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金像奖到底承载着什么……

时间:2023-04-17 17:01:41阅读:3
时隔3年,这一次再见,可以说是好久不见。4月16日,第41届的金像奖,在夕阳徐徐落下的维港,又一次铺上了红地毯,还请来了许多面熟的老朋友。几乎是来了香港电影界的半壁江山——杨紫琼,刚刚拿完奥斯卡,此时

      时隔3年,这一次再见,可以说是好久不见。

      4月16日,第41届的金像奖,在夕阳徐徐落下的维港,又一次铺上了红地毯,还请来了许多面熟的老朋友。

      几乎是来了香港电影界的半壁江山——

      杨紫琼,刚刚拿完奥斯卡,此时又来到了金像奖的地毯上,为我们颁发最佳新人奖。

      对于如今拿下小金人的杨紫琼来说,回望自己的1986年,由《皇家师姐》拿下第一个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奖,也是她电影事业的开始。

      许鞍华与刘德华,手挽手走上红毯,已经在后台,开始讨论何时能开拍刘德华的纪录片了。

      刘德华还说,疫情三年之后,还得减了肥再出来。

      在准备走红毯时,慌慌张张给记者比了括号——( )。

      不过,没关系,在后台候场的刘青云。

      还给我们比了一个——蛋。

      来了不少熟悉“星面孔”,洪金宝、尔冬升、刘青云、吴镇宇、韦家辉、古天乐、郑秀文、梁咏琪、古巨基、莫文蔚,行业内的,行业外的,能来的都来了;还有不少新面孔,王丹妮、林明祯、麦沛东、杨伟伦、姜涛、柳应廷......等等。

      长江前浪,期待后辈的迭代。

      后浪,更是以无所畏惧的方式从向前方。

      望着着人声鼎沸、群星璀璨的时刻。

      Sir突然觉得,三年疫情期间已经停止的时钟,才此时,终于“咔哒”一声,走出了第一格。

      今年提名的电影,可以说是“港味十足”,《明日战记》,够“搏”,主打港片“新科技”;《神探大战》,够“杂”,由发生在香港的各大“奇案”串联而成;《正义回廊》,够“深”,依旧是走《踏血寻梅》的方式,用真实事件去探索人性;《窄路微尘》,够“低”,与前年11提0中的《浊水漂流》相比,依旧是用社会底层人物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港片是又回来了?

      还是它走上了另一条新的道路,开始弯道超车?

      别急。

      Sir现在就给你递上一手热辣现场。

      01、等待张扬的新人

      金像奖近年完全不吝惜给新人鼓励。

      去年,王丹妮以《梅艳芳》一角,获得最佳新演员,当时就泪洒金像奖现场。

      同为这一届里,33岁,出生于湖南衡阳的刘雅瑟又以《智齿》,成为这一年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她的获奖感言是:“感谢香港电影给我这个机会,我觉得电影给了我一束光。”

      而今年,新人更是以雨后春笋般,势如破竹。

      最佳新晋导演,毫无意外地来到了何爵天的手里,之前,Sir也介绍了他的《正义回廊》。

      当他听到自己获奖时,两手张开,像是一个孩子一般跑上了舞台,掏出了一张自己最新电影《死尸死时四十四》的电影票,后面“鸡贼地”写着自己感谢词。

      在他最后磕磕巴巴,紧紧张张地讲完,特别感谢了《正义回廊》的监制翁子光,“如果没有翁子光,就没我站在这里。”

      可以说,翁子光将自己曾经的勇气与荣光,转交到了下一位导演的手里。

      在当初刚开始预备拍摄《正义回廊》时,资金紧张,在周围找不到投资方的情况下,最后翁子光连买房的钱都投了进去——本来可以不用再睡在我父母那套‘居者有其屋’里的上下铺,也好让无儿无女的我老去后有地方落脚,然而这笔钱终于都用在了《正义回廊》身上。

      当这部电影在票房过千万之后,翁子光在社交媒体上发文——

      “我们靠口碑打了一场逆转胜仗,周六晚我看了票房数字,默默坐在我家里的双架床,流下了眼泪,老怀安慰。

      在翁子光与何爵天的身上,还是能看到一种港片时期前辈带后辈的一种精神,当翁子光在为自己的第一部《踏血寻梅》寻找投资时,他就说过,“感觉如过街老鼠一般。”

