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铃芽之旅》深度解析, 爱情线是一大败笔? 白猫到底什么来头

      时隔三年,那个叫新海诚的男人,来了。

      论营销,还是诚哥懂。

      宣发期间,一组中韩食物对比图刷爆互联网。

      关于新电影的话题也顺带上了热搜,结果便是电影预售票房突破1亿。

      轻松秒杀今年所有进口片的预售票房成绩。

      如今,电影已经正式在内地上映。

      有人觉得,三年之约,不负等待。

      有人觉得,原地踏步,不如前作。

      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这部被冠以“新海诚集大成之作”的——

      《铃芽之旅》

      1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观影感受。

      如果让我给新海诚的“灾难三部曲”排序。

      以我现在的心境,第一我会选这部《铃芽之旅》,第二留给《你的名字》,第三是《天气之子》。

      依然还是新海诚最拿手的“三板斧”:

      奇幻设定 + 唯美画面 + 纯美爱情。

      这一次少了MV式运镜可能会让部分影迷感到遗憾。

      就我个人而言,遗憾倒是没有。

      毕竟这一次的音乐是完全融入到了叙事当中。

      旋律轻快、悠扬,完美契合角色此时的心境。

      公路片的类型叙事让《铃芽之旅》比前两部电影的节奏都要快很多。

      加上这一次是由事件推动角色行动,关于男女主心理变化的刻画,是不如《你的名字》那么的丰富细腻。

      这也是很多人诟病这一次男女主的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关于爱情线的理解,我放到后面的细节分析中展开聊。

      男主基友自驾游那一段戏,承包了全片绝大部分的笑点。

      如果提前放到第二幕,整个剧情的节奏感觉会更加流畅。

      几个配角的戏份虽然不多,但胜在足够鲜活。

      蚓厄、闭门师、黑白猫,碍于电影篇幅,几乎只是抛出了个设定,没有对其进行挖掘。

      尤其是白猫大臣的一生,此前到底经历过什么,我很好奇。

      它这条故事线看完电影再复盘的时候,觉得挺悲剧的。

      聊完第一观影感受,下面就聊一下《铃芽之旅》那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细节。

      2

      先说大家集火最多的一个问题:

      很多观众无法理解铃芽和草太之间突如其来的深情。

      一个仅仅认识了几天的男人,铃芽就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自己去救对方。

      是不是过于幼稚和中二?

      电影最后的反转,其实已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铃芽穿过往门,来到了常世。

      救下了草太,用要石镇压住了蚓厄。

      然后,她在草地上看见了儿时的自己。

      在常世里,时间不再是线性流动,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同时存在。

      铃芽将只有三条腿的椅子交给了过去的自己,并且鼓励她要好好活着,未来依然可期。

      过去的自己,似懂非懂,拿着椅子离开了常世,穿过门,回到了现世。

      整部电影的逻辑在这里形成了闭环。

      电影刚开始铃芽做的梦,观众终于知道了答案。

      自己一直梦到的模糊面孔,不是妈妈,而是未来的自己。

      还有站在一旁的草太。

      这就是为什么长大后的铃芽,第一次遇见草太的时候,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自己小时候在常世里就见过了。

      另外,铃芽的成长经历,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她是一场特大地震灾害的幸存者。

      在这场地震中,她失去了妈妈。

      姨妈心疼铃芽,决定收养她,两人重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这场地震并不是虚构,对应的是日本“311地震”。

      往门出现的地方,在现实中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地震。

      新海诚这一次的设定,不再天马行空,而是从现实出发,温柔重拾那一段日本人的“集体回忆”。

      在电影里,男性角色要么缺席,要么是工具人属性。

      从铃芽的姓氏可以看出,铃芽妈妈是一个单亲母亲。

      铃芽有可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而父亲对于女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父亲可以说是女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接触的男性。

      父亲的一言一行,在女孩的认知里,会成为日后她评判男性的参考。

      很多时候甚至会潜影响女儿将来的择偶标准。

      父亲的缺席,铃芽对男性的认知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草太,可能是铃芽记事后第一个遇到的男性。

      童年记忆,虽然长大之后可能会忘记具体的细节,但它所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而且看得出,那个梦,在铃芽的成长中做过很多次。

      丧母,让铃芽的心丢了一角。

      因为思念有妈妈的过往,她才会不断做同一个梦。

      那么同理,铃芽在梦里,也迷迷糊糊地见过草太很多次。

      而当草太真的走进铃芽的生活后,铃芽自然很容易就会被对方吸引。

      因为似曾相识,所以感到亲切。

      17岁,本来就是一个抑制不住内心骚动的年纪。

      更是会做出很多在成人眼中不可理喻的事情。

      起初,可能对草太,更多的只是好奇。

      铃芽的生活一直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

      17岁的年纪,会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铃芽或许期待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然后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拯救世界的一份子。

