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谈61个女友, 妻子却不离不弃, “老色鬼”蔡澜, 有什么魅力?

时间:2022-12-10 15:01:42阅读:4
近半年,“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声音此消彼长。原因无他。部分专家的发言实在荒谬。比如,有人问: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问题?专家:开私家车去拉活,出租闲置的房子。低收入者:你猜我为什么是低收入群体?年轻

      近半年,“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声音此消彼长。

      原因无他。

      部分专家的发言实在荒谬。

      比如,有人问:

      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问题?

      专家:开私家车去拉活,出租闲置的房子。

      低收入者:你猜我为什么是低收入群体?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专家:可以先去结婚生子。

      上班的通勤时间长怎么办?

      专家:建议在上班地附近租住。

      如何缓解交通压力?

      专家一如往常。

      搬出“一剑封喉”的通行打法:提高油价。

      除此之外,还有专家建议农民进城买房,开车种地。

      对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进行惩罚。

      这些专家身居云端。

      大手一挥,指点江山,将“何不食肉糜”诠释得何其生动。

      也难怪网友听此发言,如苍蝇入喉,纷纷报以忿忿之词: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要论专家界的清流,当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

      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他,对当今流行的“躺平文化”怎么看。

      正搬好小板凳,准备洗耳恭听呢。

      谁知,蔡老不假思索,当即甩出一句:

      “本来就应该这样。”

      问及如何看待“剩女”一词,他同样答得干脆:

      “剩女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失败的!哪里有什么剩不剩?”

      “不嫁又怎么样呢?几个女的一块,去玩呐。”

      事实上,蔡澜一直如此——虽贵为专家,却从不高谈阔论,搞“好为人师”的那一套。

      这一点,在他的微博评论区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年年底,蔡澜都会开放评论区,为网友答疑解惑。

      他的妙答,也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有时,他还化身“段子手”。

      开口就爆金句,惹得大伙笑翻天。

      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也是唯一在世的“香江四大才子”。

      他满身才情,身份众多。

      作为电影人,监制过几十部影片,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发展,立下汗马之劳。

      作为作家,笔耕不辍。

      写过200多本书,道尽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四方食事。

      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

      作为美食家,主持过多档美食节目。

      还被《舌尖上的中国》聘为总顾问。

      作为商人,开餐厅,创网店,线上线下联动发力。

      “斜杠”程度,令人叹服。

      不过,蔡澜对这些头衔似乎提不上兴趣。

      他的自我评价一直都是三个字:小混混。

      他说,“我做电影不称职,写作很轻浮,书都是厕所读物。”

      至于才子嘛,都是谬赞。

      “我不才,见的棺材倒是挺多。”

      今年,蔡澜已81岁高龄,却依旧潇洒风流。

      将杯中之物视为至宝。

      把“抽烟喝酒不运动”奉为人生真言。

      偶尔,也和年轻人一样当夜猫子。

      熬一晚上的夜,追美剧《权力的游戏》。

      有人劝他,年纪大了,身体经不住这么造,得学会养生。

      他不以为然。

      “是我玩这世界,不是这个世界玩我。”

      02

      蔡澜平生最馋两种香。

      第一种,是美食飘香。

      他经常说:“叫我出去很简单,讲一道我没吃过的菜,如果听起来很好吃,我就会去,全世界都去。”

      此话不假。

      为了享受口腹之欢,蔡澜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可以专程跑到云南漾濞,去吃老树核桃。

      也可以为了一碗越南牛肉河粉,不远万里跑到澳大利亚。

      对美食的热爱程度,完全不亚于“听到杨梅就两眼放光”的李渔、“为吃豆腐三折腰”的袁枚。

      连他的妻子都说,想要毒死蔡澜,给他点吃的就行。

      生活里,蔡澜不爱运动。

      唯一能让他迈开腿的事儿,就是逛菜市场。

      每天清晨,他都会挎着一个金黄色的和尚袋,漫步在菜市街头,采购一日三餐之需。

      而菜市场,也被他当成了会客的办公室。

      许知远采访他,先逛菜市场。

      鲁豫采访他,也在菜市场碰头。

      正应了他的那句话——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多年以来,蔡澜遍游世界各地,吃尽天下美食。

      始终将“好好吃饭”做为人生的头等大事。

      不过得注意一点——

      此“好好吃饭”,非彼“好好吃饭”。

      蔡澜吃东西,向来不讲究养生。

      世人都说,猪油胆固醇高,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蔡澜却毫不在乎。

      反其道而行之,将猪油捞饭奉为人间至味。

      甚至专门撰文《猪油万岁论》,为其声援打call。

      还宣称,“猪油捞饭,死前必食。”

      你要是有劝他的想法,趁早打住。

      因为当你一开口,蔡老必定会操着一口懒洋洋的港普:

      “无所谓啦~养生先养心嘛,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03

      除了美食飘香,蔡澜还对另一种香情有独钟——

      红袖添香。

      蔡澜的父亲叫蔡文玄。

      是诗人,也是电影人。

      深得家父熏陶,蔡澜打小就浸泡在诗文里。

      品古书。

      观名画。

      书里的骚人墨客,风流潇洒,浪荡不羁,还总带着一帮青楼名妓,逍遥山水。

      每每看到这里,少年蔡澜都心潮起伏,艳羡不已。

      于是向上苍许愿,日后也要活得这般潇洒。

      某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命题作文《我的志愿》。

      蔡澜一听,顿时来了劲儿。

      想都没想,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我想开妓院。

      “最好是在澳门,租一间大屋,请名厨来烧绝了种的好菜,招聘些懂得琴棋书画的女子作陪,卖艺不卖身,多好!”