      似乎,在何爵天身上,他又一次看到了曾经那个执拗的、执着地想拍一部电影的自己。

      而正如今晚的选择,证明了翁子光的眼光着实犀利。

      今晚的最佳男主角的角逐里,杨伟伦、麦沛东就占了五位提名中的两位。

      虽然,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就连吴镇宇都笑着开玩笑,我们电影还好有你们这几个叫不上名字的人,才不会“青黄不接”。

      这两位演员以话剧出身,可以说能用舞台经验,走到现在,也算是已经能证明自己足够的实力了。

      02、依旧勤奋的前浪

      去年40届的香港金像奖,是“金像四十,不惑如初”。

      再观,前三年的香港金像奖获奖电影,Sir说过了是港片已老,已成颓败之态。

      但,在这一两年里,我们还是看着它,用尽一切可能再跳得远些、高些。

      《神探大战》就是前浪的自救与突破。

      虽然已经不再是“银河映画”的年代了,可在现场的韦家辉与他的编剧团队们,还是玩“飞纸仔”——

      演员们到拍戏现场,才拿到当天要拍的剧本。

      在编剧们站在领奖台上,捧着最佳剧本的奖杯时,说:“刘青云真的是个魔鬼,他在现场看着我们写剧本,接着,就可以把十几行的对白背好。”

      刘青云,足够努力了。

      58岁的刘青云又是跳激流,又是吊威亚拍绿幕,“我以前从来都没有试过这个玩意儿”,折腾是折腾,但,还好效果是真不错。

      所以,今年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韦家辉,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也尽最大努力了。

      带着摄制团队专门去香港人流量最大的庙街开拍,不单单是跳上跳下,还得在这么逼仄的地方,放烟雾大、做大爆炸。

      所以,这一次也是他拿到了最佳导演。

      成功了。

      新的,不单单是题材,还得走“新”戏路。

      今晚的“最佳男配”奖项的提名里,后辈有林海峰、张继聪、陈湛文,但,唯独让前辈许冠文,捧走了这一奖项。

      他在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时,也聊了聊自己被翁子光请去出演《风再起时》李子超这一角色时,犹豫了。第一次不是搞笑的角色,我行吗?而且,还要一个镜头里,一口气说十分钟英文。

      作为喜剧笑匠出身的他也说,“十分钟,一个笑声都没有我不习惯。”

      怀着忐忑,终于拍完了自己镜头,他问副导,导演有没有笑啊?副导说,没有,但恭喜你,他正在哭。

      已经82岁的他,还是激动地握着奖杯说:“我对这个年纪的演员有一个建议,只要你敢去试新的东西,什么奇迹都会发生。”

      做新的,让前辈们时不时焦头烂额,但,也“逼”出了新东西。

      还有,《明日战记》。

      53岁的古天乐准备拍香港电影的机甲片,但特效制作到了一般,由于市场回暖,价格也该回复正常水准了。

      但这却导致了《明日战记》成本的增加,不断不断地增加。

      焦虑吧,那也没办法啊,Sir还记得,他坐在对面,对Sir说出的那句——“能怎么办,自杀咩?”

      可惜,这部投资了4.5亿的电影,还是亏惨了。

      但,今晚捧回了最佳视觉效果奖,也算是对古仔的一次真挚的安慰吧。

      前浪在洪流中,不停地找寻着自己的出路。

      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他们的焦虑与选择——

      陈可辛远赴韩国建立了自己的新公司Changin’ Pictures,开始已经确定了制作韩国、泰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五个地区的剧集项目。

      除了陈可辛导演,章子怡主演的《酱园弄杀夫案》,还有甄子丹主演、制片的奇幻动作剧《败北之人,隐藏大师》,香港恐怖片《见鬼》的后续新作。

      前浪,不会服输。

      只有不停涌动,才能将这潮水带活。

      03:脱茧而出

      今年,终于让郑秀文拿到了最佳女主角。

      走到台上时,她抱着刘德华哭了。

      陪跑十年,她终于拿到了“影后”。

      郑秀文站在台上时,她哭着说道:“我一直觉得是遥不可及,却又一步之遥......我想最多的,不是什么时候拿到这个奖,或是怎么拿到这个奖。

      而是,我怎么样才能进步,才能有一个提升和蜕变。

      看到郑秀文那么开心,真的有点眼湿湿,尤其是她喊着:“我终于拿到了这个奖!我终于不用陪跑了!”

