抄袭所得的财富更让人无法容忍!

      纵使多年面对抄袭而被网友的言论所狠批,却不影响他继续打造通过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获得成功的人设,并且继续无下限地在抄袭的路上不断狂奔,直到2016年还依然如此。

      2016年,郭敬明原创和执导的电影《爵迹》上映之后亏本了两成,在豆瓣的评分只有3.8分。

      实际上,《爵迹》早就被法院判定为抄袭作品,只不过是郭敬明依然拒不承认,也一直是反咬称是他的成功招人嫉妒遭人恨。

      而他之所以总是用抄袭作品谋取名气和财富,甚至有勇气将抄袭作品拍摄成为电影,这更像是在玩弄那帮心智尚不成熟的粉丝一般。

      可他似乎忘了,他的粉丝会随着年龄的成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再继续为他买单。

      当他再次在网络上哀鸣是不是只有他死了才会让《爵迹》的差评停止时,网友回复他的是:停止抄袭也可以!

      更加沦为笑柄的是,曾为自己“被冤枉”而顿首捶胸的郭敬明,后来又在微博上为《爵迹》中的抄袭部分道歉,也表示为没有按照法院要求对原作者道歉而后悔。

      再后来,郭敬明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公开向庄羽道歉。

      郭敬明公开向庄羽道歉时还有一个“骚操作”,那就是宣称打款了300万作为她的精神赔偿。

      当很多人都被他这种操作恶心到的时候,没想到庄羽直接表示会将这300万和被他抄袭的《圈里圈外》的版税合并起来,作为“反剽窃基金”。

      庄羽最后的反操作确实令人拍手称快,他对于抄袭庄羽的公开道歉迟到了十多年,而在这拒不道歉的十多年里,倘若他不是继续明目张胆地抄袭和狂妄自大,或许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可一世”的郭敬明,也走到了今天!》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