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导演来说是无穷无尽的题材宝库。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题比较严肃,所以很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都是以灰色为主。

不过,也有例外。这部名为《乔乔的异想世界》的影片,似乎故意要和主流对着干。画面的色彩十分明朗,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战斗的场景被削弱了不少。画面不再是充斥着悲伤,而是充满了喜悦,但也不会太过夸张,悲伤与喜悦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没人会料到,一贯以威严姿态示人的希特勒,在这部电影里,会忽然化身为一个傻乎乎的希特勒。他简直就是一个滑稽的小丑。这部电影很有趣,也很符合孩子们的口味。

这部电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的德国为背景,在那里,德国的纳粹政党对犹太种族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并且对许多反对法西斯的组织进行了连续的破坏。与此同时,在欧洲的战场中,盟友们也竭尽所能地与德国作战。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乔乔·贝茨勒的10岁德国少年,他是德国纳粹领袖的铁杆粉丝,他不仅把希特勒的画像挂在了自己的卧室的墙壁上,还把自己想象出了一个做他朋友的希特勒,让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一切的艰难。

在某种意义上, 乔乔的想象中的滑稽版本的希特勒,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父亲”的含义。由于他的父亲常年在外,他在家里不能直接得到父亲的帮助。
乔乔从小在一个极度反犹主义的德国政党里长大,他相信一切犹太种族都是可怕的妖魔鬼怪,而世界上只有雅利安人时最纯粹的种族。事实上,在德国,乔乔只不过是无数少年中的一个代表而已,他们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也不能明辨是非,对于那些他人口中所谓的“对”,他们只是一味的痴迷和崇敬而已。而这种片面的思想灌输,也使得他们对于德国人所信奉的“新式”信仰更为盲目和疯狂。

乔乔对纳粹党深信不疑,而且为了备战,他也会像其他同龄的小孩那样,利用周末时间去希特勒青年团部接受培训。他们还会被雇佣为士兵们采集制作铁器的金属,为的就是让他们为德国人打造军事装备。
乔乔在家跟母亲住在一起。乔乔并不清楚母亲是一个活跃的反法西斯团体的一员,父亲也在海外与德国作战,姐姐英格已经去世。乔乔一个人很寂寞,因此想象中的希特勒,就成了他的伙伴。
这个家族,同时被两种力量所牵扯。母亲和乔乔,就好像是两股对立的力量,无法融为一体。她的母亲并不像乔乔那样受到了纳粹思想的影响,她是一个坚决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可是,这些事情,却绝对不能告诉乔乔。

哪怕她在外面要应付纳粹的疯狂,在家要守护犹太少女爱莎这个十七岁的小丫头,但回家之后她还是尽可能的为乔乔营造出一个温暖舒适的氛围。母亲疼爱乔乔,没有对乔乔的想法进行严厉的批评,反而对乔乔进行了温和的教育,努力的改变着乔乔对纳粹主义的看法。
乔乔看上去像一个希特勒的铁杆支持者,其实他就是一个10岁大的孩子,心地很好,还有些害羞。他这个年龄,并不清楚战争的概念。
在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他只是在被动接受着一些反犹教育。幸运的是,他那颗纯净而善良的心,并没有被玷污。

他会因为教官让他拧掉一只小白兔的脑袋感到不忍,想要把它放走,他还会秘密地帮爱莎这个被母亲藏在家中的犹太少女,让她避开了教官和盖世太保的追捕(虽然他也考虑过要不要去告发她),让她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劫。
乔乔跟这个犹太姑娘相处的时间长了,对她也就更有好感了,甚至把她当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将爱莎讲过的那些事情,全都记录在了自己的绘图本子上。尤其是在母亲被德国人杀害之后,乔乔发现自己的生命中除了艾莎之外,再也没有别人。他爱着她,舍不得她。

这部电影凸显真善之美的角色,也包括了乔乔的好友,一个可爱的胖乎乎的小家伙约克,以及一个军官。乔乔与约克之间的友谊,更多的是一种幼稚的天真。乔乔曾经对约克说过,自己看上了一个犹太姑娘,而约克也从未把这件事情捅出去过。
至于那位受伤的军官,虽然看上去是在训练自己的学生,但实际上他知道纳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在培养这些小孩的过程中,他并不怎么上心,甚至连乔乔多次提到的举报,都视若无睹。爱莎,也算是那个被军官救出来的。

在乔乔母亲去世后,军官一直在安抚他,对他也是如同亲生孩子一般疼爱,甚至在乔乔被苏联军队掳走的时候,他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他救出来。
无论如果都要心向光明,毕竟就算在战火中,也有真、善、美存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乔乔的异想世界》: 糖果包裹残酷战争, 但爱与希望永存》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