      这十年的努力,她终于又了回报。

      △作为杜琪峰的爱将,郑秀文陪跑金像奖的十年,也是杜琪峰“不忿”的十年

      其实给她奖并不是真的完全看她陪跑这么多年,也不是真的给杜琪峰面子。

      而是她终于有了属于女性的故事。

      你就看预告片里,她出现的这一个镜头——

      一手拉着推车,两条腿外八向前走,此时的她,俨然从一个港女角色的“常驻嘉宾”,蜕变成了以肢体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的演员。

      在《流水落花》里,她就算是坐在阳台,吹着风,吃着蛋糕,看似惬意。

      但,又有着一丝生活的疲态。

      今年的郑秀文,拿到了最佳电影歌曲奖,刘德华说,我没有什么跟你说,但想说,我爱你。

      其实,看着今晚最佳女主角的其他几个竞争者,也都与之前的港片里的女人不一样了。

      以前港片里的女人,要不是大哥的女人,要不是自强的女人,但,现在,已经是有新一批创作者,为“女人”放入更多不一样的特质与灵魂。

      如,《灯火阑珊》里的张艾嘉。

      借着她的目光,看尽香港几十年的繁华与暗淡。

      《窄路微尘》里的单亲妈妈,袁澧林。

      虽然,在一道道窄门里,她将低暗的人生一步步走向了光明。

      而今年的最佳电影,也还是由“女性”为主角。

      不过,是由一部《给十九岁的我》的纪录片拿走。

      导演张婉婷花了近10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了六位女孩子的成长经历与个人故事。

      在电影上映前,却出现了一件大事,里面被记录的女学生里接受采访,指责学校与制片漠视自己不愿公开上映的要求,并且在电影里还使用了一些用过偷拍而获得的素材与内容。

      在2月2日宣布上映,却在2月6号撤映,也就只有短短4天的“生命周期”。

      也许是因为这件事,从9.1的评分,掉到了现在的8.5分。

      但,剧组在手捧奖杯后,说:“纪录片导演要继续勇敢拍片,拍了再说,剪了再说,上了再说。”

      Sir对此还在懵逼中,暂时不做评价。

      04、脱靶的英雄

      这里英雄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曾在光影之路上引领后辈的那些高大背影。

      近年我们吐槽金像奖大多是一种论调:老。

      不仅是年龄的老,也是形式的陈旧。

      今年当然也能看到不少“老人”的名字,但比例确实在减少。

      女性上面说过,现在看看这帮大叔:刘青云、韦家辉、许冠文、黄秋生……

      这些人里,Sir这届金像奖印象最深的两句话。

      一句来自刘青云的采访:

      我怕的不是没有好剧本,而是没戏拍,是不能再做演员。

      一句是许冠文的获奖感言:

      他们找我演《风再起时》的时候我好怕,这不是笑片(喜剧)啊!

      是的,面对衰老的方式无非是珍惜。

      或者改变。

      其实不只是香港电影。

      告别,早已成为当下全球电影圈的主旋律。

      前两天戛纳电影节公布片单,其中包括北野武新片《》,北野武说过自己“会像拍最后一部电影一样拍它”。

      近期宣布自己告别作的导演,包括但不限于:昆汀、肯·洛奇、伊斯特伍德……

      电影正在发生巨变。

      而香港电影面临多年人才流失,市场萎缩,以及大环境的许多不确定,似乎也比我们更懂得如何与必然的消逝和解。

      第二种英雄,是香港电影刻在基因里的特指。

      “底层童话”。

      香港电影永远拍不腻平民英雄,从周星驰,到吴宇森,再到刘伟强。

      从功夫梦,到枪火梦,再到冷兵器的街头大佬梦。

      可这种造梦的方向似乎也在动摇。

      香港电影里,英雄反抗的对象无非两个:暴力与制度。

      所以他们有的抄起武器,战无不胜。

      有的从制度内部进攻,彰显朴素的公义。

      前者,早已随着银河印象的沉寂而被封存在7年前那座“风满楼”。

      后者,则在今年复兴。

      两部风头正劲的新片《正义回廊》《毒舌律师》,都在反思或推崇着香港的司法制度,主线也同样是失意者的逆袭。

      但你看两部电影的结局——

      《毒舌律师》,黄子华靠一句情绪拉满的“穷人含卵”打赢了官司,然后回到昔日的法官座位。

      看到曾经自己刻下的“天冇眼”,变成了“天有眼”。

      怒吗?

