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电影院看《我的姐姐》前,朋友都说不用带纸巾,就小编一个人带了,结果到了电影院却都来分小编的纸巾,实在是因为这部电影太好哭了。
这部电影当然不止催泪,由电影引发的热议,自电影上映就没有停过。

(一)《我的姐姐》电影及原型:
《我的姐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生了一个女儿,但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长女21岁那年,依然决定生下二胎儿子。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女儿安然,安然一直不同意家里再要一个弟弟,但是父母根本不管她要不要,天佑不测风云,生下儿子两年后,父母因为车祸过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安子恒和成年的安然,整部电影就弟弟安子恒的抚养展开。
其他亲戚的意思:
安然是长姐,长姐如母,理因抚养幼弟,安然已经成年,是一位护士,有稳定的工作,抚养弟弟不会特别艰难。
安然的姑姑:
如果不是你姑丈瘫痪拖累我,我肯定可以帮你。
安然的意思:
我的人生不止只有我弟弟,我想考研,想去北京,我的人生还有理想要实现,为什么要因为弟弟而放弃。

电影里的安然想把弟弟送给别的家庭领养,但是短暂的相处让安然和弟弟安子恒有了感情,最后安然没有签下送养协议,带着弟弟从领养家庭跑了,留下开放式的结局。
这部电影来源于早年间知乎上的领养帖子,是真实存在的事件,现实中的姐姐对于要不要抚养孩子相当纠结,在知乎上询问网友,最后姐姐还是决定把弟弟送走,自己变卖了在老家的两套房产,在北京安了家,有了疼爱自己的老公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二)到底谁更自私?
这个故事无论是现实版还是电影版,让人诟病吐槽最多的是姐姐的态度,很大一部分网友认为,姐姐自己名下两套房子加上稳定工作,抚养一个弟弟真的有毁人生这么夸张吗?
其他亲戚不肯抚养是因为亲姐都不肯养,那别的亲戚更没有抚养的义务。再怎么说也是亲弟,现实中的姐姐直接把弟弟送去农村,就算送走不能找一户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吗?弟弟何其无辜!

小编认为这个姐姐也一样很无辜,花季少女,本来怀抱着对未来的憧憬,有自己的理想,突然之间冒出一个弟弟要自己带,而且说是弟弟年龄差更像儿子。
以后找夫家,别人会因为你抚养幼弟把你当做烈女吗?不会,只会把你当做带着孩子的拖油瓶!这不是毁人生是什么!
这件事情的根源是父母在50多岁生下二胎,说是想给女儿一个伴,女儿都21岁了,哪里需要伴?以前因为计划生育一直不能要二胎,现在是开放二胎才生的小孩,父母终于实现了自己想要儿子的愿望,但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选择欠妥?
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抚养儿子成人起码要熬到儿子二十岁上大学,那时候父母都已经七十多了,就算没有这场车祸,未来二十年还会有其它问题出现,这个岁数父母就算不生病,身体也没这么好了,何况万一身体出现点情况,这户人家的长女就是故事主人公安然,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父母生二胎安子恒时,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吗?或许有,但是以他们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不会觉得女儿以后会很辛苦,相反会认为女儿为家庭做出牺牲是理所应当。
看这户人家的姑姑就知道,安然的姑姑和安然的爸爸同年考试,安然姑姑考上西师的俄语系,安然爸爸考的则是中专,安然奶奶跟安然姑姑说:你是女儿,大学你就不要想了,家里只能供一个,我肯定是要紧着我儿子的。

安然姑姑和朋友一起去俄罗斯做生意,那一年安然出生,安然奶奶又打电话给安然姑姑,让她赶紧回来,因为长姐如母,要回来帮弟弟带孩子。
安然姑姑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因为家庭一味地忍让最后奉献了自己的人生,父母却没有半分心疼,只因姑姑是女儿,这是应该的。
(三)重男轻女的思想究竟害了谁?
安然父母50多岁生下儿子安子恒,养儿防老是不现实的,儿子都能当孙子的年纪,父母高龄养育孩子是非常辛苦的。
对于孩子来说,有对高龄的父母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生活还不能独立的年纪,父母一方如果出现身体问题,这个孩子的前途便渺茫起来。虽然正常家庭也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高龄父母的家庭中,孩子面临这种问题的概率更大。
父母高龄生二胎,不止对老大不公平,对老二也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我们正常的家庭,孩子二十多岁,父母五十多岁还是壮年,不要说帮孩子买房买车,起码父母的身体是还不错的。在孩子事业艰难的时候父母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到了孩子三十多岁,父母上了年纪,但是孩子的收入相对稳定了,孩子也需要父母给一个缓冲期去面对和承担家庭的责任。

二胎孩子成年,父母都已经七八十岁,父母能不能健在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以后毕业成家,父母是一点力气都帮不上,而且孩子刚毕业比较艰苦的那几年,不止要面临自己的工作压力,还要面对父母的身体问题的压力,完全没有一丝喘气的机会。
《我的姐姐》原型和电影,最惨的都是弟弟。弟弟何其无辜,姐姐有的选,弟弟却是没的选择的。但弟弟安子恒的命运不是姐姐造成的,而是自私的父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