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鬼子来了》很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时间:2023-05-04 05:02:11阅读:8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看这部电影的不是一个中国人,那么“五舅姥爷”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整部电影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整部电影的情节,就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影片一开始,村民马大三就被迫地接受
  • 鬼子来了

    高清

    2000喜剧片剧情喜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河北挂甲台村的农民马大三(姜文饰)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过着平静的生活。一个晚上,游击队绑架了日军陆军士兵花屋小三郎(香川照之饰)和翻译董汉臣…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看这部电影的不是一个中国人,那么“五舅姥爷”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整部电影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整部电影的情节,就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

影片一开始,村民马大三就被迫地接受了看管并审讯两个俘虏的任务。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两个俘虏的视角也被呈现在观众们面前。“鬼子”和“翻译官”的组合在中国的抗日电影里非常经典,但是以这两者的视角进行情节展开的作品,却不多见。导演用“俘虏”这个身份,暗示着马大三是一个“小人物”,“董汉臣”和“花屋小三郎”其实也是“小人物”。因为他们在那个时代面前,都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如果以这样的角度来看,那么《鬼子来了》就是一部讲述“小人物”的胆小与贪婪,和“大历史”的血腥与残酷的电影。

村民们想“活”,就不能让俘虏被鬼子发现,俘虏也想“活”,就得让自己被鬼子发现。一来一往的拉扯,都是在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大环境下被迫进行的。真正的绝望,永远都是接近希望时的反转。村民们的“活埋”,俘虏的“呼喊”,村民们找“刽子手”,俘虏去“骗小孩”,都很“凑巧”的,在最后一刻,当以为事情终于可以告一段落的时候,戛然而止了。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和“俘虏”的心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化。前者从一开始的“杀”,变成了最后的“放”。后者则从一开始的“玉碎”,变成了“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

马大三的选择,从目的来看,是怯弱的,甚至是贪婪的。从结果来看,也是愚蠢的,但却是善良的。而花屋小三郎的选择,则从来都和“善良”没什么关系。他们,只是在充满反转的残酷博弈中,短暂的变得“正常”了。当他们回到了那个“没有办法改变的大环境”中时,就都会理所当然的变回本来的样子。马大三是这样,花屋小三郎是这样,野野村耕二也是这样。正如姜文 导演在一次采访中所说:“他们其实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我觉得,重要的,并都不是“他们”本身,而是那个“环境”。

总的来说,《鬼子来了》是一部让人看起来很吃力的电影,甚至观看它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建设。因为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部会让人感到非常绝望的电影。

如果看这部电影的是一个中国人,那么“酒冢猪吉”在屠村之前,让马大三特别嘱咐的:“把人儿都凑齐了,一个也别少了哇”,则会让人更加难以释怀。“把沾亲带故的都叫来!”当早就知道结局的我,听到五舅姥爷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时,突然有一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回响起来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这就是为什么,《鬼子来了》是一部好电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鬼子来了》很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