      因为经历过地震,失去过亲人,铃芽明白带着思念活下去的人的痛苦。

      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跟随着草太,横跨半个日本,踏上未知的“关门之旅”。

      危机面前,并肩作战,让铃芽和草太之间的情感羁绊不断加强。

      这种情况下,喜欢或者爱上对方,合情合理。

      成年人才会权衡计算利弊。

      17岁的年纪,更多的就是随心而行。

      从《你的名字》到《天气之子》再到《铃芽之旅》,新海诚刻画的依然是少男少女的爱恋。

      而看电影的我们,随着年月的增长,心态也在跟着变化。

      回过头再看学生时代的他们,可能就会觉得幼稚。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在年轻。

      3

      如果你想看新海诚以往作品那种对爱情的描写,那《铃芽之旅》可能真的要让你失望了。

      因为爱情部分,在整部电影里,只能算是边角料。

      比起爱情,新海诚更希望借《铃芽之旅》的故事探讨:

      灾难过后,幸存下来的人,要如何活着。

      往门的设定,就有很强的隐喻。

      门的另一边,代表的是悲伤的过往,是对逝去的美好的无限追忆。

      草太每一次施法,铃芽仿佛都能看到,眼前这片废墟,曾经也是一片繁华的光景。

      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何尝不是也有一道“心门”。

      我们总是很容易推开那道心门,让自己沉溺在过去,不愿面对当下,裹足不前,日渐消沉。

      铃芽在没有离开九州之前,虽然表面看上去十分开朗,其实她的内心是封闭的。

      姨妈对她的爱,让她觉得沉重,喘不过气。

      她宁愿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

      意外认识草太,踏上救世之旅。

      这一路上,铃芽见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善意。

      和女主同岁,花样年华遇上爱情的民宿店千金,谁能不羡慕?

      独自抚养两个小孩,辛苦却乐观开朗的酒吧大姐,谁能不动容?

      大姐那一段有人觉得占比太长,但我自己真的挺喜欢的。

      有可能是自己身份的转变,更明白生活不易,也更明白为了孩子,要更加努力乐观的生活。

      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自己就是天。

      这个天,不能塌。

      所以这一段我自己感触特别深。

      铃芽的这一段关门之旅,其实就是她的自我救赎之旅。

      最后她对过去自己说的那番话,更像是新海诚借角色之口,说给所有灾难后的人们听的。

      一切都会过去,爱依然存在,希望依然存在,我们终将能从黑暗里走出来。

      铃芽最后的关门,不仅是镇压蚓厄,更是关上自己的“心门”。

      4

      最后再聊一下全片最让人心疼的角色:白猫。

      因为长有白色胡须的面孔让人联想到早期的内阁总理大臣,所以被路人取名“大臣”。

      大臣是生下来就是作为要石,还是后来被献祭成要石,我们不得而知。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不属于现世里的生物。

      作为要石,每一百年更换一次位置。

      一百年对于人类来说,起码已经是一代人的更迭。

      但大臣表现出像个孩童一样的性格,是否说明它还处于幼年期?

      同理,黑猫左大臣,体型比大臣大,行事风格比较冷静沉稳,是否说明它比较年长?

      它被拔出来之后,也并没有表现出十分留恋现世,它十分清楚自己作为要石的使命。

      第一时间找到草太爷爷,爷爷更像是个预言家,知道左大臣一定会来一样,还吩咐它协助铃芽完成任务。

      是否说明左大臣和草太家族这样的闭门师,是一种类似《命运之夜》里主人和从者的契约关系呢?

      但大臣就不一样了,因为铃芽让它重见天日,从而把铃芽视作家人。

      一路上它看似邪恶,其实动机很简单,就是想和铃芽在一起,不想回去当要石。

      这不就像《西游记》里各路神仙的坐骑一样,留恋凡间,不愿回天庭做神仙的宠物。

      单纯把大臣理解成反派,有失偏颇。

      如果它真是邪恶的,那应该会百般阻挠铃芽去救草太。

      在听到铃芽对自己表达恨意后,应该会变得歇斯底里,而不是瞬间委屈得像个孩子。

      最后替代铃芽,重新成为要石就说明,大臣这么可爱,它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说到这里,我还有另一个更奔放的脑洞。

      大臣会不会是铃芽妈妈的化身?

      有一个细节,铃芽母亲死于地震,但电影里救援队一直没找到铃芽母亲的遗体。

      那个时候,铃芽刚好穿过了往门,来到常世。

      如果常世是逝者的归宿,那铃芽应该在这里就能看见自己母亲了。

      然而铃芽只看见了未来的自己。

      大臣之所以一直想待在铃芽身边,是母亲想要弥补自己缺席多年的时光。

      她一直放心不下铃芽,觉得女儿从小失去双亲,太可怜。

      所以才会自私地把草太变成要石。

      但最终明确了铃芽的心意,知道铃芽虽然没有自己的陪伴,但仍然成长为一个善良、正直、勇敢的人。

      母亲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于是舍命保护铃芽,重新变回要石,镇压蚓厄。

      用另一种方式,在另一个空间里,继续守护铃芽。

      END

      以上便是我对《铃芽之旅》的一些浅薄的理解。

      电影拍出来,解读权就已经交给了观众。

      分析这种东西,无所谓对错,更没有什么标准答案,重要的是要享受脑洞的过程。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