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中国人里面。
喜欢香港电影的人占多大比例?
这个问题无法统计。
但即便撇开粤语区观众。
单论在成长中受香港电影影响人群的数量,也绝对不可以小觑。
尤其巅峰盛况时,直如神话。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事情开始起了变化。
偶像与拥趸,在岁月中一起老去。
新人寥寥,见面不识。
神话终结了吗?

得益于昔年港片盛世。
双周一成、五大巨星、四大天王及一众新偶像、群雄,似乎随便从香港影坛出来一位演员,都星光湛然、不可轻忽。
从《风云雄霸天下》、《决战紫禁之巅》、《雷霆战警》和《卧虎藏龙》,到《少林足球》、《功夫》、《霍元甲》及《叶问》、《十月围城》、《赤壁》,再到《寒战》、《美人鱼》、《澳门风云3》、《寒战2》、《无双》、《扫毒2》、《拆弹专家2》和《怒火·重案》。
但这一路行来。
从初露峥嵘、蓬勃兴盛到过亿、数亿和十亿年代,似乎已经潜力垂尽。
自《怒火·重案》之后,虽有《神探大战》和《明日战记》双双打破六亿关口,但电影本身难言品质,且也有上映期特殊的因素在内。
而随后上映的《风再起时》和《毒舌律师》、《断网》,尽皆预售疲软,甚至低到可怕,又因为本身质量问题,最高的《毒舌律师》也不到两亿,《风再起时》则连五千万关口都没能越过。
甚至更进一步观察。
由香港导演彭顺、麦兆辉各自执导的《惊天救援》和《检察风云》,演员是全内地班底,却也同样出现了预售垮塌的情势。
同期上映的《长空之王》,由内地年轻演员王一博领衔,上映就表现大热。
票房表现或有诸多因素掣肘,但香港电影的衰微,一窥即知。
这个问题,刘德华可能算是体会最深的香港电影人。

回望过去。
刘德华在八十年代出道,经十年历练,成长为当年五大巨星之一。
在2005年,有媒体做了一个历史累积票房统计,刘德华以17.3亿港币位居所有香港演员第一。
与很多票房榜一样,这个统计当然也并不会完全科学,都是“参演即计算票房”的模式,也就是包括配角、客串甚至龙套等情形在内,但刘德华的高产和活跃度、票房号召力可见一斑。
虽然他在破十亿票房这个问题上相对较迟,但凭借《扫毒2》和《拆弹专家2》,连续两年刷新香港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纪录,也算得走势强劲。
所以无论就历史成绩,还是过去十年的商业表现而论,他毫无疑问都是香港巅峰电影人之一。
而他参演了《流浪地球2》。

系列前作接近五十亿的级数。
这部《流浪地球2》,在特效方面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甚或尤有精进,同时也是中国首部原创科幻故事电影,不过在叙事上有冗长、碎片化的弊端,想象力层面也有不足。
再加上观众向来对续集会更加挑剔。
但即便如此,其电影票房也破了四十亿关口。
以特别出演身份参与电影的刘德华,不但戏份吃重,而且全程路演宣传,对电影的口碑、影响力和票房走势尤为清楚。
转而再看看他手里的作品,撇开与内地导演宁浩合作的《红毯先生》不提,还有《金手指》、《潜行》、《东方华尔街》、《危机航线》和《莫斯科行动》等电影。
再说远一点,当下待映的香港电影,包括有《扫毒3:人在天涯》、《海关战线》、《内幕》、《爆裂点》,乃及《暗杀风暴》、《寻秦记》、《谁变走了大佛》等,或还有更多电影会陆续亮相、定档,在此不再赘述。
简单点考量,上述哪部电影的团队,敢拍胸口说,稳破十亿票房?
而就演员阵容观察,包括有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吴镇宇、任达华、谢霆锋、张学友、林峰等人,可视作香港影坛的精英尽出。
由之更可引出香港电影的难言窘境。

内地量级电影的下限。
也即十亿关口,或就是香港顶级投资、阵容规模电影的上限,这已经是经过验证、无可辩驳的事实。
再往上观察,《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五十亿之上,《流浪地球》、《满江红》、《唐人街探案3、《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2》皆破四十亿,而破二十亿、三十亿的内地电影更有一长串名单。
以趋势而论,这个名单还会迅速壮大,而香港电影的萎缩下行,也很容易预判。
就如前述,香港电影甚或很难再有越十亿而上的信心。
所以不夸张地说,其间差距,宛若鸿沟。

香港电影的魅力留在了过去。
此时,尚有一匹老马不甘,也即携《龙马精神》而来,屡败屡战的成龙。
自2017年的《功夫瑜伽》之后,成龙开始遭逢商业票房上的接连下滑,从《英伦对决》的5.39亿、《机器之血》的3.05亿,到《神探蒲松龄》的1.6亿、《龙牌之谜》的仅2000万和《急先锋》的2.94亿,新近上映的《龙马精神》,也只堪堪冲破两亿。
已经看得出他已经竭尽全力。
而不知道是否受《流浪地球2》的启发,成龙找回旧日搭档唐季礼导演,以昔日《神话》续集的名义,推出新作《传说》,集合娜扎、张艺兴和李晨等演员,并计划用AI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大数据逐帧处理,让成龙重回三十年前的巅峰。
在技术层面而论,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
而即便技术的进步,真的可以帮助演员在大银幕上重回「最好的时光」。
但时光又如何真的可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成龙以降,那些尚在活跃的香港电影人,绝大多数都已经年届花甲前后。
他们对电影的热爱,仍然炽烈。
但已然迟暮。
也恰如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相对内地电影而言。
从技术、人才到视野、未来,香港电影已经全方位落后。
甚或出现了难以再追的量级鸿沟。
神话似已终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港影: 神话的终结, 难以再追的量级鸿沟》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