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坦白说调音师这个悬疑片不算烧脑但它烧心啊。电影10%的剧情灵感来自于2010年的法国14分钟短片

你的大脑会忍不住想二刷。在不剧透的前提下,第一遍很大概率是看不透的,你还自以为懂了。值得一提的是,官方有几个版本的宣传海报,我比较喜欢图一。因为图一的视觉冲击比较强烈(我喜欢胡子男),我没做任何背调就刷票了,后来才注意到图一的眼镜中投射着凶杀现场,不言而喻。

从创意角度讲,图三也不错,但是尸体的血迹和打碎的花瓶太过弱化很易被忽略,背景色又抢眼,而画面中的男主你也不会联想到盲人。这个海报原本想要传达的意图并不能直观被Get,有点可惜。电影译为<调音师>,实则与调音师无关,跟音乐关系很大。豆瓣评为喜剧/悬疑/惊悚片,但我说更像音乐剧情片。只不过这个音乐剧有点辣眼,讲述某音乐家荒诞狗血的经历。

导演对音乐、艺术充满敬意:(1)导演谨以本片纪念CHHAYA和CHITRAHAAR两个七八十年代的音乐节目,外国网友说你必须要理解当时的节目审美含义才能更好的理解本片。(2)影片的配乐非常好。对旋律敏感的人会很快明白,配乐不只是BGM,首尾音乐皆是暗示。(3)电影中被杀害的男主的主演AnilDhawan的钢琴音乐即将巡演。

回到电影故事:男主是一个即将要去伦敦参加音乐比赛的钢琴师,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甚至推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彼时,他正陷入一种苦恼:艺术生涯的瓶颈期。虽然生活如意:有残疾人经济房,有一只可爱的猫,有稳定的收入。表面上他是一个盲人。实质上,他并非盲人,他有意扮演瞎子,希望借此专注创作。他苦恼编不出满意的钢琴曲,平静的生活似乎缺乏创作的灵感。“保持好奇和专注,寻找灵感,追求更高的艺术”这是男主认为的「LIFE」。

男主的这个价值观很重要,这代表他某种程度的单纯和幼稚。电影前半段,他享受着装瞎带给自己的诸多方便:得到住房,得到人们的同情,得到姑娘的好感等等。但他没有因为寺院女施主的爱心而自鸣得意,也不是因为这些好处才装瞎。他确实没有心机,却也不影响他认定的生命和价值,将错就错的方式总是制造出种种惊喜。对他来说,这一切都只是“好玩儿”!他有心情扮演瞎子,源自他不是真的残疾,也并不需要别人的救助,包括认识女朋友也似乎是命中注定。所以,他没有愧疚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译为调音师, 实则与调音师无关, 跟音乐关系很大》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