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属于一种类似于公路电影,但与大部分“在路上”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有着更大的抱负,也有着更深刻、更复杂、更多样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惨烈的越境之旅,更像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将整个故事化作了一场宏大的神话。精彩之处在于,影片将思考的话题传达给观众,而不是用语言表达,而是用情感表达。

影片所描绘的感情,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内心最简单的一面,例如,对儿童的关爱;而另一种更高尚的品质,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不好意思表达的品质,例如:尊重誓言,坚守信念,包容别人,甚至包括敌人。
他是个好人,但却是个失败的人。由于他对猿猴的崇拜,所以被称为猴神。在一次意外中,他遇见了一位不会说话的哑巴少女,于是,他便带着这位可爱的少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决心穿过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国境线,将这个小孩从印度带回家。

我们都知道,印巴之间的矛盾从来就没有消退过,无论是在哪里,还是在人民心中,两国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这一点来看,影片在设置上有着一种胆大心细、刚毅刚毅的气质,只不过被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给软化了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一个敌对国家的人。本来谁也不清楚她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大家都下意识地以为她是印度哪个高级种姓的,后来有一天,一群人在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时,看到了她在为巴基斯坦球队呐喊助威的画面。从此,导演将最残忍的创伤暴露在世人眼前。从人伦角度来说,人们有道德义务使女孩重返双亲的道义责任,但从某些角度来说,人类却很难跨越这种由憎恨所塑造的心理鸿沟。但是,也就是从那以后,他用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击溃并摧毁了所有的壁垒。人类天性中的善良,终于打败了思想中的狭窄和邪恶。那就是影片让人感动的根本原因。

猴神大叔和小女孩一起走在归途上,也算是一种历练,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孩是单纯的,代表着人性的本质,不管他们信仰什么,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评判他们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他们的身份来评判他们的好坏,同样的,猴神大叔也只是一个精神体。他虽然受到了许多世俗的歧视,但同时又保持了自己淳朴善良的一面。在认识这个女孩,并且结伴而行的时候,他也在慢慢地摆脱自己的偏见,变得越来越单纯。就像是,他想要保住那个小孩,哪怕是违背自己的信仰,也要尝试着进入那座清真寺。

正因为这部影片的戏剧性矛盾源于人们对它的固有成见,因此,只有在这些成见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时,人们才会被深深地触动。以前,我们都以为这些思想上的障碍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也从来没有人去探究过,哪怕这些障碍再怎么可笑。

在将小孩带回家中的过程中,猴神叔叔被当成印度特务,遭到追逐、毒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的信仰与人类的虔诚间,往往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最后,他却在九死一生中获得了来自巴基斯坦与印度两国人民的支持。两方互相对峙的势力,此时齐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所有的冲突,所有的分歧,在这样的人性面前,都是可笑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互相致意,却莫名其妙地沉浸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怨恨之中。
最后,在爱情的驱使下,所有的障碍,所有的信仰,所有的仇恨,所有的仇恨,都在一个倔强的男子,一个可爱的女孩的身上,烟消云散了。更重要的是,他从来没有违背过自己的原则。他带着一种书卷气息,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一台冷酷的机械。

这部影片的主题非常清晰,观众难免会受到一些歧视,但是如果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灵,那么他们就不会被这些思想观念与历史的鸿沟所束缚。在猴子大叔坚持自己的信念,但又用别的宗教礼仪来表示尊敬,在清真寺的寺庙老板微笑着对他这说:“我们都是欢迎的。”
虽然这是一部印度影片,难免会有一些音乐和舞蹈,还有一些比较感人的结局,但比起前面的那些痛苦,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个充满了悲伤和喜悦的作品,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束缚我们心灵的种种不能容忍,我们何时能够真正越过这些阻碍,何时能够真正接近纯粹的人类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