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是日本黑帮题材电影非常重要的叙事元素,它不仅是常见的情节安排,更是重要的类型元素,黑帮电影中的死亡不单单是指人物生命的消逝,也包含人物精神世界的覆灭,与心理层面的放弃与退让,由此共同构成黑帮主人公的死亡宿命。
托马斯·沙兹说:“我们不仅将类型电影视为电影制作人的审美表达,而且还将艺术家和观众视为共同表达其共同价值观和理想。”

“回归秩序”的价值观
在黑帮电影的情节安排上,由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电影不能鼓吹黑帮成员的犯罪行为,美满团圆的结局很难出现在黑帮电影中,因此缔造了黑帮成员的“死亡宿命”,这类电影表现欲望对法律的犯规来实现对犯罪的心理惩罚。

所以黑帮电影中对价值观的引导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展现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来满足观众的观影娱乐快感,但同时又用悲剧的结局来对黑帮人物的犯罪行为进行惩戒,用以体现电影在价值观上对主流秩序的回归。

园子温在《地狱为何恶劣》中用激烈群战的方式演绎黑帮两党浴血奋战,最终同归于尽、无一生还的结局。《极恶非道》中则用帮派成员之间互相陷害内斗的方式,结束一个个黑帮成员的生命。
《大佬》中一直负隅顽抗的山本在影片的最后也放弃了逃跑,以一种英勇牺牲的姿态接受敌人的连环枪击,这无疑是为了完成对主流秩序的回归。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许多具有浓厚喜剧风格的黑帮电影,但影片最后的圆满结局也源于帮派角色在电影中对帮派身份的舍弃,从而实现与主流社会秩序契合。

《剽悍少年》中秀哥的死使小佑决定离开黑帮团体,认真工作来完成秀哥的愿望。电影主人公小佑通过放弃黑帮事业,步入生活正轨来达成观众期待的圆满结局,其实未尝不是另一角度的不圆满。
《魔幻时刻》中天盐幸之助带领的帮派因被敌对帮派江洞会瓦解,最终失去帮派老大的身份,但却迎来了他深爱的女人高千穗玛丽与他的平凡爱情生活。

导演渡边武在《高校制霸完结篇》中则通过将黑永勇人被捕入狱的桥段,在电影中直接完成主人公对社会规则与法律制度的规训。
可以看到在这类黑帮电影中,影片中的黑帮主人公虽然没有在生理意义上死亡,但他们对黑帮事业的追求已经终结,或者换句话来说,回归主流社会身份的他们还活着,但作为黑帮主人公的他们已经“死亡”。

“向死而生”的生死观
日本黑帮电影中高度内省意味的影像,包含了日本民族性格中生死矛盾与统一的哲学命题。
“物哀审美”,日本民间有赏樱的习俗,在“秒速五厘米”的物哀之美中体验生命的沉静化及转瞬即逝的美,这是在生命消逝边缘的短暂绽放的美。

这种面向残缺美的追求,导致了日本人民对待死亡的包容。

死亡成为了日本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追求,不论是《大佬》中的山本,还是《地狱为何恶劣》中的池上纯,或是《孤狼之血》中的大上章吾,他们在电影中的死亡也揭示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即无所畏惧的正视死亡,从而超越死亡。
受物哀精神和武士精神共同影响的日本人认为自杀也是表达自尊的一种方式,如樱花一般绚烂凋零,体现死亡的壮观、尊严的民族生死观。

《大佬》中离开花冈组加入敌对帮派的小弟始终不被信任,最终用武士刀破腹自尽的方式表明忠心。
寺岛进扮演的加藤为了让白濑组组长与自己老大山本联合,选择了自杀明志,但这种自杀并不是一种绝望后的逃避,而是在生命阶段已获得意义的前提下选择了死亡。

《极恶非道》系列的结尾大友大开杀戒完成了复仇后,选择了饮弹自尽,用死亡完成他对生命最后的回归。《魔幻时刻》中村田反复说的台词
“死并不可怕,没有尊严的苟活才是最可怕的”。因此与其说他们的结局是死亡,不如说他们在一直追寻和奔赴死亡之路。

“许多日本人信神,相信死后会变为神,认为死是生的延续,因而以死为美,视死如归。”“因此在日本人眼中生与死是一种轮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死包含在生之中,生要轰轰烈烈拼尽全力的活,死时要勇敢放下去生的留念,并有尊严的离开。

“过于执着于生就是耻。”《大佬》中山本直面敌人的枪口,用自己的死亡来保全丹尼的生命,《孤狼之血》中大上章吾虽然死亡,但他将象征事业信仰的“日记本”交给了日冈秀一,日冈秀一会接替他继续完成使命。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日冈延续了大上的生命,导演在电影中的主题表达更强调生死主题中的“生”,逝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代表另一个开始。《杀手阿一》中阿一把Karen误认成高中女同学立花,他将Karen杀死来结束她痛苦的人生。

对于黑帮成员而言,死亡可以帮助他们脱离无意义的世界,在轮回中重生,救赎自己的灵魂。生命的发展曲线原本就存在着动与静的相互交织,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无法拒绝和改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极恶非道》: 新世纪日本黑帮电影中的死亡宿命》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