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还在熟睡的张末被叫醒:“末末,快起来,你爸爸回国了,我们去机场接他。”
她还在迷糊中,已经被母亲快速穿戴整齐。

张末能明显感觉到妈妈今天很特别,她发现妈妈化了妆,脸上带着笑。
她知道那是爸爸张艺谋刚在国外得了奖,妈妈感到高兴。
这几天家中亲友都来拜访,宾客络绎不绝。
电视上播过:“1988年2月23日,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 获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
这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所持的轻蔑与不屑,是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开始。

还有一个月就满5岁的张末被安排去迎接凯旋归来的父亲——张艺谋。
当她拿着花走上飞机旋梯拥抱父亲时,她笑的开心无比。
而张末不知道,就在之后,她无忧无虑的童年即将结束。
她那位叱咤风云的父亲回来后就和母亲提了离婚。
01
青葱少年情窦初开
1950年11月14日,张艺谋生于陕西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张秉钧是当地农林局的办公室主任,母亲张孝友是西安交大二附院一名医生,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从小作为长子的张艺谋被寄予厚望,他的名字是他父亲所取,带着美好期愿,希望他未来有所成就。

但小时候的张艺谋看不出优异,反而是让父母不省心的‘主儿’。
他从小是个“娃娃头”,男孩子都喜欢调皮打架。
他们家三个男娃,身上挂彩是常有的事。
每次张艺谋的两个弟弟受了欺负回来一告状,当大哥的他就组织一群小伙伴。
浩浩荡荡的闯进‘肇事者’家里报仇。
事后他自然免不了一顿教训,但也打出了知名度。
此后张家三兄弟的‘威名’,在方圆十里都很有名。

就这样打打闹闹过完了张艺谋青少年时期。
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了,他们家成了被打击的资本家。
1968年,18岁的张艺谋被下放到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也是在这,他遇到了初中同学肖华。
两人被分到了一个队里劳动,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有个老同学在身边,自然彼此更信赖亲近些。

那时候知青都是住在当地老百姓家中。
幸运的是张艺谋和肖华被分到了一个组,他们被安排到一户老乡家暂住。
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两个年轻人到了农村,一开始自然都不适应。
女孩子爱干净,劳动完的肖华想要洗头,可是借住别人家总是不方便。
作为同学的张艺谋发现后,二话不说就去了厨房生火烧水。
肖华舒舒服服的洗完头后,对这位老同学有了新的看法。
没想到以前爱打架的‘打架王’也有这样细心的一面。

慢慢地隔三差五的‘烧水洗头’就变成了两人的默契。
张艺谋这暖心举动让肖华心里很是感激。
肖华也会回报,那时候的日子艰苦,他们知青在老乡家搭伙吃饭,正是青壮年的张艺谋常常吃不饱,肖华便会将父母寄来的饼干拿给他吃。
一来二去,两人互相帮助,越走越近。

肖华在洗头时,张艺谋会充当‘人工花洒’拿着水瓢帮忙淋水,就这样,水顺着发丝流向了指尖,像沾了蜜流向了肖华的心里。
她除了负责偶尔的‘投喂’,慢慢地还会帮张艺谋洗洗缝缝衣裳。
插队的日子结束后,肖华和张艺谋被分到了不同的厂,两个厂不在一个市,隔着五六十里地。
分开后的他们此时发现,彼此谁也离不开谁了。
两人的关系升级,从同学成为了恋人。
异地恋让两人都备受煎熬,一到休息时,肖华就会背着大包的零食去找张艺谋,帮他洗衣做饭改善伙食。
在男友生病时,她会匆匆赶来,彻夜不眠的照顾。

眼见女儿付出至此,爱女之深肖父很反对二人的恋情。
他曾语重心长的和女儿说:“爸爸是过来人,爱是要相互付出的,你这样对他在以后是会吃苦头的。”
但处在热恋期的女孩儿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谁的话都听不进心里去。
1978年,不顾父亲的反对,肖华答应了张艺谋求婚,两人领了结婚证,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张艺谋在妻子的支持下参加高考,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
毕业后,他被分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师。
1983年,女儿张末出生,为了家人时常能团聚在一起,通过肖华的关系,张艺谋调回西影厂工作。
02
生活美满事业锦上添花
此时有妻有女的张艺谋心无旁骛,全身心的投入了他所爱的电影事业中。

