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中国大导演们, 求求你们放过“主旋律”吧

时间:2023-04-20 01:02:01阅读:8
4月19日,中国电影圈有一个大新闻,那就是一部“抗美援朝”战争片正式官宣,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之前叫做《伟大的胜利》,这是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同时,官宣了8位青年主演朱一龙、张子枫、陈飞

      4月19日,中国电影圈有一个大新闻,那就是一部“抗美援朝”战争片正式官宣,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之前叫做《伟大的胜利》,这是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

      同时,官宣了8位青年主演朱一龙、张子枫、陈飞宇、张宥浩、欧豪、魏晨、尹昉、魏大勋。根据目前宣传来看,这部片子的演员远不止这点,像之前爆出一个先导预告就有章子怡、张颂文、辛柏青,传闻还有张译,段奕宏等等。

      这部电影是当前国内最顶级投资,顶级阵容,顶级制作的战争大片。

      剧本改编自兰晓龙编剧的新作《战与祀》,之前《长津湖》是改编自《冬与狮》(现在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版也爆出预告了)。还有什么剧本打磨三年,筹备一年半,拍摄一年半等等。

      影片涉及出场人物逾百位,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始末,全面还原抗美援朝各大关键战役。影片涉及出场人物逾百位,——

      我的评价就是海报不错,中国电影难得的史诗浪漫主义。但它能否拍好,能否成为新时代“抗美援朝”《大决战》三部曲,心情就复杂了。

      港台导演拍不好主旋律,可以理解?为何内地大导演也拍不好了

      香港导演很难拍好新时代中国商业类型大片,更不用提主旋律。我认为要拍好主旋律,题材和演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只有两点。

      1、符合时代的影视工业化表现,也就是观众最关心的特效水平,它并不是人多,场面大,特效厉害就能够解决的。

      内地曾经有先进的影视管理经验的,比如这个战争片。

      《大决战》系列的战争场面就不用说了,单说老谋子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管是前者秦军还是后者大军,带给人的压迫感是香港电影达不到的。唯一接近的陈可辛《投名状》和吴宇森《赤壁》,但还是内地合拍的,用的内地群众。

      为什么内地大导演行,因为早期部队直接参演,部队组织管理程度和精神面貌是普通群演无法企及的,香港能使用这种资源的人很少,会使用的人更少。

      香港导演也拍出过不错的主旋律,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徐克的《智取威虎山》。这两位都是香港电影工业的代表人物,长处则是以小见大,哪有展现宏观层面的作品?

      他们没有那个经验,更没有那个能力,还没有那个环境好吧。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就是现代武侠片,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把香港警察换成了特种部队,然后拍了他擅长的现代战争动作场面,完成度华语顶尖。

      《红海行动》战争场面,质感和调度不输顶级好莱坞战争动作片。相比之下,吴京的《战狼2》都塑料感很重,饶晓志的《万里归途》几场战争戏接近,但戏份又太少了点。

      《万里归途》导演饶晓志和郭帆是好兄弟,这部片子的特效是《流浪地球》核心团队做的。

      那内地第五代大导演,还有第六代导演为何也拍不好主旋律电影呢?

      比如冯小刚拍过《集结号》《芳华》,张艺谋有《金陵十三钗》,陆川的《南京南京》,再到管虎的《八佰》等等。内地大导演的问题从来不在技术层面,至少不会像香港导演一样拍成“黑帮打架”。

      第五代,第六代大导演为何拍不好主旋律?除了技术,“屁股问题”更重要

      2、内地大导演主旋律电影,影视工业表现更好,文化细节也更加到位,但观众最关心的故事剧情,角色塑造结合在一起的内核表达上面,也就是精神上面往往会跑偏。

      冯小刚的《集结号》反映解放军获胜是上级骗军队送死,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还好(现在也有外国男人睡中国女性的争议情节)。

      陆川《南京南京》表达日本侵略者的反思战争,管虎的《八佰》表达“国党”的一个特殊战场。

      我知道这些电影质量还不错,争议也挺大的,还有不少人反驳什么云云。

      这就有个简单的道理了,中国近现代那么多中国人胜利的正面战争,正面战争战役,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那么多可歌可泣的精神,他们难道就没点感悟吗?他们难道就不能自然生动地把这些精神拍出来?

      这些大导演不是去拍侵略的日本军人多么痛苦,就是去拍对面的党派抗战多么的无奈。难得正面表现我军的《集结号》《芳华》,一个靠骗,一个被偷袭(对组织反应也不算正面)

      2021年的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正面的内核表达,正面的战争场面还原。形而下的战争,形而上的精气神全部具备。它是市场的超级爆款,观众更是交口称赞。

      内地大导演拍其它表达的主旋律电影没问题,为何一部连正面表达的都没有?

