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陈宝国是当之无愧的实力派演员。

但是回到41年前,他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还想着如何讨好未来丈母娘,让她将女儿赵奎娥嫁给他。
那时候的赵奎娥是北京电影厂的台柱之一,女主角电影无数,虽算不上大红大紫,也算知名小花。
到了适婚年龄的赵奎娥,就被电影厂里的同事们盯上了,张罗着要给她介绍优质青年。
她特别无奈:“谁又能知道我跟陈宝国,已经谈了8年的恋爱呢?”

谈恋爱8年还不结婚,那个年代也没多少人这样做。
赵奎娥也不想,几年前陈宝国就已经对她求婚,一对恋爱中的小情侣带着礼物见了各自家长。
第1回见面 ,赵奎娥父母在饭桌上几方周合,将这个“未来女婿”摸得一清二楚。
收拾碗筷的时候将女儿叫进厨房,母亲把话说的特别大声,能传达到客厅:“有些人就是要有自知之明,一个小演员怎么配得上?”

陈宝国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敢多坐,灰溜溜的就出了女友家。
同事听了赵奎娥的困扰后哈哈大笑:“不就是想结婚,我教你这么做,马上就能结婚。”
是什么做法呢?
1
赵奎娥出生于1956年的山东烟台,家中得了一个掌上明珠,父母欣喜若狂。
看着她娇小可爱的模样,越看越欣喜,给她取名为奎娥,希望人跟她的名字一样,以后一定是一个让人喜爱的淑女。

可惜这个愿望终究落空了,那一代不知怎么的,阳盛阴衰,大院里头就只有赵奎娥一个姑娘。
等看到自己家姑娘爬树上掏鸟窝,掀了别人家的房顶,被叫了家长,赵父才缓过神来深思,对女儿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个家中的皮猴子怎么也管教不好。
正巧赵母的同事到家中做客,给出了一个主意:“瞧你家闺女长手长脚,又会跳会蹦,咱们生在海边不去游泳,真是可惜了。”

望着远处碧蓝碧蓝的海滩,赵母茅塞顿开,获得了灵感。
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去做一个游泳运动员。
第2天带着女儿去了省队,在教练面前王婆卖瓜式的夸耀自家闺女,打定主意,今天一定得留下。
教练摸了摸下巴,看着赵奎娥眼睛滴溜溜的转,又突然沉思冥想。
一看这神情,赵母心悬在了半空:“教练,你的意思是要?今天就给句话吧,要就留下,不要我们就走。”

教练看中了赵奎娥的体型,长手长脚确实是游泳的好教材,可是……
“那倒不是不要,来这里游泳的孩子太多了,实在没有这么多名额,这孩子身体状态很好,打乒乓球也够得上,竞争压力更小。”
赵母听到这里一口气才吐得出来。
打乒乓球就打乒乓球吧,到最后都是做运动员,这在赵母心中没什么差距。
2
在省队赵奎娥打乒乓球,刚接触她就热爱上了这项运动,在一帮孩子中她有绝对的天赋。

教练很看重她,训练的日子很艰苦她也熬了下来,7年的时间有的学生来了走,走了来,唯有赵奎娥一直很长情。
事情如果这么顺利,现在的赵奎娥就是运动员,哪有后面的演员呢?
赵奎娥青春期时,她发现自己在乒乓球台上绝对的统治力正在迅速下降,一直保持在她手上的第1名被人拿走。
令她感到害怕的是,这还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两个月跟队友合作训练,她总是接不上节奏。

这一切让赵奎娥感到惶恐,放学结束,她会偷偷的待在场馆里练习,第2天结果仍然如此。
煎熬了两个月后,一直观察赵奎娥状态的教练,很无奈的跟她说了一个消息:“我一直在看你最近的状态,看来现在是最坏的结果。”
赵奎娥青春期发育迅速,比其他姑娘猛长了一个个头,再加上山东人的体型,整整大了一个号。

她现在的身体素质不再适合打乒乓球,即使继续待在体校,按成绩也进不了体育课,只能蹉跎人生。
摆在赵奎娥面前有两条路,外出打工,回校读书。
父母将伤心的闺女领回了家,给她做了决定,在附近找了一所高中。
回学校读书并不轻松,赵奎娥已经远离了普通学校整整7年,课本上的知识跟天书一样她跟不上节奏。