      老师看后,差点喷饭。

      把家长叫到学校,当面痛陈蔡澜的罪状。

      蔡父蔡母一番软磨硬泡,才打消学校开除他的念头。

      经此一役,本以为蔡澜会有所收敛。

      谁知,他“贼心不死”。

      上中学后,依旧顶着个二皮脸,流连花丛,偷食禁果。

      几十年下来,蔡澜的猎艳史,那是掰开手指,数也数不尽。

      据说,他的女友平均一年换一个。

      数量不少于61个。

      涉猎也十分广泛。

      包含但不仅限于中日韩女性、西班牙女人、墨西哥女人……

      蔡澜的确好色。

      这一点,他从未遮掩,坦荡得很。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

      阅女无数的他,向来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喜欢时,一心为一人。

      不爱了,挥剑断情丝。

      没有纠缠不清的拉扯,

      也没有兵戎相见的狗血剧情。

      他说,自己对待每个前任,都恭而敬之。

      绝不像李敖那样,分开之后,揭人伤疤,戳人痛处。

      难怪林青霞评价蔡澜:他是成熟女人仰慕的男人。

      1998年。

      TVB制作了一档节目《蔡澜叹世界》。

      让蔡澜带着李嘉欣、周海媚、舒淇、邵美琪、叶玉卿等众多美女,去全世界吃吃喝喝。

      节目内容,正中蔡澜下怀。

      他们在新西兰吃烤全羊。

      在瑞士喝啤酒、烤鹿肉。

      在泰国吃胡椒炒猪肉。

      左手美食飘香,右手红袖添香。

      蔡澜沉湎其中,好不快活。

      倪匡看了,也砸着嘴感叹: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

      但其实,蔡澜并不是一直潇洒。

      他也曾困顿过,拧巴过。

      04

      蔡澜年纪轻,发迹早。

      14岁时,写下一篇影评,名震南洋。

      16岁时,留学日本。

      成为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

      22岁时,学成归国。

      在邵氏电影公司总部,担任电影监制。

      那些年,邵氏与嘉禾二分天下。

      香港电影正处黄金时代,得名“东方好莱坞”。

      市场大热。

      邵氏主攻商业片,拍一部,火一部。

      起初,蔡澜作为监制,倒也鸡血满满,做什么都尽职尽责。

      甚至在电影市场遇到低潮时,拍三级片、cult片。

      有“拳头”和“枕头”的护驾,蔡澜监制的片子,部部大卖。

      投资人数着钱,眉开眼笑。

      导演也满脸春风,开始做一统港片江湖的梦。

      唯独蔡澜,在酒过三巡后,暗自神伤,喃喃自语:

      “我真的很对不起电影。”

      是的。

      他虽是个咸湿佬,却也心有抱负。

      他喜欢的是《天堂电影院》那样的电影,而非快餐式的爆米花片。

      做王晶还是做王家卫呢?

      他拧巴、矛盾,难以自洽。

      不久后。

      终于鼓起勇气,

      找到邵逸夫,道出心中所想。

      “我们一年拍40部电影,39部用来赚钱,能不能为了艺术,拍一部不赚钱的?”

      邵逸夫听后,果断拒绝:“既然拍40部能赚钱,为什么要拍39部?”

      一句话,将蔡澜的电影梦彻底浇灭。

      于是,转身离开电影行业,进军文坛。

      他说,电影是集体创作,容不得半点任性。

      写作就比较自由。

      写得烂,撕掉就好,碍不着谁。

      05

      初入文坛时,蔡澜在《东方早报》副刊《龙门阵》写文。

      反响不错。

      稿费也足够吃吃喝喝。

      但蔡澜不太满足。

      当时,坊间有句广为流传的话:“一个作家写专栏,不在金庸创办的《明报》写,就没有江湖地位”。

      可,蔡澜不认识金庸,怎么办呢?

      他想了个法子。

      让好友倪匡做牵线人。

      倪匡在《明报》写专栏,与金庸交际甚佳。

      二人吃饭时,倪匡不忘蔡澜之托。

      总刻意在金庸面前,提蔡澜的名字。

      提的次数多了,金庸也好奇:这蔡澜到底是何方神圣?

      倪匡一听,这招果然有效。

      故作惊讶:此人笔力极深,远胜常人,你竟然不知道?

      得倪匡牵线,蔡澜成功叩开《明报》大门。

      此后,将天下种种、世间万象注入笔端。

      从山川湖海、花鸟鱼虫,到粥米面饭、八珍玉食,概莫能外。

      再到后来。

      蔡澜做美食节目,专注美食评论。

      以“食神”之名行走江湖。

      阅尽人间春色,他依旧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

      比如,直播怎么玩?

      酱油怎么制作?

      如何在领带上绘出一副艺术画?

      这个老顽童游戏人间,寄情声色,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

      对待一切人与事,也是一副大智若愚的模样。

      2015年。

      他做客央视节目《开讲啦》。

      有人问他,“在香港的快节奏城市文化里,人人都争分夺秒,你是如何做到玩转人生的?”

      他说:“心态很重要,不被环境控制更重要。”

      换言之,役物而不役于物。

      蔡澜鲜衣怒马度一生。

      选择的方式,不是归隐山林,离群索居。

      相反。

      他身处喧嚣市井,有烟火浊身,却不困于俗礼,在大俗大雅之间闲庭信步。

      《十三邀》里,许知远掉尽书袋,试图用加缪、托尔斯泰,撬开蔡澜的壳,窥探蔡澜藏在“享乐主义”底下的东西。

      但很失败。

      许知远得到的答案,一直都是:“想这么多干嘛啦,大吃大喝就行啦。”

      是啊。

      想那么多干嘛啦。

      眼里饮食男女,心中卧虎藏龙,足矣。

      END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谈61个女友, 妻子却不离不弃, “老色鬼”蔡澜, 有什么魅力?》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