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瑞典鬼才导演”之称的鲁本奥斯伦,以大胆、幽默、讽刺的黑色喜剧闻名,像是荣获第 67 届坎城影展评审奖的《婚姻风暴》,宛如现代婚姻关系的照妖镜,本片甚至精彩到被好莱坞翻拍,并找了威尔法洛主演。2017年,鲁本则以《抓狂美术馆》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榈奖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暌违五年,擅长借电影讽刺荒谬人们与社会的鲁本,再度以《悲情三角》荣获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电影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裸上身男模,现场工作人员要求男模们对着镜头做表情,如果今天代言的是平价服饰品牌,他们露出牙齿地笑着; 反之,假如是高价名牌,他们就摆臭脸,鄙视他们的消费者。时装秀上,将 “Everyone is Equal” 大大字样投影在前方,而镜头带到观众席,眼看各个网红、模特儿、名人、艺人纷纷找到位子坐下,最后却因几位迟到的“重要人士”,坐定位的人们一个个往旁边调整位子,光是这一个开场就足以看出导演讽刺“阶级”的力道,批判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其实内在早已败坏。

另外,导演也借由卡尔与雅雅于高级餐厅用餐时的争吵戏码——卡尔抱怨雅雅总是让他付钱,但实际上雅雅赚得比较多,卡尔在意的是标准与原则,但雅雅却觉得卡尔爱计较,甚至觉得“聊到钱一点都不性感”,两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分歧点,描述了一段关系的不平等。 简单交代了两个人处于时尚界的背景,而时尚界之于平凡人来说何尝不是另一个世界。 导演在此渲染了漂亮的开头,第一章节即为电影主题奠定了基础,也表现出电影带给观众的《尴尬》将有增无减。

当卡尔与雅雅这对时尚圈情侣前往豪奢游艇之旅时,里头乘客无不是有钱人,有和藺可亲的军火商老夫妇、有出售公司的暴发户,还有“卖屎”致富的富商,他们的有钱程度与这对情侣相比,更是高上几层楼,瞬间卡尔与雅雅成为这艘游艇上最“穷”的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俄罗斯有钱妇人要求一名女服务生进到按摩浴缸放松,最后甚至邀请全部员工放下手边工作一同玩乐,说要与他们“交换身分”,整艘游艇的员工迫于无奈只能服从指示下水玩乐,这何尝不是一种病态的“良善”。 当妇人认为她这么做是善良的,希望大家都是一样“平等”,但她却忘了自己处于阶级上层,而这样的平等也只是一种作秀而已。

而游艇上,另一场精彩的戏码无非是“船长晚宴”,摇摇晃晃的船上,一群贵宾正竭力想着办法在这场晚宴中撑住,最后却一一反胃、呕吐。 导演加入了天候等环境因素,让这群富人瞬间褪去华丽的阶级,宛如照妖镜般,与常规人没什么不同,用他们身体的生理反应呈现了最真实的面貌。 比较先前妇人期望的平等,或许这更像是导演想要呈现的平等。正当观众被大量呕吐场面吓得花容失色时,《悲情三角》导演也为第三幕的失控与疯狂埋下更深的伏笔。

正当观众已见怪不怪时,《悲情三角》导演更将电影的夸张化运用到极致,游艇被炸毁了,幸存的人们来到荒岛上生存,瞬间所有的权力与阶级都被翻转,有能力生存的人自然能成为岛上的“船长”,在这一篇章让人联想到《苍蝇王》与《失控少年兵团》,也是一群人在一个孤立无依的环境下生存,他们建立起一套社会文化并且遵守着,试图建造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然而,这一切依旧是仰赖权力与阶级,而阶级却又是如此容易被推翻。

电影分三章节,主题全围绕在“平等”这件事身上,即使将三段故事分开来看也不违和,一样精彩且独立。《悲情三角》之所以好看在于导演十分擅长掌握画面的气氛与对白,营造出来的“尴尬”与“荒谬”是令观众有共鸣的,电影所渲染的疯狂与戏剧张力更让人瞠目结舌,是一部娱乐性极高的作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悲情三角》: 疯狂与戏剧张力更让人瞠目结舌, 一部娱乐性极高的作品》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