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几乎每个小孩都看过或听过《鸡皮疙瘩》小说,这是美国作家创作的一系列以青少年为主角和阅读对象的奇幻恐怖故事,从1992年至2015年共出版180本,看起来还会一直出下去,同时也翻译成多国语言,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儿童或青少年读物,全世界卖出好几亿本,也曾经被翻拍成电视影集,而2015年和2018年的两部《怪物游戏》电影,就是改编自这套系列小说,男主角杰克布莱克在片中饰演的作家,就是作者本人,而这整套故事充满万圣节的捣蛋气息,成为历久弥新的主要因素。

《鸡皮疙瘩》系列小说有两个特色,其中一个特色是脑洞开很大,有些故事里面有恶灵,有些故事里面有怪物,有些故事里面甚至还有外星人,但无论书中主角遇到什么怪事,最后通常都是有惊无险,但也会从这个过程当中学到教训,所以表面上是恐怖故事,实际上是青少年成长故事,而另一个特色就是这个系列的每本小说内容,或许会有部分的相互呼应之处,但每一本的故事都是各自独立,所以如果你在图书馆或书店随便拿起其中一集,都可以轻松翻阅,一看就懂,改编成电影之后,也延续以上两大特色,以奇想和成长为主题。

美国的惊悚奇幻故事,无论是史蒂芬金还是《怪奇物语》,或者是这次提到的《怪物游戏》,都是以小镇文化当成故事主轴,美国有很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偏远小镇,因为距离城市太远,形成一种封闭的氛围,也彷彿是一种遗世独立的特殊存在,就算小镇里面发生什么事,外界也很难知道,所以有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当然也是这种奇幻故事最好的舞台。

这两集的《怪物游戏》虽然有很多恐怖元素,但既然是喜剧大咖杰克布莱克领军,当然加入大量的喜剧氛围,基本上算是老少咸宜而且无害的家庭电影,怪物大闹小镇的奇幻画面,本身就象是一场万圣节派对,尤其是第二集《怪物游戏2:妖兽赞》甚至直接用万圣节当成故事背景,让这群鬼怪的出现有了一个更合理的动机。

当然,如果青少年故事出现恐怖元素,一定会有保守派家长团体,用一种张牙舞爪的姿态,试图批判或阻止,《鸡皮疙瘩》小说的命运就和《哈利波特》一样,被很多保守派校园列为禁书,而做出这些决策的大人通常都有过于严肃、缺乏想象力、只看到表面,无法体会故事含意的问题存在,甚至容易用极端的方式,对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思产生扭曲或误读,而同样的一批人近几年对万圣节也很不友善,据说美国有些地方的大人主张小朋友的扮装活动不能拿武器,以免鼓吹暴力,所以出现一堆被禁止拿槌子的雷神索尔、被禁止拿盾牌的美国队长、被禁止拿枪的西部英雄,堪称一大灾难,令人啼笑皆非。

在严肃主义当道、想象力被打压、有趣的事情总是被禁止的时代里面,我们其实更需要《怪物游戏》这类的电影,甚至更需要像万圣节这种好玩的节日,那些群魔乱舞的画面不是在歌颂魔鬼,也不是在鼓吹暴力,而是以创意为根基,相信世界上有无限可能,并且在冒险故事当中体会是非善恶。万圣节可以从远古时代人人惧怕的鬼节,演变成如今欢欣鼓舞、各出奇招的派对时光,就是因为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开阔的心胸,把所有的事情都转向好的一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影评: 《怪物游戏》演出万圣节的意义》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