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看电影吗?
这个问题跟“你会吃饭吗”一样二。
那么,换个问法:您懂得欣赏电影艺术吗?
没错,作为一项娱乐,电影只要去看就OK。
可作为一门艺术,看电影则需用心,感受赏鉴的乐趣。

有一本和砖一样的书,就是教你如何欣赏电影的。
这本书,就是《看电影的艺术》,是美国大学的电影欣赏课教材。
翻开它,就像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电影,原来可以这样看。

多年以来,《看电影的艺术》都是电影鉴赏的经典书籍,如今已更新到第八版。
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版本都与时俱进。
第八版除了介绍经典影片外,还更新了179部电影、超过380幅电影图片。

《看电影的艺术》内页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关于电影的一切”。
它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涵盖了大部分与电影相关的知识。
比如:电影主题、故事情节、戏剧元素、视觉设计、导演风格、文学改编等等。
作者丹尼斯·W.皮特里,和约瑟夫·M.博格斯,都是电影欣赏课的资深教授。
他们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以“诗人的灵魂和科学家的智慧”来欣赏电影。

如果能读完这本书,以后看电影收获会翻倍。
它像一本电影的百科全书,随便翻开一页就能get到知识点。
比如,你看的这部电影,是一个好故事吗?
这本书告诉你,判断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的故事,有这么5个关键词:
一是“完整”。
无论电影的主题是什么,都要贯穿一个完整的剧情,起码有一条完整的故事主线。
就是说无论这部电影,横生了多少枝节,都要有一条清晰的主干。
拿《肖申克的救赎》来讲,故事的主干是安迪被冤入狱,步步为营成功越狱。

《肖申克的救赎》
而监狱长洗黑钱、在监狱过了半生的老布获释后自杀等枝节,都是围绕主干展开的,不会影响故事的整体。
近期上映的《四海》,却有点像反面教材。
影片的前半场,摩托车少年吴仁耀车技炉火纯青,又遇上一群同路人,怎么看也是一部青春热血追梦剧。

没想到后半段,却转为谈恋爱+还债的狗血剧情,给观众的期待浇了一盆冷水。
故事主干拼凑出来,会有一种强扭的感觉,小伙伴们有同感吗?
二是“可信”。
“要让观众完全沉浸于一个故事中,通常必须让他们感到它是真实可信的。”
电影情节有很多虚拟成分,如何让虚拟的情节可信,是衡量一部电影质量的标准之一。
这种可信,体现在三种“真实”上。
第一是客观的真实。
艺术高于生活,但也来源于生活。
电影的真实感,往往源于生活的近似性。
比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的是一个穷小子,通过电视竞答节目,获得百万奖金的故事。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一个来自贫民窟的男孩,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见过大世面,为何能通关各领域专业知识的问题呢?
这在现实中很难发生,但电影中的主人公,面对每一道刁钻的问题,都能在刻骨铭心的回忆中找到答案,这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因此虽是虚构的故事,也让观众觉得可信。
第二是主观的真实。
好人有好报,真爱战胜一切,王子和公主有了幸福的结局……
虽然现实生活并非如此,但这样的故事满足了人性的期待。
第三是艺术的真实。
科幻电影、童话故事、仙侠影片脱离现实,却依然能让人共情,是因为它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观众相信在这样的幻境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比如《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奇幻美妙,观众乐于沉浸其中,相信那里发生的爱恨情仇。

《阿凡达》
三是“有趣”。
“一部电影可以使我们感到震撼、泄气、迷惑,甚至受伤害,但绝不能使我们厌烦。”
否则,我们花钱去看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接受教育吗?
而引起观众兴趣的电影,都在两方面下了功夫:
有趣的电影善于制造悬念。
比如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泰坦尼克号》,通过老妇人的回忆制造悬念,勾起观众对她人生的好奇,让观众沉浸其中,为之感动、震撼、微笑、流泪。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
引起观众兴趣的电影,还善于使用动作要素。
这既包括有形的动作,比如武打、枪战、决斗等,也包括心理或情感活动,比如《花样年华》里周慕云与苏丽珍的暧昧情感,将一种无法抵达的关系的遗憾,通过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样年华》
有趣的电影,让影院的一百多分钟丰富而精彩,也能让观众获得一份满足感。
四是“简单又复杂”。
“优秀的电影故事必须足够简单,以便通过电影来进行完整的表达。”
“好的故事情节必须有一定的复杂性,至少能保持我们的兴趣。”
简单与复杂,看似一对矛盾体,却应在电影中巧妙结合。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有限的主题。
《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段叛逆刻骨的爱情;

《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讲述了低能儿持之以恒创造了奇迹;
《雨人》讲述了特殊的兄弟情;
但这些故事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有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有趣的细节,体现了一定的复杂性,让电影有了令人回味的质感。
五是“有节制的情感”。
滥情的电影让人尴尬。
薄情的电影索然无味。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操控我们的情感,“但这种操控必须是真诚的,与故事情节相称的”。
最怕突然的煽情,强行的灌输,莫名的眼泪。
情感应该蕴含在故事中,而不是单独给它一个秀场。
有观众曾这样评价《银河补习班》:
“真的体会到了导演用力想把什么都讲好,但最后就靠强行煽情给大家整一波眼泪逼着你哭,然后让观众体会到了影片的教育意义影片的反思意味影片的跨年代展现以及影片的父爱……”

过犹不及。对照本书的标准,这部电影没讲好故事的原因,就是没能恰到好处地处理感情戏。
如何判断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的故事,只是《看电影的艺术》中的小小知识点。
看电影的乐趣,如果只停留在感官上,多多少少有些遗憾。
如果能多get一些电影知识,我们就能从一部电影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看电影的艺术》内页
这本近600页的书,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四百余所高校采用,既是大学影片鉴赏教材,也是电影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你和电影鉴赏家之间,可能只差一本书的距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翻开这本国外大学教材, 我发现以前的电影都白看了》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