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蛇形刁手》香港公映,单纯香港一地市场就收入票房270万港币,当时在香港票房过100万就是卖座佳片,这个成绩显然会进度年度前十的行列。

凭借《蛇形刁手》走红之后,罗维导演自然也看到了成龙在功夫喜剧领域的巨大潜力,也开始为成龙量身打造功夫喜剧片。
1978年10月,《醉拳》香港公映,很快就是场场爆满,票房一路节节攀升,最终在香港一地就收获了676万港币的票房。
在成龙凭借这两部电影大火后,很多影视公司模仿拍摄了类似的影片。
成龙接受采访时就这么说过:

直到成龙开始拼命,就没有人学他了。
回看成龙大哥的动作生涯,有人曾细数过成龙受伤汇总图,全身上下十几处的伤口,单单鼻梁就裂过4次,头骨和颅骨都曾遭遇重伤,真是诠释了用生命熬死对手。

成龙在1983年拍摄的电影《A计划》,已经被很多影迷奉为经典中的经典,跳钟楼那段,是致敬经典影片《安全至下》。
但人家那个是借位拍摄,可成龙是真跳。

那时候各种保护措施都非常简陋,这一幕成龙需要从大钟外自由落体到地面,而且是一镜到底。
这一幕在电影中重复了两次,但落地的画面并不一样,第一次头先着地,第二次身体先着地。导致颈骨骨折,鼻梁摔断。

以至于后来洪金宝都在心疼成龙:“观众享受的就那几秒钟,成龙可能摔得变白痴,也可能摔死,为什么那么拼命?“
后来没有人模仿了,拼命就成了成龙的代名词。

在那个时代,可能别的好莱坞演员为了安全用绿幕加特效,而成龙选择的方法就便宜多了.
爆炸,然后尽快逃就行了。

1985年的《警察故事》动作设计非常经典,尤其是成龙的跳吊灯,把动作喜剧代入现代场景。
高空柱子上布满了吊灯,还带着电,这场戏不仅需要龙叔从空中直接飞跃,还要顺着满是吊灯的柱子一路往下滑,成龙大吼一声一跃而下,成就了影史经典的拼死一跳。
完成这一套动作后,成龙脊椎骨第6-8节及骨盆撞到移位。

然而这还只是开胃赛,,接着他又在龙胸虎地中从悬崖跳到几十米高空的热气球上,期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由于树枝断裂,从高空摔下,头部撞在石头山,脑出血;近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

在《醉拳2》中,为了让观众看得过瘾,成龙直接在燃烧的火坑上连滚带爬,呆了十几秒,全身上下都是严重烧伤。

还没等观众缓过神来,他转眼又在《红番区》中从天台跳到对面阳台,虽然左腿被摔骨折,但这一跳直接让成龙在好莱坞扬名。

曾经有一次,成龙见到斯皮尔伯格,对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夸赞不已!
斯皮尔伯格导演也非常喜欢成龙的动作电影,以为电影中很多的危险动作都是依靠后期特效达成的。
于是就问成龙《红番区》从停车场跳到对面的楼上的镜头,运用了哪些的特效呢?
成龙不好意思的回答道:其实那个镜头严格来说失败了,当时导演先让我做准备再跳,我一激动直接冲了过去,跳早了!

本以为成龙会就此收敛,谁知道下一部电影《我是谁》,他又在荷兰鹿特干大厦完成了载入吉尼斯纪录的惊世一跳。
没有吊威亚,没有地面保护,被称为影史上最危险的特技镜头,导致成龙左边肋骨和脚踝受伤。
21楼大厦速降,真是当之无愧的搏命演出,估计保险公司也吓得不轻。

当时周围所有的公路和桥梁全都封了,政府还无偿的提供直升机和船协助拍摄,这大楼因为电影出名了。
一开始其实是准备有安全绳的,在电影后的花絮我们可以看到。
但是直到后面拍摄时,才发现坡度实在是太长了,如果用安全绳反而容易被绳子勒住脖子导致窒息,所以当后面实拍时候就没有准备安全绳。
只是在楼下准备好了安全措施,但是也相当的危险,还好一次就过了,成龙在最后采访时也说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也不一定还敢跳”!

2006年拍《宝贝计划》时,成龙已经52岁,他坚持要拍摄这一幕,而且是一镜到底,从13楼的空调外机上轮番跳跃直到地面。
到地面后需要继续表演,就没有安全措施,在片尾花絮中也看到,这一连串危险的动作拍摄了不止一遍才过。
所幸没有受伤。

宝贝计划
看完了上述这些成龙的危险动作,真的是找不出任何理由和勇气再来“黑”成龙了。
成龙每一次完成惊险动作的背后,都是他无数次拿自己的性命去赌博所呈现出来的专业演绎!对于这样的武打演员,给他满分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