      怒。

      痛吗?痛。

      可这些痛与怒指向何方?

      甚至连导演自己似乎都不知道,于是故事只能将所有的愤懑投向那个极恶的精英阶层,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童话无法复制。

      这样含糊的结尾,就像童话里的前半句,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后,便没有了然后。

      《正义回廊》,是一个变态杀人魔进了监狱,另一个“杀人魔”通过法律灰色地带逃过惩罚,却也永远被怀疑与自责缠绕。

      不知道为什么有罪,也不知道为何宽恕,在无奈中不可避免地下坠。

      真相与正义无法过问。

      曾经的逆袭梦,徒留彻底的苦闷和无解。

      最直接的对比,还是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

      包龙星告御状成功后。

      拿起皇上留下的龙内裤一闻,此时突然来报——

      “皇上驾崩!”

      怎么死的?

      “花柳”。

      众人一哄而散,影片结束。

      这是香港电影曾经对英雄的态度:成就英雄,同时永远警惕任何形式的权威。

      而如今。

      香港电影仍然需要英雄,却难在找到反抗的靶子。

      05、结语

      如果说金像奖是对香港电影行业内部,一年一度的复盘与嘉奖。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它的影响力必然是在降低。

      于我们。

      过去一年提起香港电影,大概离不开三个名字。

      许鞍华。

      在一段自我反省中,因为一句“汤唯的表演不对”,被断章取义成对汤唯的攻击,引起轩然大波。

      陈可辛。

      宣布成立泛亚洲制片公司,以亚洲故事,目标对准全球市场,被网友理解为“跑”。

      黄子华。

      两部新片,不同程度打破香港本土票房纪录,甚至超越周星驰,在疫情时期后迅速“振兴”香港电影市场。

      这些故事背后,似乎都离不开一个主题:

      生存。

      曾经准确的直觉,为何突然失灵?曾经被视为蓝海的市场,为何不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曾经紧密的人情味,为何日渐疏离?

      这些问题,其实也一度在我们头上飘荡。

      香港电影人并没有回避。

      而是或通过作品,或通过反思,或通过策略,试图绕过宏大的困境,解决具体的问题。

      这或许就是香港电影草根的直觉。

      最后,就像郑秀文的获奖感言说的。

      她曾被电影圈打上各种标签:

      歌手、喜剧演员、花瓶……

      于是也曾对获奖怀着一种扭曲的心态:好像遥不可及,又好像一步之遥。

      最后她怎么做?

      等待。

      等待一个适合自己的剧本,角色,且等待一个更从容的心境与状态。

      而当她拿到那座期待已久的奖杯。

      所有一切都不再重要。

      许多人说,香港电影终于成全了郑秀文。

      但在Sir看。

      正是一个又一个“不愿离开”的郑秀文们,一次又一次地成全了香港电影。

      41届香港金像奖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新人奖:林诺 《白日青春

      最佳新晋导演:何爵天

      最佳剪辑:《正义回廊》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吴里璐 《风再起时》

      最佳美术指导:雷楚雄、黄敏轩《风再起时》

      最佳摄影:郑兆强 《神探大战》

      专业精神奖:罗卡 石琪

      终身成就奖:胡枫

      最佳编剧:韦家辉、陈伟斌、麦天枢《神探大战 》

      最佳动作设计:黄伟亮《明日战记》

      最佳音响效果《 明日战记》诺帕瓦特·里基特王、Sarunyu Nurnsai、游国樑、Dhanarat Dhitirojana

      最佳男配角:许冠文

      最佳亚洲华语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最佳视觉效果奖:邹志盛、梁伟杰、郭泰、罗慧媚 《明日战记》

      最佳女配角:王菀之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黄衍仁最佳电影歌曲:我就这样活了一天(电影《流水落花》主题曲) 郑秀文

      最佳导演:韦家辉

      最佳女主角:郑秀文

      最佳男主角:刘青云

      最佳电影:《给十九岁的我》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像奖到底承载着什么……》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