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港影: 掌声与嘘声, 为什么让吴镇宇给刘青云颁影帝奖?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早前展望过第41届金像奖。

      认为史诗大片《风再起时》,有很大可能横扫全场。

      结果大热倒灶。

      而被庄文强导演看好的《正义回廊》。

      虽以十六项提名领跑,却仅斩获最佳剪接和新晋导演两个奖项。

      反而是《神探大战》大杀四方。

      港影没落,啼笑皆非。

      关于上述电影的好与坏。

      除了那部《正义回廊》,另外两部早已探讨详尽,故不再就电影本身多谈。

      而刘青云凭借本次夺帝,风光人前。

      在金像奖史上,他一举追平周润发和刘德华两位大咖,仅次于梁朝伟与梁家辉两位港影名宿,举目四顾,一览众山小。

      反过来看,自1994年首度入围,至今已经跨越三个十年,连同本次,刘青云总计获得过十七次金像奖影帝的提名,且以《我要成名》、《窃听风云3》和《神探大战》三度斩获影帝奖。

      但也由之带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也即这三部电影都乏善可陈。

      要么剧情平庸,要么逻辑牵强,甚或是槽点密布。

      即便香港影坛历来都有“烂片不烂角色”的说法,却也同样令人感觉奇诡。

      随手列举他的其他入围电影,比如《冲锋队怒火街头》、《暗花》、《神探》和《夺命金》,任意一部,都要比上述三部电影的品质更高,以表演来讲,也毫无疑问更具说服力。

      就现实而论,却演化成为好片陪跑、“烂片”拿奖的态势。

      所以虽则三封影帝令人艳羡。

      却也就如他的感言,不但有掌声,也理应有嘘声。

      艳羡者当然就包括吴镇宇。

      可能他的拥趸们会说,吴镇宇是无冕之王,拿不拿金像影帝奖杯,都不损害他演技派大咖的名声。

      但奖项虽然并非演技的直接证明,却始终是重要参考项之一。

      而吴镇宇当然不及刘青云那般风光。

      迄今为止,他也仅获得过六次金像奖影帝的提名。

      细究其入围片单,除了中规中矩的《脱皮爸爸》和《逆流大叔》,另外四部作品都颇具能量,比如《爆裂刑警》和《朱丽叶与梁山伯》是其神经质演绎巅峰,《无间道2》光芒夺目,《浊水漂流》则尽显老戏骨功力。

      却无一例外,尽数陪跑。

      他也曾经讲过,香港的娱乐圈,讲运气、讲人脉、讲观众缘,就是不讲实力。

      这句话,即便理解为炮轰金像奖,或许也并没有什么偏差。

      他的儿子甚至在社交平台喊话尔冬升,建议金像奖设置一个最佳陪跑奖,表面言笑无忌,内里其实可见诸多苦涩滋味。

      因为很多真话,都是用玩笑的方式讲出来的。

      也就像暗恋者的表白,半开玩笑而行,即便被拒,起码也不会那么尴尬,大家都留有余地。

      所以吴镇宇与金像奖,或可认为是有嫌隙的。

      那么为什么,本届金像奖会安排吴镇宇给刘青云颁影帝奖?

      这是吴镇宇第一次「摸」到金像影帝奖杯。

      也真正如他苦涩之言,「多谢金像奖能够请自己来颁这个最佳男主角,让自己同这个奖六度擦身而过的人,都有机会摸一摸这个梦想!」

      自嘲似乎是那些“聪明”成年人的标配。

      它是情商高低的映射,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化解尴尬,也为沉闷的场合带来一些快活的空气。

      吴镇宇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无论戏里戏外,都已“人老成精”的老艺人,他早已懂得如何去驾驭胸中惊雷,面若平湖只是做人的基本功。

      所以他不但调侃了自己和老友,也极有分寸。

      既不尴尬,也不失诸诙谐。

      而金像奖请他来颁发这个奖项,当然并不是刻意“羞辱”,或者当真只是让他来「摸」一下金像影帝奖杯。

      必有深意。

      坦白讲。

      金像奖在影帝问题上,确实有表现出“补偿”或者“查漏补缺”的倾向。

      随便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2007年,携《父子》和连庄影帝声势的郭富城,败于凭《我要成名》第八次提名金像奖影帝的刘青云。

      恰如一句媒体之言,“时候到了,必须得给。”

      这当然很不合理。

      但又正如文隽对郭富城所言,“不要气馁,刘青云前面那么多次被提名,你才不过两年,刘德华还不是提名很多次都落空,最后才轮到他。”

      虽然文隽没能想到,错过这次,郭富城差不多要等到十年之后才能拿到这个奖。

      但话里话外,“补偿”的态度昭然若揭。

      2020年,凭《叔·叔》首次提名金像奖影帝的太保,一举封帝。

      他值不值得拿奖?就演技而论,理所当然。

      但是不是一定就比其他人更好?

      理性而论,但凡在影坛浸淫数十年的香港演员,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有资格拿到这个奖,因为他们在技法层面,基本都早已千锤百炼,甚或难有瑕疵。

      这个时候,“没有拿过”反而就成了有利因素,是谓“查漏补缺”。

      而吴镇宇演技精湛,跨十九年、六度陪跑。

      则无论是“补偿”还是“查漏补缺”,其实都理所当然。

      这应该是整个圈子的共识。

      但前提是什么?

      吴镇宇要继续活跃在大银幕上,且必须是主角身份。

      而他此次欣然应邀,前往颁发这个最具分量的金像影帝奖,应该也是接收到了金像奖方面释放的讯息。

      与之同时,吴镇宇的演艺生涯活跃度也仍然很高。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吴镇宇晋级金像奖影帝之日,当不会太久。

      这当然只是一种揣测。

      然而基于前述种种,这个逻辑自恰应无碍。

      也不由想起上一届金像奖。

      曾在开奖前认为吴镇宇凭《浊水漂流》笃定当封影帝,却没想到他“陪跑”之名当真名不虚传,惹来一些人大笑特笑。

      但将来事,谁人知?

      世事虽然很难尽如人意,却也不会一直事与愿违。

      不想当影帝的演员。

      根本就不存在。

      掌声与嘘声,都好过无声。

      艳羡与努力,也当然都是世间常态。

      怀抱希望,就未来可期。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