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有部电影叫做《不痛的死法》,这部电影是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邀作品。
影片由高桥伴明导演执导,整部电影叙事节奏缓慢,氛围比较压抑,电影内核是对生与死的话题。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上去虽然很沉重,但实际上充满着对“轻松”的思考。
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居家医生的成长,以他作为视角,向观众讨论了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和大众对死亡的态度。
在这部电影中,病人在病危的时候,医院都会对这个病人出示一份“病危通知书”,并让他回家准备后事,同时让家属请能提供临终服务的医生前去照料病人。
你可能不信,这项服务是真的,现实中的日本就有不少这样的行业。

这部影片的主要剧情也是导演根据日本临终关怀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的回忆改编而成。
这位业内人士叫做长尾和宏,他还出版过一本书,名字就叫做《不痛的死法》。
影片里对临终关怀的解释是:让病人能在病痛面前保持身为人类的尊严,让病人能安心地走完最后一程。
在影片的前半段里,主角河田仁因为执拗地认为,让病人活更久更重要,导致病人在走之前活得非常痛苦。

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许久才去世的河田仁非常郁闷,于是他找到前辈,想和前辈聊聊天。
前辈了解了事情经过后,非常直白地问河田仁:“你有没有想过,病人也是人?”
河田仁听到这话,恍然大悟。因为他此前都只顾着看病人的病历,想着用什么样的药才能缓解病人的病情,而没有仔细思考过病人的感受。
自责的河田仁决定跟着前辈重新学习,努力为这些病人做好最后的服务。
在这段学习时光中,河田仁对这项工作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他现在认为,自己的这份工作不在于能否拯救病人,而是用药物作为辅助手段,安抚好病人的情绪,让他们能够安详地离开人世。

有次,河田仁与同事聊天,问同事为什么不继续去当急救医生。
同事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大致意思是:“我救了许多人,可更多时候只是助长了那些人的痛苦。因为很多人在经过急救之后,只是延长了痛苦,并没有延长他的生命。”
河田仁也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快乐。
所以在影片结尾,河田仁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临终关怀医生,他每次都会让病人带着祥和的表情离开人间。
结语

这部电影看似沉重,其实只是借死亡这个话题向我们讲述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无法有尊严地死去。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多去了解这部电影,因为里面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推荐一部直面生死的日本电影》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