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茶馆》电影版, 郑榕老爷子的表演值得玩味, 比他自己的舞台版好

      茶馆》不管是电影版还是话剧版,老版和新版都看过数遍,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老版更吸引我,毕竟随便数数名字,都是中国话剧界的大神:于是之,英若诚,蓝天野,林连昆等等。这里借用何冰的话:当年他们刚入学看不懂于是之先生演的好在哪儿。观众也不笑,掌声都是给先生的名誉的,后期先生身体不好了,在台上还会出错。

      但是他多年以后明白了,于先生那批人艺老前辈,从不跪舔观众,就稳稳当当演自己的戏,他们就知道,我不用在台上抖机灵,观众也能跟着入戏,得跟着我的节奏走,这需要极其强大的舞台信念感。

      这个版本里郑榕老爷子的表演值得玩味,比他自己的舞台版本更好,舞台版里他只是一味刚强正直,而这里却层次丰富得多,注意被抓时的表情:常四爷在平民百姓中算是个有英雄气的人,然而被衙门的狗一声喝,气就馁了,只能寄希望于讲理。“我可是旗人”这句话在听者那里最容易被理解为吓唬——“我是旗人,我有地位有势力,别惹我”。然而他的本意其实是“我是旗人,是大清国真正的主人,我怎么会希望大清国完了呢?”——还是讲理,当然,也顺便有威严一点点。

      郑榕之前做采访说过,自己舞台上演的戏自己都没看过,后来有专门录像的,一看自己演的那叫惨目人赌,电影这个好处就在,演的感觉不对还能重复来演,还有一个鲜明的就是庞太监,舞台上就看出这人凶恶和洋洋得意的表情了,在电影了层次感直接上去了,就是因为电影可以给适当的近景,来表现各个时间段的心理变化,这是舞台上表现不出来来,舞台上整个舞台都得看电影拉近景你只能看这一段,那肯定细节更好。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