1984年,张艺谋首次担任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就获得了当年中国优秀摄影奖。
1985年,更是凭着在电影《黄土地》中,独特的摄影手法和优秀的技术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他也因此片在摄影界名声大噪。
1986年,张艺谋在影片《大阅兵》中担任摄影师,再次收获嘉奖。
并且从摄影师身份转入演员,出演影片《老井》的男主角孙旺泉,获得了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老井》剧照
一年一部优秀大片精彩问世,彰显着张艺谋出色过人的摄影实力,预示着电影界一个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1987年,在电影界积累了深厚经验的张艺谋,首次执导了电影《红高粱》。
此片获得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也让身为导演的张艺谋跻身国际名导演之流。

为国争光的的张艺谋一行人归国时,受到了国内人民的热烈关注及欢迎,妻子肖华和女儿张末被安排到机场等候接迎。

当机舱门打开,张艺谋走出来时笑着拥抱了女儿,走到妻子面前时,看着笑意盈盈的肖华,只说了一句:“谢谢你。”
面对丈夫的生疏和客套,肖华心里充满疑惑和紧张。
回到家后张艺谋更是有意的疏离冷淡,总是说自己很忙。
忙的从早到晚妻子肖华都见不到他人……
肖华直觉告诉她这其中肯定有事,还不等她找到丈夫询问原因,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这天她拿出张艺谋衣服准备洗时,从兜里发现了一封信,确切的说是一封情书。

写信的人她也不陌生,是丈夫戏里的女主角——巩俐。
信中的内容表明张艺谋瞒着自己,和巩俐已经恋爱在一起了。
当张艺谋回到家后,肖华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哭闹,只是安静的等丈夫一个说法。
眼见事情曝光,张艺谋也没再藏着掖着,直接摊牌明说:“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我们离婚吧。”

听到这句话的肖华愣住了,她没想到他这么狠心,完全不顾十多年的夫妻情分,他们从年少走到现在22年时间。
她陪着他辗转四处,吃多少苦她都不觉得累,默默地做他身后的好妻子,如今等来了这样的结局,真应了父亲当年对自己说过的话。
肖华很不甘心,也考虑到女儿还很小,她不同意离婚。

接连发生的一切让肖华陷入了煎熬,身为女儿的张末虽然还很小,但她常看到妈妈一个人偷偷的流眼泪,也很少看到爸爸回家,她也猜出了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矛盾。
1988年,张艺谋和巩俐合作出演了《古今大战秦俑情》时,两人的恋情被曝光。
张末也从新闻中知道了爸爸已经不爱妈妈,爱上了别的女人。

由于爸爸是名人,学校的很多同学知道了后,都称她是没有爸爸的孩子。
年幼的张末也因此恨上了父亲,也恨上了拆散自己家庭的巩俐。
1990年,张艺谋和肖华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女儿张末跟着母亲生活。

03
抛弃妻女恋情惹争议
离婚后的张艺谋正大光明的和巩俐走到了一起,两人先后合作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优秀作品。
一个人导,一个人演,两人互相成就,互相走向事业的顶峰。
收获名利的张艺谋和巩俐一直没有步入婚姻,有人说这是因为张艺谋考虑到女儿的缘故,才迟迟不娶巩俐。
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在1995年,两人合作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后,便结束了长达8年让人非议的恋情。

眼见父亲和巩俐分开,张末以为父母还能再走到一起,便努力撮合起了他们。
她会在开家长会时,让父母一起参加,让他们多见面,还会给父母准备礼物声称是对方为他们准备的。
不想张末努力至此,还是没等到父亲张艺谋的回心转意。
张艺谋看出了女儿的用意,直接说:“我和你妈妈是不会在一起了,但是我们依然和以前一样爱你。”
希望破灭的张末很受打击,向家里提出出国留学的想法。
作为母亲的肖华自然不想女儿离开自己,但是架不住女儿的“叛逆”,无奈只得同意。

1999年,16岁的张末只身一人前往美国,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
她在国外求学期间,父亲也常常来学校看她,陪她吃饭购物关心她学业,偶尔也会和她聊聊以后。
父女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
大概是血脉传承,大学毕业的张末也想从事电影方面的工作,萌发了学习电影制作的念头。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为了促成此事,深觉亏欠女儿太多的张艺谋找到了好友李安。
最后经过李安的推荐,张末进入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攻读编剧导演专业。

