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拿下上半年第一, 排片却在下降, 观众: 别让中国电影再留下遗憾了

时间:2023-04-05 01:00:45阅读:6
任何一个经历过电视时代的人,都会对《走近科学》栏目记忆犹新。如果这只是一档简单的科普节目,它或许只会沦为半夜里寂寞的背景音。但一档遵从“悬疑-惊悚-科普-搞笑”路线的节目,就必定会成为那个时代吃瓜群众

      任何一个经历过电视时代的人,都会对走近科学栏目记忆犹新。

      如果这只是一档简单的科普节目,它或许只会沦为半夜里寂寞的背景音。

      但一档遵从“悬疑-惊悚-科普-搞笑”路线的节目,就必定会成为那个时代吃瓜群众们的快乐源泉。

      比如著名的《谁在背我飞行》一期。

      当事人黄延秋声称自己多次被两位神秘人背着飞行,一夜之间抵达千里之外的上海。

      节目组还对村里人、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了轮番采访。

      结果,在忙活了整整三期之后,节目对这一重大事件给出了结论——

      之前都是黄延秋自己梦游去的,剩下添油加醋的部分,均属他的个人想象力。

      后来,大家慢慢开始意识到。

      《走近科学》每次噱头都很足。

      可到了真相揭开时刻,要么是乌龙,要么是当事人幻想。

      于是,2019年9月30日,《走近科学》停播

      不过停播消失‬3年后,2023年4月1日,一部电影版《走近科学》,却悄然上映了——

      宇宙探索编辑部》

      01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90后青年导演孔大山的首部剧情长片(以下简称《宇宙》)。

      本片之前,导演曾凭借一部充满幽默意味的9分钟短片《法制未来时》(2015)受到广泛关注。

      短片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即警方针对“文艺片乏味闷死人事故”,所展开的调查与抓捕。

      由此,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孔大山,身上天然存在着两种东西。

      一是作为学院派对于文艺片知识的扎实掌握;

      二是作为网生代对当下电影商业气息和数字逻辑的熟稔。

      文艺与商业这两个看似相对立的特点,就像两条并行的线一样,充斥在孔大山的创作中,自然也成为了《宇宙》最明显的特点。

      作为从电影节上走出来的作品,《宇宙》自然有其文艺之处。

      比如本片的剧本就很有意思

      唐志军,一枚资深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深耕。

      三十年来日复一日接受宇宙信号,坚信外星人存在。

      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自担任科幻杂志《宇宙探索》主编以来,唐老师一步步让杂志走下坡路

      说是办杂志,但办公室里却穷得连暖气费也交不起。

      没钱了怎么办?

      就让唐老师去把他那件盗版宇航服拿出来穿上,兢兢业业拉赞助。

      但钱难挣啊。

      唐老师在一次拉赞助的过程中,卡在了宇航服里出不来,差点憋死。

      从救护车到消防员都来了一遍。

      可这番兴师动众,尊严全无,最后只换来了一个果篮的赞助物资。

      这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很符合我们刻板印象中知识分子的特点:

      固执、物欲低、金钱概念模糊、穿着朴素但干净、情商低……

      总之就是不食人间烟火。

      而在他身边的,则是一位非常现实和不文艺的同事秦彩蓉

      秦大姐的形象我们也很熟悉。

      刀子嘴豆腐心,该躺平躺平,该发疯发疯,强悍勇猛,精明但又善良。

      杂志能混到现在还没倒闭,一大半都是秦大姐的功劳。

      某一天唐老师回家时,发现家里一台常年飘着雪花的电视,突然……黑掉了。

      在他看来,电视的雪花点,可不是普通的雪花点。

      而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当这些雪花点突然消失,那么一定是宇宙外星文明发送了“强烈”信号,导致信号过载。

      而接下来的事情更加浑然天成。

      唐老师一看电视黑了,很激动,立马打电话给一个人,让对方赶紧去NASA官网查查今天有什么大事件。

      一查可了不得了。

      还真的天有异象,而这异象正好与电视黑了的时间相符合。

      与此同时,网上还说,有一个叫鸟烧窝的村庄里,一尊石狮子嘴里的石珠子突然消失了。

      而拿走珠子的,就是一个发光的小人。

      看着这严丝合缝的逻辑,卡得严严实实。

      唐老师一刻不敢耽误,直接就带着秦大姐和青年那日苏,踏上了寻找外星人之旅。

      02

      影片的主体部分,就是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唐老师一行人去川渝地区寻找外星人的过程。

      电影的英文名是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

      而这种化用西游记寓言色彩的意图,在片子中也非常明显。

      唐老师,自然是唐僧了,啰啰嗦嗦不近人情执著无比。

      唐老师的好朋友,青年那日苏是沙僧,他老是背着行李,任劳任怨。

      秦大姐呢,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抱怨哭诉责备,但依旧努力支持唐老师的行为。

      有点猪八戒的意思。

      后面加进来的“志愿者”少女晓晓,则是白龙马

      那位头顶着铁锅,发现发光小人的孙一通,就是孙悟空

      《西游记》的故事我们很熟悉,即一行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不同于影视作品凸显的伟光正色彩,原著本身实际上是一部讽刺小说。