再加上没有校园生活,周围的同学早就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对于突然插班进来的赵奎娥很冷淡。
跟同学们也搭不上话,也没人愿意跟她聊天,赵奎娥情绪抑郁,产生了厌学心理。
在学校熬了一年多,赵奎娥终于受不了了,哭着跟母亲说,她再也不要去学校了。

母亲很心疼,可是又能怎么办呢?不读书能去哪呢?
3
能打工!
在省队时的同学联系上了赵奎娥,给她描述了未来壮观的蓝图,听闻南方遍地是机会,特别是深圳喝水都能挣钱。
在同学的鼓捣下,赵奎娥产生了个人南下广东的想法,她知道父母不会同意去。
收拾好行李,带上为数不多的金钱,打算偷偷摸摸的离开。

而另一边,父母还在为女儿的教育问题挠破了头,几方打听后,得知了戏剧学校扩招的消息。
文化成绩女儿够得上,赵奎娥走艺考的道路再合适不过。
女儿的问题出在厌学,赵母特开明同意她不去上学,带着赵奎娥出入图书馆,购买艺考图书,为今后艺考做准备。
考演员要学习专业的知识,寻访名师,父母又是送礼又是花了大笔价格,才破格让老师将赵奎娥收入班级中。

老师的学生很多,手底下乌乌泱泱的20多个,如同在学校一样,赵奎娥并不显眼的待在小角落。
到时间就下课,面对赵奎娥的应付了事,老师无所谓,反正他钱已经收了,只要把课程上了就行。
直到两个星期后,赵奎娥像往常一样走出教室,看到在外面凳子上端坐着,熟睡过去的母亲。
她眼角一热,现在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如果不想上学,为什么要浪费母亲的钱?

她要活得这么窝囊吗?绝对绝对不要在让母亲这么担心了。
一个晚上痛定思痛,第2天上课她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没有听懂的,下课就问老师。
一个月光问题就攒下了一个笔记本,老是被她问得烦看到都害怕,最终她得到了优异的成绩。
有多优秀呢?她拿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对首都向往。

赵奎尔也不例外,她想去见一见那璀璨的城市,最终决定就读中央戏剧学院。
4
到了新学校赵奎娥压力释放,又回到了那开朗活泼的性格,刚入学没几天,就跟同学们打闹成了一片。
在学校被誉为七朵金花之一,那届就读的学生里头只有20位女生,有两位还退了学。
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漂亮活泼的赵奎娥,是很多男生的梦中情人,走在路上,时不时的会接到表白信。

这让赵奎娥很困扰,直接对外宣称:“谁要对我表白,以后连朋友都没得做。”
陈宝国跟赵奎娥做了两年同学,一直不熟,性格温和在追求姑娘这条道路上,着实不讨喜,他跟很多男同学一样暗恋着赵奎娥。
面对心爱的姑娘不知道如何接近,老师是个神助攻,机会出现在大三。
班级文艺汇演,敲定了话剧《雷雨之前》赵奎娥担任女主角,班级里的男同学们一看女神出演跃跃欲试,争着抢着要当男主角。

老师将他们的小心思看在眼里,一个都不同意,从左看到右,看中了专注做道具的陈宝国:“你来当男主。”
男女主角选定了图书馆去对戏,这也是赵奎娥第1次仔细观察同学陈宝国。
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人这么有意思?在他的嘴中总是能说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奇奇怪怪又很有道理。
面对陈宝国,赵奎娥性格活泼心里头藏不住事,总是忍不住倾诉最近发生的事情,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没了。

等赵奎娥说着说着讲完了,又突然意识到:“你不会嫌我烦吧?”
“不会特别有意思。”
陈宝国总是笑着的,怎么会嫌烦呢?这一刻多么的幸福啊,一直这样下去该多好。
经过两个月的紧密排练,在文艺汇演上男女主角的演出大放异彩,这两个月的短暂友谊也来到了尽头。

表演结束,陈宝国叫住赵奎娥让她到外头去:“你还会把我当成朋友吗?”
赵奎娥看他这么严肃,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当然这两个月那么开心。”
5
陈宝国想要的不是这样的结果,他明白两个多月来喘喘不安的是什么 :“如果我是说让你当我的女朋友呢?”
如果没有这两个月,他会一直保持着暗恋,一直到结束,可为什么要让他拥有又让他失去?

