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非马来西亚人,也许难以体会男主对该国的特殊重要性。男主是该国最强的运动员,也是该国最有希望向国际赛事发起挑战和夺冠的人。每一次他的重要赛事,不论城乡,举国上下,不论什么民族和地区,不论平日里如何激烈的政界纷争,此刻都会抛开偏见,齐声欢呼喝彩。男主远远超出了一名体育健儿的影响力。

明白了这一点,再看看这部影片,也许会更能体会到影片中李宗伟的光辉。对于马来人来说,这部影片不仅仅只是一部影片,更代表着一个民族,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向自己的偶像献上自己的礼物。

影片一开始,就响起了战争片里的旋律节奏,李宗伟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他身上的每一道纹路都被光影完美的刻画出来,在聚光灯的照耀下,他扮演的体育明星正在做着着各种精彩的招式,接球,断球,扣杀等,配合着张扬的声音和画面,让李宗伟看起来不像是在参加一场赛事,更像是在拯救世界。

这一幕为整个影片定下了基调,讲述的不是“败者”,是“神”,是对于“神”的膜拜。不过,想要让影片变得有意思,就必须要贴近现实,必须要讲述人的一面。影片分为三个时期,孩提时代,少年时代和职业用动员时代。儿时的记忆里,充斥着一种独特的城市味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羽球路和自己的发展并不是最重要的。那是一种说着国语、闽南语、马来语和英文的生活环境,那是午夜里熙熙攘攘的小吃排挡,那是槟城美丽的海边风景,那是四大天王和特兰克斯的海报,那是只想让读书的严厉父亲和和蔼可亲的母亲,那是装饰着古色古香的老街,穿着一件T恤和一双拖鞋,还有一间写着“客似云来”字样的茶楼......

浓烈的生活味道,吐字清晰或重音古怪的大马话,既熟悉,也新鲜,既陌生,也亲切,混合着南洋潮湿和炎热的空气吹在脸上,但感觉到的是一种清爽。少年时代的体育学院训练渐渐落入一种叙述模式。一个远离家乡的农村少年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他的稚嫩和不适应,他的初恋,伙伴们对他的嘲笑和戏弄,还有在故事的中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阻碍,让他飞跃式的成长。剧情的发展一日千里,剧情进展飞快,突然就有了很多伯乐来抢人,暗恋的女生对他产生了好感,原本的矛盾和误解,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在现实生活中,李宗伟也是吃尽了苦头,但他年纪轻轻就有了成就,得到的关心和爱护,远超电影中。此期间以表演者和竞赛为特色,扮演年轻李宗伟的表演者不但外形相似,而且打球也很有技巧,更少见的是他们都使用了左手。在比赛中拍摄非常的专业,非常的好看。而第三节,就是关于“败者”的问题。那时,他就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强大的敌人林丹。事实上他们两个人,凭借着漫长的运动生涯和良好的竞技状况,在网球的巅峰上奋战了18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精彩的赛事。

但是无论如何的呐喊“败者为王”,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男主是否能够击败林丹,而这一次的胜利,并不是发生在里约奥运会上,而是发生在要夺冠的比赛中。影片要用一场艰苦的赛事胜利来结束,只有赢了比赛,情绪才能得到宣泄,歌声和掌声也能得到满足,说再多也比不上一场比赛的胜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李宗伟: 败者为王》并不是在讲“败者”, 而是在说一个“神”, 以及对“神”的崇拜》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