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1983年, 20岁李连杰写信向邓公求助, 3句暖心“批示”改变了他一生

时间:2022-12-18 09:02:33阅读:2
1983年, 20岁的李连杰正在片场拍戏,此时的他因为参演《少林寺》一片而一战成名,剧组邀约不断。这天,正当他忙着拍戏时,有人拿着一封信找了过来。来人将这封没有地址的信交到李连杰手上,让他拿着信到中南

1983年, 20岁的李连杰正在片场拍戏,此时的他因为参演《少林寺》一片而一战成名,剧组邀约不断。

这天,正当他忙着拍戏时,有人拿着一封信找了过来。来人将这封没有地址的信交到李连杰手上,让他拿着信到中南海去,说是有领导要见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会收到来自中南海的信件呢?

邓小平的3句批示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此片一经上映就热度高涨,票房直线上升,作为主演的李连杰也因此一战成名,受到空前的关注。

这之前,在李连杰的世界里,武术就是他的全部。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出国打比赛、弘扬传统武术更重要的事情了。但《少林寺》的上映,让李连杰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少林寺》上映后,掌声和鲜花如同洪水一样向他涌来,面对扑面而来的赞美和关注,李连杰渐渐迷失了方向。

名利场是个检验人性的好地方,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名和利的诱惑。李连杰站在镜头前面,接受着记者的采访和粉丝的赞美,逐渐迷失在名利场的漩涡之中。

可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李连杰总是会想到在武术馆挥汗如雨的那个年幼的自己。他觉得,自己现在虽然衣食无忧了,但却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在这偌大的北京城,他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迷失了自我。就在这时,李连杰想到了邓小平经常说的一句话: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于是,20岁的李连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求助信。

这封信里,承载着一个20岁的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虽然觉得冒昧,但他还是盼望着能够收到邓小平同志的回信。

很快,这份期盼就有了回复。这天,李连杰正在剧组拍戏,有人拿着一封信找到了他。这封信没有地址,来人告诉他,信是从中南海寄来的。

拿到信后,李连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日理万机的邓小平同志,竟然真的给自己回信了!

在这封信中,邓小平给了他三个批示:想法很好、时机不成熟;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栋梁之材。

看到回信李连杰非常感动,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邓小平还亲自回复了他的信件,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邓小平的这三个批示,让李连杰铭记了一辈子,也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后来过了没多久,邓小平的夫人卓琳也传话过来,叮嘱李连杰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卓琳夫人告诉他,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以后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不仅如此,卓琳还托人带给李连杰一些鸭梨,希望他能好好保重身体。不过传话的人粗心大意,向李连杰转达的时候忘记将水果带上了,所以李连杰没能收到卓琳亲自挑选的鸭梨。

李连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寄出来的信,竟然让每天日理万机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都做出了相关批示。这让他受宠若惊,心中更是感激不已。

李连杰到底何德何能,为何会有此殊荣,让邓小平夫妇都如此关心他呢?

开始武术运动员生涯

虽然李连杰从小在北京长大,但他也是万千北京孩子中很普通的一员。

1963年,李连杰在北京出生。他的父亲李清泉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技术员,母亲张凤兰则是公共汽车售票员。

在李连杰2岁时,父亲李清泉因病去世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母亲肩上。李连杰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五个孩子全靠母亲独自一人拉扯长大。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李连杰从小就被保护的严严实实的,母亲不求他能大富大贵,只希望他能平安健康的长大。

1970年,李连杰被母亲送到北京厂桥小学上学。

1971年夏天,学校放了一个月暑假,很多家长趁着暑假把孩子送进了北京体育学院暑假学习班补习功课,李连杰也是这些孩子中的其中一个。

当时只有8岁的李连杰不会想到,就是因为母亲的这样一个决定,才有了他后来名满天下的人生。

到了补习班后,老师见到李连杰体格匀称,而且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便把他分到了武术班。

可想而知,对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武术的8岁孩童来说,这一个月是多么的漫长又难熬。

在武术班的日子里,李连杰每天都想着怎么样才能让时间过的更快一点,他希望这一个月的暑假班能赶紧结束。相比之下,他宁愿回到学校去听老师讲课。

可能是因为成绩好的缘故,李连杰在学校收到了很多关注。每次一到下课时间,就会有一群同学围着他玩闹,老师们也喜欢他,对他照顾有加。

李连杰也很听话,当班里的同学都喊累不愿意上体育课的时候,只有李连杰每次都按照要求完成体育课上的内容。后来,老师还让他当了体育班长。

强烈的对比之下,李连杰更加不愿意待在这个又苦又累的武术班了。

虽然极度不情愿,李连杰还是很听话。在武术班训练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叫苦不迭,甚至逃课出去玩,只有李连杰从来不喊苦喊累,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动作。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李连杰的武术天赋被武术班的教练发现了。

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过去了,就在李连杰以为终于可以回到学校上学,再也不用来武术班的时候,却突然被告知,以后每天放学还是要回到武术班训练。

从那之后,李连杰便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训练很艰苦,苦到他经常一个人偷偷掉眼泪,即便如此,8岁的李连杰还是咬着牙坚持过来了。

时间流逝的飞快,一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这天,9岁的李连杰被武术班选中去参加山东济南市的武术比赛。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离开家,李连杰踏上了前往济南的火车,看着车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很快到了比赛的日子,李连杰不负众望,一举拿下了武术比赛的冠军。虽然这次比赛没有奖品,但这个冠军的头衔,对9岁的李连杰来说就是最好的嘉奖了。

被周总理接见

1972年,在国内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乒乓球外交赛,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场比赛非常的重要。