      但《宇宙》这部科幻版《西游记》,去掉了讽刺色彩,保留了想象力与幽默,这也是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之一。

      片中对于川渝地区农民的反映很真实自然,笑点丰富。

      比如片中那个说自己家有外星人遗体的村民表示:

      “需要遇到能够给520块钱看一眼外星人的有缘人,才能打开冰箱。”

      这个情节实际上来自于真实事件。

      一山东男子声称自己捕获了一名外星人,还将其藏在冰柜里,结果记者到了,发现那只是硅胶玩具。

      最后,这名男子因为造谣,受到了一定处罚。

      在所有的表演中,演员艾丽娅所呈现出的秦大姐,无疑是《宇宙》中最美好的形象。

      人们活在世上,极少有人像唐老师,像堂吉诃德。

      绝大部分这样的人,也都是被杜撰出来满足幻想的。

      也少有人像那日苏,不为钱不为名,就跟着唐老师到处跑,被他半夜使唤查资料,还动不动喝酒醉倒。

      即便是志愿者晓晓这样的也是少数。

      谁能在自己背包被烧掉之后,还能淡定添柴说这样更暖和呢?

      就更别提仿佛天外来客的孙一通了,他就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吐槽功力十级的秦大姐不同。

      作为电影中唯一的现实主义者,她一方面需要在过去三十年拉扯着杂志社,另一方面又得一次次跟着唐老师往外跑。

      她何尝不知道一开始的什么闪光小人,很有可能就是科技合成。

      那个花了520才能看到的硅胶外星人,就是对人智商的侮辱。

      而拿着什么探测器,漫山遍野地跑,无疑是脑子抽风。

      更别提在大山里出公差,一出就是40多天了……

      但她还是一次次跟着老唐出来了。

      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看到那种热爱,那种坚持和纯粹。

      钱很重要,但很多时候,眼里带着光,去追逐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很美好。

      但出于性格原因,遇到荒诞的事情,她还是没能忍住吐槽。

      就像跟随影片情节自带的实时弹幕,简直就是观众的嘴替。

      所以,秦大姐显得那么活灵活现,立体丰满,在现实与幻想之中来回穿梭。

      03

      虽然影片目前豆瓣评分从8.7略微下滑到了8.4,但整体口碑依然过硬。

      基本上坐稳了2023上半年,国产最佳影片

      《宇宙》到现在能够维持高口碑,自然少不了上面那些优点。

      但这些并不代表这部电影完美无缺。

      相反,导演孔大山本身的风格和特质,使得这部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部混乱之作

      渴望超脱世俗,却又过于沉重,最终跌落在地。

      我们在之前提到,孔大山的特点,是他能融合学院派的文艺和网生代的商业。

      学院派的表现,从导演的自述以及相关采访中,可以鲜明感受到。

      比如他最喜欢的导演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和罗伊·安德森。

      他们的电影在剧本上往往没有那么多情节,而是靠镜头和场面调度讲故事。

      这也导致他们在观众欢迎度上,非常一般。

      孔大山自述中也说:

      “我想拍某部电影的起点从来都不是‘故事’,吸引我的都是一个情境,甚至一段音乐,为了把这个音乐或情境呈现出来,再去反推一个故事。”

      这种学院派的思维模式,就使得这部电影其实在故事上,表现出了一定虚弱。

      而为了实现商业上的价值,影片的逻辑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的思维逻辑。

      即拼贴热点和狗智主义。

      外星人、民科、抑郁症、西游记、科幻、现实主义、荒诞……

      这一切话题都被融合在一起,最后哪一项都没能够真正完成。

      它甚至无法讲述出一个风格整一的故事。

      影片的前半段节奏掌握得很好,后半段逐渐开始走向混乱与崩坏。

      观影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电影没那么好看了。

      影片一直试图在荒诞中插入现实的因素。

      最后解密部分,将核心叙事逻辑归因于,唐老师是因为女儿抑郁症去世才去进行这次探索。

      呈现出了一种人文色彩。

      但真正的堂吉诃德,真正的疯子,他们的疯癫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毫无理由的纯粹发疯。

      但凡他们有丝毫理智存在,都不可能走到最后的地步。

      说白了,孔大山作为青年导演,还没达到完全依靠镜头和调度去讲述片子的深度

      最终导致,影片没有能够像《西游记》那样讽刺,也没有能够像考里斯马基或是安德森那样荒诞,说是软科幻但又缺乏对科幻的真正阐述。

      总而言之,《宇宙》的出现,毋庸置疑,对华语影坛具有很大的意义。

      当郭帆带着《流浪地球》系列,将国产科幻片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时。

      他选中的这一位导演,也打开了国产科幻片的另一扇大门,仿佛重现了上世纪90年代国产科幻片的辉煌。

      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对此信心倍增。

      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部高口碑佳作,却在市场上遇冷。

      首日排片只有7.7%,仅位居当日第6。

      上映4天,排片更是逐日下降,如今总票房也只有2000万。

      期待这样的国产好片,能够得到更多绽放的机会。

      别让中国电影,再留下遗憾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拿下上半年第一, 排片却在下降, 观众: 别让中国电影再留下遗憾了》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