正在国外苦学的张末从家中家中长辈那里听说了父亲要再婚的消息,并且新结婚对象的陈婷,她的年纪只比自己大两岁。
这让她一时间很难接受,打电话质问父亲,得到的回应只是无声的叹息。
张末与父亲张艺谋的关系再降至冰点,之后写了《我的父亲母亲》一书,书里表达了自己成长中因父母破碎的婚姻所受到的伤害,犀利的指出父亲出轨等事实。
张末用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之后更做了一件大胆叛逆的事儿。

04
大展身手虎父无犬女
2006年,从学校毕业之后的张末,不顾父亲反对,很快和外籍男友托维结婚。
谁知婚后的张末并不幸福,丈夫托维不仅对自己家暴,还打着名导演张艺谋女婿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拉投资。
听到消息后的张艺谋第一时间赶到国外女儿面前,看到憔悴不堪的女儿,心疼说:“有爸爸在,一切都别怕。”
听到这话的张末哭的像个小孩儿,她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当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父亲都是这样安慰她。
这么多年,她依然还是父亲疼爱保护的小姑娘。
这一刻横在她和父亲之间的冰山正在融化……

之后,回国后的张末跟随父亲张艺谋进入电影圈。
她先后在《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中担任剪辑师,字幕师,副导演。
有人说张末是“背靠大树好乘凉”,顶着张艺谋的巨人光辉走入大众视线,她本人的能力不得而知。
还有人说她的实力根本承不起现在的盛名。
流言蜚语张末不予理会,只专注于电影,在实践中不断历练打磨自己。

2016年,张末带着自编自导的电影《28岁未成年》与大家见面。
电影题材属于奇幻爱情喜剧,用女主角的视角,展现不同的爱情态度收获不一样的结局,解释当下年轻人的感情生活,引发深思。
想法新奇,拍摄角度前卫,可以看出接受东西方文化的张末想要多角度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理解,诚意满满。
她也荣获第十届中国银幕风云榜”年度新人导演奖及长春电影节最佳处女座奖。

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张末,感情也迎来了春天。
回国不久的张末在一次活动晚宴上,她认识了来自瑞士的孟丹青。
孟丹青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故而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
两人一见如旧,相谈甚欢,谈起了恋爱,交往多年张末迟迟不肯步入婚姻。
这让求婚多次的男友孟丹青着急,也让张末的亲友疑惑,于是多次游说,询问原因。
最后才知是张末恐惧婚姻,她渴望家庭,但她害怕再受伤害。

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母亲的遭遇,一直是她里的一个坎儿。
知道女儿的顾虑后,张艺谋找到两人谈了话。
她私下对张末说:“我找人多方打听过了,这是个靠谱儿的人,你们也交往多年该往前走一步了,不要担心太多,不管发生了什么,记住你身后都有爸爸在。”
语重心长的话语,伟大深沉的父爱,让张末大胆向前,走向了她的幸福。

女儿出嫁这一天,母亲肖华很开心,见到前夫张艺谋也很坦然。
她曾在《往事悠悠》一书中写到,她与张艺谋从青梅竹马的同学到吃苦患难的夫妻,相知相许22年,这样情分奈何抵不了一场皱起的风暴。

书的最后可以看出肖华将那段伤痛早已放下,她也释怀了。
只是多年来,她仍然独身一人。

2021年,父女合作拍摄的电影《狙击手》上映,让我们看到张末的进步很大。
首映会时,张艺谋带着一家人盛装出席,张末和弟弟妹妹还有“后妈”陈婷在一起拍照时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昭示着和解。
她是和解了,与自己的内心,也与过去的伤害。
我们也祝福这个女孩越来越好。

人们常说,一个人出现另一个人生命中,时机很重要。
纵观张艺谋的几段感情生活,与他吃苦经历磨难的是原配肖华,陪他攀登事业顶峰的是巩俐,分享他胜利果实的是现任妻子陈婷。
有的人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
这真应了那句,“待你功成名就,许谁花前月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末: 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中长大, 如今父亲张艺谋成她坚强的后盾》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