他想得到更多,他想得到赵奎娥的爱情。
赵奎娥脑子懵了,陈宝国隐藏的太深了,从来没有想到他竟然喜欢她,反应过来以后,她沉思良久。
这两个月过得很快乐,对于陈宝国她并不讨厌,相反还会期待每天的见面,也许这就是爱情吧。
赵奎娥点头答应了这段感情。
学校里的女生被一个书呆子给撬了墙角,让男同学们恨得牙痒痒,又没有办法。

因为陈宝国的成绩实在是太出色了,有了女朋友以后他更加努力,在各大会演中屡屡出风头。
陈宝国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为的就是成绩更加优秀,在以后分配工作有更多的话语权。
他们被一起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做了同事。
刚到电影制片厂,赵奎娥就被导演相中出演了电影《青春似火》导演说她脸上的神情,一看就有故事,让人想要探究。

电影剧情小有惊喜,掀起了一波水花,导演的点评很精髓,很多观众为女主角的表现力圈粉。
赵奎娥火了。
另一边男友陈宝国也出演了大大小小的电影,都是男二男三,或者是不重要的配角,一直不不火,在电影事业上他跟赵奎娥差距越来越大。
有一回赵奎娥到内蒙古拍戏,零下30多度的气温,因为拍摄地点在草原深处,跟随剧组人员乘车一路颠簸。

突然听到司机:“坏了坏了,好像搞错路了,我们出不去了。”
草原恶劣的极端天气,突然下起了暴雪一下就没过了膝盖,一行人只能缩回车里。
赵奎娥又冷又累,昏昏沉沉中她想到了陈宝国的脸。
她跟陈宝国谈恋爱了很多年,因为忙着工作,家里的家务活很多都是男友做的,有的时候赶工吃不上一口热饭。
会突然收到从剧组外来探班男友的惊喜,双手背后就是藏着一个食盒,都是做着她爱吃的。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忍受赵奎娥的小女儿情绪,很少能看见她生气。
赵奎娥想了各种各样的意外,还好司机经验老到最终他们离开了草原深处。
回到北京后,见到久违的女友,陈宝国就发现她的情绪不对,一直抱着他紧紧都不放手。
6
谈恋爱谈了8年,赵奎娥父母一直没点头,答应女儿嫁给陈宝国,他们骨子里有傲气。
女儿事业那么成功,在陈宝国连部男主角的片都没拍过,这样的人怎么能给女儿幸福呢?

周围的同事都结婚,孩子都有了,让情侣两人很羡慕。
同事们教了赵奎娥一个方法,学以致用,在父母的餐桌上。
赵奎娥深呼吸:“妈妈她是我的第1个男朋友,我跟他谈恋爱已经8年了,你不同意我们结婚就不结婚吧,我想好了就一直谈恋爱,孩子也不用要了。”
听到前面母亲很满意,一听女儿不结婚还不要孩子,怒火攻心这怎么成?

夫妻两人商量来商量去,给下了一个台阶:“谈恋爱八年,那也算真感情,想结婚就结婚去吧。”
夫妻俩结婚,两家人合在一起吃了酒席,这是陈宝国今后人生一直愧疚的点,没能给妻子一场完美的婚礼。
结婚后的陈宝国时来运转,第1次接到了男主角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打磨多年的演技不止征服导演,也征服观众。
第1部电影就拿到了金鹰节最佳男主角,他终于红了。

赵奎娥跟陈宝国的儿子在婚后第1年出生,两人在北京打拼没有时间和能力照顾,让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做了三年留守儿童。
每次回家,孩子都会在母亲怀里一脸迷茫的问奶奶这个人是谁?
赵奎娥心太痛了,孩子三岁那一年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离别之苦,不愿意孩子有记忆开始就承受这样的痛苦。
钱也挣了不少,带着孩子到北京一家三口生活。

孩子也很优秀,毕业于外国名校,一毕业就回到北京,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
特别是陈宝国跟赵奎娥的婚姻,41年如一日的恩爱,陈宝国外出工作时,遇到好的东西就会打包一份礼物送回家。
时不时的准备一束鲜花来一个惊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演员赵奎娥: 跟陈宝国谈恋爱8年, 婚后丈夫成名, 宠妻41年如1日》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