比赛期间,会有很多外国选手来中国参赛,也会有一些外国元首和领导人前来观看。连毛主席都亲自批示,这是一次外交的重要时机。

为了能够将比赛举办的更有意义,上层决定要在比赛开幕式上加入一些能够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中国传统武术自然也被安排上了。

开幕式一共设计了5个武术节目,李连杰自己就参加了3个。

为了能在开幕式上将中国传统武术更好的展现出来,弘扬出去,李连杰每天都要训练到深夜,虽然过程很苦,但他认为一切都值得。

到了比赛开始的那天,李连杰在台上将中华武术展示的淋漓尽致,引的台下各大洲不同肤色的观众频频发出惊叹。看到这一幕,李连杰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他看来,自己和同学们一起站在这里,不仅仅是向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种族的人群展示中华武术,更是在弘扬中华文化。

演出顺利完成,在乒乓球比赛结束后,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们,还称赞他们武术表演的很出色。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鼓励他们,让他们努力训练,争取以后能走出国门,让中华武术被全世界看到。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有人问起李连杰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他还会很自豪的告诉众人,周总理看过他的武术,还给了他们赞扬和鼓励。

出演《少林寺》

那个时候的李连杰没有想到,有一个叫李小龙的人,刚刚亲手将“中国功夫”写进了美国的字典里。

1973年,由李小龙主演的电影《龙争虎斗》在美国上映,影片一上映就好评如潮,创造了惊人的票房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好莱坞的功夫片正式诞生了。

可天妒英才,正当李小龙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突然在香港去世。事情来得突然,大家都还没来得及反应,一代巨星就这样陨落了。那一年,李小龙才刚刚32岁。

李小龙的突然离世,让功夫明星瞬间缺位了。

1974年,11岁的李连杰随团前往美国,准备为美国总统展示中国武术。

那时的交通还没有如今这么便利,他们一行人先是到了香港,准备在香港转机前往美国。就在这个过程中,李连杰被长城电影公司的负责人一眼看中了。

长城电影公司的负责人找到李连杰,问他想不想当明星。李连杰先是一愣,随后想到了日夜操劳的母亲,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之后他便跟团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

两人这一别,再次见面已是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1976年,李连杰依然常年到各地演出比赛,人人都称赞他是武术神童。此时的他虽然算不得明星,但每个月拿着五块钱的工资,倒也能补贴些家用。

不过,李连杰的梦想可不止于此。由于家里人口众多,他们三兄弟每天都要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五块钱的工资虽然能解决燃眉之急,但对于一大家人来说还是显得有些拮据了。

李连杰非常想要改善家里的情况,于是便主动找到领导,向领导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和这次谈话的目的。

领导也是一个爱才惜才的人,大手一挥,直接把他的工资涨到了43块钱。

要知道,当时最高级别的工资才只有88块钱。能给李连杰把工资涨到43块,足以证明领导对他的爱惜之情了。

不仅如此,领导还给他定下了规矩,只要他能拿金牌,每拿一次就涨一次工资。李连杰也非常争气,16岁时工资就已经拿到最高级别了。

1979年,长城电影公司准备拍摄《少林寺》一片,五年前相中李连杰的负责人,将他推荐给了拍摄该电影的导演。

1982年,拍摄了3年的电影《少林寺》终于上映了。电影上映后,上到老人下到孩童都被李连杰的表演所震撼,受众粉丝多到难以想象。

在当时票价平均1毛钱的情况下,这部电影就创造了1.61亿的票房纪录。

《少林寺》爆火后,作为主演的李连杰在自然也成了万人追捧的对象,各个电影公司都向他跑来了橄榄枝。可是,此时的李连杰内心却充满了不安。

当时,甚至有一位香港的电影老板,直接拿出一张300万的电影支票给他,让李连杰去香港主演武打电影。

从小就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他内心十分激动,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巨大的诱惑在不断的冲击着他的头脑。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这份邀约。当时,他还有自己的单位,他明白这个钱他不能拿,因为自己属于单位,不能擅自去做出选择。

那是李连杰经历的第一次人生低谷,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

1983年,被痛苦和迷茫包裹着的李连杰斗胆给邓小平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邓小平同志能给他指点一二,邓小平同志的3句批示给了他无穷的精神动力。

回馈祖国,成立壹基金

2004年,李连杰携妻女到马尔代夫度假,经历了震惊世界的印度洋海啸。

当时,李连杰一家正在海边观景,忽然一个海浪扑面而来。正当大家以为是涨潮的时候,第二个海浪紧接着就扑过来了。

见到情况不对,李连杰连忙举着女儿往回跑,此时的海水已经没过了他的腰身。

短短几秒钟,度假胜地就沦为了吃人的地狱。幸而李连杰反应迅速,一家人得以死里逃生。

据李连杰回忆,但凡当时再有一个海浪扑过来,自己此刻恐怕就已经无法再站在这里了。

还有很多人就无法像他这样幸运了,许多来不及逃脱的游客,有的被巨浪拍晕,有的被洪流中的异物穿肠破肚,现场一片惨烈。

这次经历给李连杰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

经历这次灾难,李连杰才明白,在真正的灾难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权力大小、武功强弱,在生命面前,这些都显得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之后,李连杰便开始致力于公益事业,他成立了“壹基金”,以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李连杰说,公益和慈善,才是自己要做一生的事。

在中国的功夫电影史上,哪怕是到了百年之后,李连杰依然也会是笔墨浓重的一笔。

他年少时的清醒,成年后的自律,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现在的李连杰早已退居幕后了,但他依旧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上慈善的火苗。

在李连杰心里,当年邓小平同志的3句批示,就如同海上的灯塔一般,不仅给当时那个迷茫的自己指点方向,也照亮了自己一生前行的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983年, 20岁李连杰写信向邓公求助, 3句暖心“批示”改变了他一生》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