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放牛班的春天》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当然是有原因的

      2017年,刘德华坠马受伤之前,监制主演了一部名为《热血合唱团》的香港电影,影片讲述一位指挥家训练一支由一群废柴学生组成的合唱团,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回了自我。主创为了追求热血又催泪的励志效果,在影片中注入了太多虚假的情感,结果适得其反,只让观众觉得俗套而失望。现在来看,那部电影跟本周重映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当然,《放牛班的春天》要好得多,当年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输给了更出色的西班牙电影《深海长眠》)。在这部电影中,不得志的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热拉尔·朱诺饰)来到一所专为问题男孩开设的乡下小学校——池塘之底学校,组建了一个唱诗班。

      在第一堂课上,学生们大吵大闹,马修一筹莫展。面对这些横冲直撞、大吵大闹的男孩们,校长拉齐(弗朗西斯·贝尔兰德饰)则冷酷无情,遵循着“违纪就得受罚”的严苛纪律。大量的惩罚自然招来了孩子们的怨恨。马修对此不敢苟同。他想在孩子们中培养出团队意识和信任感,因此与拉齐校长产生了分歧。

      马修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作曲家,他巧言软语哄骗拉齐允许他组建一个唱诗班。这让男孩们有事可做,也打破师生对立,让他们建起了更温和的关系。几个月后,学校的总体气氛变好了,几乎也没有再出现什么纪律问题。影片剧本由导演克里斯托夫·巴哈蒂与编剧菲利普·洛佩斯·库瓦尔共同创作。故事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太熟悉了。为了极尽可能地煽情,二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个学生(马克森斯·贝汉饰)每周六都在门口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父母。马修恰恰迷上了他所器重的有一副天使般嗓音的学生皮埃尔·莫昂克(让-巴蒂斯特·莫尼耶饰)的母亲(玛丽·布奈尔饰),其他孩子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一而足。

      整个故事其实是一场漫长的回忆,两个年迈的学生深情地追忆曾经激励他们的老师。各种催泪套路都很显露,我相信并非人人都吃这一套。事实上,这种算计感不仅可能会令新观众好感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影片本就经不起深究的可信度。

      对于唱诗班的男孩们,影片主要聚焦在莫昂克身上。当然也提到了一些其他的孩子,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泯然消失在了歌声悠扬、人头攒动的群像中。

      虽然这个故事总体上很不错,很感人,但有点太过于简单了。这些孩子看起来真的很顽劣。很难相信一个圆头肥脑的秃顶中年男人想要组建一个唱诗班,就能让他们乖乖听话。更难相信的是一群小男孩都想唱歌。有一些有可能确实喜欢。但全班同学都喜好唱歌?我不信。这显然是大部分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选择性视而不见的一个问题。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