      这是不是就有点奇怪了,结果一看电视剧圈有《能文能武李延年》《山海情》《觉醒年代》《大山的女儿》等等,人家电视剧怎么就拍得出精气神都具备的主旋律?

      原因早说烂了,第五代大导演是“伤痕文学”的反思出身;第六代大导演更是跑到现实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去了。集体主义天生就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和忽视个人荣辱,所以但凡带一点传统文人气质的学者非常反感,再加上新中国后低头向劳动人民学习十来年,他们一想到就浑身难受!

      如果是拍清末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些题材都还好。

      因为这个大历史事件思潮多变,各种势力相互交杂。你要硬说没有这些复杂表达,其实也有点狭隘,何况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有点扯不清楚。

      像《八佰》背后的真实历史,谢晋元和八佰壮士难道不值得歌颂?

      但是观众就在管虎是在歌颂果党反动派,和反映八佰壮士的表达上面吵个不休了。

      不过,这个“抗美援朝”战争偏偏不同,因为它是一场我党,我军领导的反抗美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不管是宏观叙事的领导人,将军元帅的战略布局。还是微观叙事的战役上面的战场,战斗。

      它都是全国上下一心,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的正义战争。

      哪怕战争涌现的出来每一位英雄,也是黄继光,邱少云,再到李延年等等。那些舍生忘死,为了祖国、为了革命、为了信仰、为了人民、为了美好生活的志愿军战士,我们最可爱的人啊。

      如果你们看过美国最伟大的战争片,都是关于越战的《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你们就会发现电影从政府到将军,从军队到教官,不断的异化战士;将战士逼成了鬼,要么把将军逼得怀疑信仰。

      美国人拍“越战”就是要反战,因为这是不正义的战争,让他们如此的痛苦,当然要反战了。

      而新中国的抗美援朝不是这样的战争,抱着这样思想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能拍好这个主旋律也就怪了。反正不现实,不黑暗就体会不出他们的思考;不人性,不拧巴就表达不出他们要的艺术。

      香港导演拍不好,内地导演老跑偏?谁对主旋律电影危害更大

      如果说香港导演只是拍不好还情有可原,内地大导演技术和文化细节是做得真的到位,我认为审美和艺术追求都更高一些,但在内核表达上面跑偏了,危害是更大的。

      因为他们在表达上面,喜欢夹带私货,你信了就容易跟着跑偏。

      为什么上至官方,还有中间资本,以及市场都还是要选择内地大导演和香港大导演呢?好比三位大导演合作的《长津湖》,很多网友认为质量就不够好。

      但两部《长津湖》票房加起近100亿,各方都认为这是部超级爆款,所以陈凯歌才能拉到顶级投资,顶级阵容,顶级资源拍摄《志愿军》三部曲。

      这是一个“抗美援朝”战争史诗三部曲,至于陈凯歌能不能拍得好。

      目前只能希望是因为是官方项目有上面管着,编剧强势就最好。陈凯歌别动剧本,别开脑洞,别发散他的西方和日本文青思维那一套。陈凯歌能力和本事是有的,他是中国少数具有史诗气质的浪漫主义大导演。

      《长津湖》第一部前面四十分钟回家乡戏,集结戏,再到看到长城这种浪漫主义的戏就不错。但后面的战争戏的导演是林超贤和徐克,第二部基本上是徐克,陈凯歌能否驾驭宏观叙事战争戏,特别是精气神还不跑偏 ,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票房好,口碑差,观众更是骂声一片?别再让大导演拍主旋律了

      那么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呢?我是希望官方,市场,还有观众多给正在崛起的内地青年导演团队机会,好歹让年轻人试一试啊。

      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是我看到这些年唯一拍出中国宏观叙事,还有精气神大片。关键是这特么是部科幻大片啊,还不是主旋律电影。

      吴京的《战狼》系列,《万里归途》还有流量明星。两部电影不是那么宏观叙事,但也都是质量更好的商业类型大片。还有去年网大《特级英雄黄继光》,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

      这些内地年轻导演身上就没有那股子阴阳怪气的劲,你们让他们试试呢。

      我真心希望陈凯歌的《志愿军》系列能够拍好的,毕竟拍都已经拍出来了,不要再辜负我们最可爱的人了。

      中国最可惜的就是早期国营制片厂断代了,像张艺谋们第五代导演,同时代是有《大决战》系列,《横空出世》陈国星,再到《紫日》《黄河绝恋》《红河谷》冯小宁这样能拍好的导演。

      他们却没有跟上新时代,后来国营制片厂也断代了,一声长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大导演们, 求求你们放过“主旋律”吧》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