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影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突破重围,留住更多观众成为了电影公司和制片方需要思虑的问题。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短视频营销,通过短视频的宣传,吸引观众的眼球。
Ps:短视频营销主要借助短视频,通过选择目标受众人群,并向他们传播有价值的内容,这样吸引用户了解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最终形成交易。

伴随着《忠犬帕尔玛》和《忠犬八公》国内翻拍版的电影上映, 相关词条登上了热搜,镜头记录下不同花色、不同品种的狗面对荧幕都真性情般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话说自从电影短视频营销成为新热点,其中“爆哭”成为许多国产电影营销竞相争夺的财富密码,短视频这个新型渠道和哭这种人类最原始的情绪行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简单的哭泣行为以金句配BGM来烘托气氛。
2017年前后排在票房榜前列的十有八九都是强情绪、能催泪的,不管是讲爱情亲情,还有各类壮怀激烈的主旋律电影,走势趋向主哭片营销。岩井俊二的《情书》重映也得入乡随俗,进行一定的情绪宣泄是大家观影的正常反馈。

霍思燕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热度期间和儿子嗯哼的相处模式为她带来了不少的观众缘和人气红利。而之后的影视综艺作品一度销声匿迹,她两年内年出席近10部电影发布会,就有5部营销#霍思燕看哭#,有细心网友发出质疑:专业演员是沦落到在电影院兼职高级“哭托”?

《你的婚礼》一部只有主演颜值可支撑,毫无内涵可言的豆瓣5.6分烂片就拍摄到霍思燕观影过程情绪失控。媒体就借助霍思燕的哭为卖点,营造出了影片催人泪下的悲情氛围,拉高了观众预期,不少人看完后大失所望,后知后觉才发现是霍思燕的“演技”局。
仔细考古下,还真是有专招职业哭托的,在一次电影首映礼北京发布的通告里,要求写到:“看电影过程中,感动哭一下,流眼泪,然后在后采的时候,夸夸电影”这样的一整套过程价格为300。

后台猫眼数据发现,《忠犬八公》上映前5天,#主人带狗狗看忠犬八公 #忠犬八公第一批观众哭抽了登上热榜,每天新增想看人数达近7000人,创下了第一增长高峰。《了不起的夜晚》映前九天,#了不起的夜晚路演观影反应话题发酵,新增想看人数3078人,较前日增长67%。
其实对于成本规模小的电影,它的预算很低,大部分都会投入到短视频营销上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电影短视频营销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出电影的核心信息,形成品牌的形象达到易于传播的特点。
此外,短视频营销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形式来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如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通过与粉丝互动、举办活动等方式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黏性。

然而,电影短视频营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张强列举了一个例子,大概是21年,开秀负责项目中演员表演高难度动作或强烈情绪的花絮,有100多万赞,“因为当时大家很少看到过演员这种表演状态,会觉得很新鲜”。
但现在这种花絮的日渐增多,已经让观众开始喜新厌旧了,阈值愈来愈高。原来这样的表演会有百万赞,放到现在现在撑死了是几十万赞,观众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是随波逐流的套路。“所以我们就会在创意、呈现内容、主题和节奏上进行更多的迭代去拿到爆款的结果。”
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营销?
通俗说来就是,好的口碑应配以得力的宣传策略才更有后劲儿。如《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就离不开IP的加持。首先,贾玲的个人喜剧形象已有国民基础,其幽默的言辞为宣发也提供了充足的话题热度。并且她力邀了沈腾的加入更是使其组合成为片中的笑点担当,所以两大顶级喜剧IP强强联合也是春节档内容的保证。

展望未来,我们应着眼于解决痛点的共鸣,而非气氛烘托下的生理反应,搭配生活的细枝末节、多元的人性洞察、观众的情感契合和口碑营销作为下一突破点。
总体而言,电影短视频营销已经成为电影营销的新趋势,可以帮助电影公司和制片方快速提升电影知名度和观影率。在未来,短视频营销将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也会成为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