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难影片这一“老大难”的题材,在国内影片中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因为它的投入与生产规模巨大,所以其产业化程度极高,产量稀少,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峰爆》是以地质灾难为主题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电影。山脉中的局势在不停的变幻着,外面是地缝、地震、泥石流,十六万平民正在仓皇逃窜,而里面却是危险而迷茫的深渊。

很明显,这部电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他人生中最好的一部电影,题材融合很真实,剧情也不拖泥带水。这是一部东方的灾难故事,与好莱坞的故事风格截然不同。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在开始的三分钟里,发生了一起轻微的漏水事件,这起事件说明了爆炸实验室的负责人洪翼舟的职业素养和应变能力都很强,一条长达十年之久的高速铁路马上就要完工了,但另一条更大的泥石流却马上就要发生了。

紧接着,地壳破裂,地震,泥石流,以及一场又一场的地动山摇。洪赟兵一到镇上,就感觉到大地在颤抖。短短数息间,大楼倒塌,大地凹陷,列车出轨。再过一段时间,这条通道和这座城市的十六万居民就会面临生命危险。洪翼舟为解救百姓,潜入地底,进行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你死我活的抢救。

在这无尽之地,他们怎么可能逃得过这一劫?要舍弃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一条通道,来拯救十六万人的性命?《峰爆》将两个故事线索分开,再合并成一个故事线索。《峰爆》是一种很少见的灾难影片,但它却是一种灾难影片的“最前身”,他们都试图把山川地貌和人对高山的追求,转换为影片中的画面和角色的情绪,并通过徒手登山和紧急救援等故事来完成整部影片。

不过,不管是以前的山地片,还是后来的好莱坞灾难片和登山片,其内核都是以英雄为主题的。而《峰爆》,明显打破了好莱坞的常规。这部电影讲的是矛盾与妥协,也讲的是个人的超越能力,也就是在战争之中,付出了无数生命的“铁道兵”。

朱一龙 扮演的洪翼舟与黄志忠 扮演的洪赟兵,都是在深山中求生,然后又是空手攀岩,最后又是舍己为人,拯救了一群危难中的百姓。从两次事件来看,他们都是弱者,却凭借自己的信仰,获得了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力量。这种思想源于“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在中国传统的“空灵”思想中,人们在自然界中的主动角色。

《峰爆》最终让我感动,因为它不仅有洪翼舟的感情戏,也有朱一龙与黄志忠的交战戏,更重要的,是它展现出的一段铁道军的过去,还有他们的精神,对后人的意义与价值。今天的我们,或许对这些铁道军并不太了解,但事实上,他们曾经是我国基础建设最前线的部队,他们不知要作出怎样的奉献。

解放战争时期,铁路线部队在1953年成立,属于工程技术类部队,同时也负责后勤工作。在战争时期,他们要负责铁路的维修和建设,为部队的运输提供后勤支持。《峰爆》中,无论是对白还是最后一句话,都有一句话:“在和平时期,铁道兵的死伤人数是最多的。”影片的这种类型叙述的核心,既源于他们这种对天道的超脱,又源于他们为人类所作出的集体奉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峰爆》, 题材融合很真实, 剧情也不拖泥带水》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