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有一部不起眼的小成本片子,入围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10项大奖。一鸣惊人,技惊四座。
谁也没想到,它竟然是新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虽然电影名气不大,却浓缩了这几年来,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底层群像。
它不卖惨不抓马,却能让每个看过的人,都潸然泪下。今天就来看看,这部《窄路微尘》到底有什么神奇法宝?

影片的时间背景,设置在口罩期间。
男主角窄哥,开了一家搞清洁的小作坊。
口罩期间,百业萧条。得益于开展消杀服务,公司还能维持下去。虽然业务不断,但架不住全球物流堵塞,消毒药水进不来。没有药水,就没法干活。没法干活,就没有营收。
窄哥每天焦虑活着,像极了过去三年的底层常态。

窄哥虽然报价不高,但为人原则性极强。只要收了钱,就用好药水给客户从里到外,仔仔细细消杀一遍。
因为工作太卖力,一不小心闪了腰。情急之下,窄哥发了招聘消息,吸引了年轻单亲妈妈Candy的注意力。

Candy身上有种,很有代表性的底层江湖智慧。
虽然学历不高、见识不多,但她知道伸手不打笑脸人。笑容、热情、勤奋、周旋是她挣扎生存的通关法宝。
加入窄哥团队后,她也算有了工作,可以用工资养活7岁的女儿。

影片前半段,呈现了很多不同的消杀案例。通过这些消杀案例,揭露了人世间“隐秘的角落”。
第一个案例,揭露了阶层差异的真相。
某天,Candy去到有钱人家做消杀。那正是口罩缺货,很难买到的时候。
推开卧室,Candy看到满满几箱子进口口罩,堆在角落。她不懂,为啥大家都买不到,却有人能轻易屯几箱?
贫富差距的现实,如此直观地冲击了她的认知。
这件事,让她明白了一个真相。就算天灾人祸降临,也有人能饱穿暖,不用为物资发愁。就连打扫卫生,也不用自己动手。


第二个案例,是清洁尸渍。
有天,窄哥接到一个活。要跟Candy去出租屋,清扫地板上的尸渍。
死者的死因,影片没有交代太多。特殊背景下,疾病、物资、孤独都可能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棵稻草。
二人在清理过程中,触发了对生命、人生的反思。天灾人祸,无法预测。生老病死,不可避免。
究竟要怎么活,才算没有辜负这一生?
人生在世,痛苦的事太多了。既然最后都要变成一滩烂泥,不如在活着的时候,热烈灿烂地燃烧过。

影片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
它点破了普通人挣扎生存的无奈。
拿Candy来说,她的“底层智慧”是把双刃剑。比如,她会买一打便宜的内衣物,在腋下滚一滚。
在网上卖给有特殊癖好的人,从中赚点。这么做的好处是饿不死。只要有条缝,她就能钻。

坏处是,她难以权衡大局,容易因小失大。
比如,女儿打翻了公司的清洁剂,导致无货可用。
赚钱心切的她,试图用假药水蒙混过关,结果被海关抓了个现行。害公司直接倒闭,窄哥也面临坐牢风险。

两个底层人物,原本打算拧成一股绳,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连饭碗都丢了,多么讽刺啊。
这也是最近几年的真实折射,各种荒唐事,不断出现。正义和善良的标准,左右摇摆,忽上忽下。
但影片并没有放任这种现象,导演借男主角台词,给影片定调:“这个世界糟糕,不代表你要变坏。”

你看,这些事情,我们之前都“耳闻”过,但从未想到,有朝一日,能拍成电影。
这些从现实生活提炼的点点滴滴,看上去如此真实、震撼、振聋发聩。
不过,影片最独特之处在于,它放弃了宏大叙事,只聚焦普通人的生活。一个个接地气的案例,收获观众的共鸣,这也是片名《窄路微尘》的意思。
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获金像奖2023十项提名, 它凭什么?》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