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失去了与观众内心 的共鸣与共振

时间:2023-06-04 07:01:41阅读:4
转自:贵阳日报《小美人鱼》:失去了与观众内心的共鸣与共振《小美人鱼》海报。 (资料图片)特约撰稿人韩浩月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小美人鱼》5月26日在中国内地公映,上映前的预售票房仅为50余万元,首日票房只

      转自:贵阳日报

      小美人鱼》:

      失去了与观众内心的共鸣与共振

      《小美人鱼》海报。 (资料图片)

      特约撰稿人韩浩月

      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小美人鱼》5月26日在中国内地公映,上映前的预售票房仅为50余万元,首日票房只有366万元,预测票房为4000万元,创下了迪士尼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新低。要知道,哪怕豆瓣评分仅有4.9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也有2.78亿元票房。《小美人鱼》票房表现如此之差,不禁让人想问:迪士尼电影在中国失去吸引力了吗?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失败。在影片被引进之前,《小美人鱼》的诸多信息就已经传递到观众层,这些信息包括:选角问题——哈莉·贝利出演美人鱼备受争议,乔纳·豪尔-金饰演的王子缺乏王子气质;剧情问题——影片改编自“1989版动画电影”,而非安徒生原著《海的女儿》,导演罗伯·马歇尔更追求现代表达,但父权、种族、环保等元素的过多参与,影响了原著剧情的纯粹与动人;审美问题——颠覆观众对美人鱼形象与原著故事的传统认知,挑战经典在观众心目中的永恒性,被观众批评为“辣眼睛,毁童年”。

      出品方制作电影,自然想要在获得好口碑的同时,斩获尽可能高的票房,没有哪家出品方拍摄电影是奔着赔钱去的,迪士尼也不例外。迪士尼这次勇敢地拿《小美人鱼》练手,并非一时冲动,恐怕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迪士尼电影面对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观众无计可施。《彼得·潘与温蒂》《阿特米斯的奇幻历险》《奇异世界》《沉睡魔咒2》……一部接一部的低分、低票房电影,给人的感觉是迪士尼不会拍电影了,就算口碑好一些的新版《美女与野兽》、新版《灰姑娘》,也被评价为中规中矩,没有惊喜。过去由《狮子王》《冰雪奇缘》《仙履奇缘》《疯狂动物城》等影片构成的“迪士尼电影奇观”,已经缺失了太多被复制的可能性。

      这不是迪士尼本身的缘故,而是诸多原因导致的: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多种因素对电影创作的干扰、创作者面对时代巨变的无所适从……迪士尼想通过与时俱进来保持旗下电影的领先性,却忽略了动漫品牌的本质,观众喜欢迪士尼电影,恰是因为这类电影构建了一个躲避现实的理想梦境,而迪士尼的做法却相反,偏偏要把现实元素拼命塞进电影里,这造就了观众的厌烦感,觉得自己童年时就有的一个梦被“打碎了。”

      安徒生童话的批判性是指向负面人物的,从文学功能来看,这种批判性也是映衬主角人物美好形象不可或缺的手法。迪士尼的诸多低分电影,混淆了文学作品对于美好与丑陋、善良与残暴、正义与邪恶的定义界限,创作初衷的飘摇不定,创作理念的杂质丛生,使得童话电影最基础的根基被动摇,失去了与观众内心之间的共鸣与共振。

      迪士尼要回归早期经典电影的创作理念是简单的,但简单不意味着容易,在认知上意识到致敬经典会带来诸多好处,但在行动能力上,却力不能及。这一点不光是迪士尼电影所面对的难题,也是其他品牌如漫威、DC乃至全世界电影当下感到困惑的,因为电影最大的魅力特征在于创新,电影的创新特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其神秘性,失去了新鲜感与神秘性,观众走进影院的积极性就不会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小美人鱼》宁可冒险也要挑战一下观众与市场的原因,这带有赌博性质,万一影片无形中迎合了观众的价值品位,除了会取得丰厚收益外,更能为这一品牌的系列电影摸索到出路。

      在北美,《小美人鱼》首日票房为1030万美元,首个周末的预计票房为1亿美元,评分目前为7.1,与中国内地的成绩相比,很显然,美国观众比中国观众对《小美人鱼》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事情,也或是《小美人鱼》敢于颠覆经典与传统的动力所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失去了与观众内心 的共鸣与共振》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