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中篇小说,是张导的代表作之一,并且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是中国电影所获得的最高国际荣誉。影片通过讲述“我奶奶”的故事,但折射出中国农村,甚至是整个社会在当时的现状,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歌颂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整部影片看下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中国的各种民俗,相信在国际电影节中,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的民俗及传统文化也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红色是整部影片的总基调,这不仅紧扣主题,更反映了中国的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和谐,象征着喜庆,象征着力量。这是一种革命的颜色,它催人奋进,使生命充满激情与斗志。在电影的结尾,荧屏上充斥着大红,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

这既是夕阳的作用,更是这些抗战的英雄的鲜血的象征!在抗日战争的大环境中,这些充满斗志的百姓,为了给同胞报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折射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面对恶势力的不屈与顽强!
电影中的关于结婚的民俗也提到了不少。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新娘的着装,一身的红色象征着喜庆,而且在酷热的夏天依旧穿的是棉袄棉裤,这也是有说法的:出嫁时穿得厚实,以后的生活也能过得厚实。

其次就是一些有特色的发饰,和红红的盖头,新娘一般都会在头上别着红花,戴上手镯耳坠等寓意着吉祥富贵。红盖头既代表着喜庆,同时也表现出新娘普遍会有的娇羞的心理。
“坐轿不能哭,哭轿、出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是新娘上轿前定会有人嘱咐的,体现出人们对这些传统习俗的重视与敬重。再有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轿子。轿子的装饰一般都很有讲究,一般女子出嫁只有四人抬轿,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壮汉前后各两个抬着花轿。

抬花轿也有一些风俗习惯,比如电影中出现的“颠轿”,据说这是山东的习俗,轿夫在途中要“折腾”新娘子,一般方法便是轿夫一边喊着响亮而又通俗的号子,一边脚上按照规律踏步,使轿子左右摇摆。
最后,“回门”也是中国的传统结婚习俗,而且在许多地方仍然流传至今。回门是指出嫁后的第三天,娘家要来人把新娘接回家,通常是家里的父亲或者是哥哥。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娘回门,新郎家给了一头大黑驴子作为彩礼。在现代社会,彩礼也一直存在,并且在现实中还有许多因为彩礼引起的纠纷。在电影中,“我奶奶”与“李大头”的婚姻正是在彩礼的诱惑下产生的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
电影中的另一亮点就是“酿酒”。我们可以看出,“我罗汉爷爷”在酿出新酒后便会和那些酿酒的伙计先去“祭新酒”,要举杯敬酒神,唱神酒曲。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出他们对劳动的珍惜以及对神明的崇敬,对收获的喜悦。

总之,我们可以在整部影片中找出许多中国的传统民俗,这些习俗把中国人民的勤劳、热情、勇敢、坚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祁静文 : 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中的民俗赏析 | 张艺谋研究》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