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垃圾神曲滚出幼儿园!

      大家好,我是马拉松。

      孤勇者》的热度冷却之后,近期另一首歌《黑桃A》开始在全国多家幼儿园走红。

      而且这次不光有歌曲,还配了舞蹈,老师们一边放着大喇叭,一边给小朋友们教学。

      抖音上这一条《黑桃A》完整版幼儿舞蹈教学视频,点赞近16w,收藏7.3万,转发10w+。

      《黑桃A》终于取代《孤勇者》,成为孩子们口口相传的新顶流。

      但《黑桃A》比《孤勇者》难听太多了,但凡好一点的夜店都不会用这种歌来打碟。

      不光旋律难听,歌词更是低俗到让人瞠目结舌。

      幼儿园的孩子们被这种歌洗脑,跟着唱跳,令人心痛!

      歌词中充斥着夜店纸醉金迷的场景:

      香水、大长腿、细腰围、滋味隐隐作祟、宝贝干杯……

      夜店风的歌词背后还赤裸裸宣扬着金钱至上的成功学:

      有钱人灯光一定到位,MC为我时刻准备,一定能成双结对,左边一位、右边一位,一定被小姐姐包围,没钱的单身狗只能独自睡…

      “黑桃A”指的是夜店一种酒水,一瓶1888起,被精神小伙奉为与大金链子同等地位的人生信条。

      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黑桃A》这种垃圾神曲能有什么教育意义。

      幼儿园小朋友从小学起夜店黑话,教育他们从小就向往夜店,长大后争当古惑仔、交际花?

      近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此类行为进行了集中报道和评论,言简意赅为:

      不要瞎教!

      令人深思的是,在抖音上另一官媒“哈尔滨日报社”的同类报道下,热评第一居然还在为《黑桃A》辩护:

      “我小时候扯着嗓子唱《爱情买卖》知道个屁的意思(鄙夷表情)。”

      该条评论收获了5.3w点赞。

      仔细想来,《爱情买卖》传达的价值观与《黑桃A》相比,难道不算正能量?

      我想,事情荒谬至此显然已不单单是《黑桃A》的问题,而是多个矛盾爆发的集中体现。

      《黑桃A》这类低俗口水歌能在幼儿园爆火,直接原因是部分作为守门人的幼儿园教师素质堪忧。

      像《黑桃A》这样的歌词,我想任何一个识字的成年人都一定能分辨出这样的内容不适合孩童。

      “因为小孩子听不懂歌词”,这样的理由完全就是给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

      因为不负责任,所以才会出现“把成年人当学前班对待,幼儿园当养老院对待”的现象。

      查询资料后,我惊讶于想成为一名幼师门槛真的不高。

      公立幼儿园于今年才颁布新规定,只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

      私立幼儿园就只能自求多福。好的极好,坏的极差。

      如果你孩子的幼儿园老师每天沉迷于短视频和垃圾电影、音乐,你还能指望他教好你的孩子?

      而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资本逐利。

      资本逐利,缺乏沉下心去创作儿童歌曲的人。

      不说儿歌,即使是市场更大、更成熟的成人音乐,目前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巨量粗制滥造的音乐内容。

      一位名为“苏可可”的音乐人,年纪轻轻就发了7183张专辑、85269首歌。

      7月份他总计发行了41张专辑。

      这首垃圾神曲《黑桃A》的原作者“DJ小鱼儿”也同样采用这种批量生产音乐的办法,至今发行了122张专辑,坐拥近60w粉丝。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快乐当然越来越少。

      于是只能靠刺激,不停地刺激,看电影1.5倍速、2倍速、3倍速…

      因为没市场,儿童歌曲的现实是不但没产出,甚至还在倒退,优质儿童教育素材严重缺失。

      如果不缺,这一年多以来火的就不会是《孤勇者》与《黑桃A》这两首成人歌曲。

      不会只有它们。

      我们小时候听的是什么儿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少年英雄小哪吒》、《大风车》、《稍息立正站好》、《鲁冰花》…

      那一首经典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如今听来依旧感动。

      干净、优美、清纯、童真。

      长大后,这艘小船儿好像很少再漂来,直到今天再听这首儿歌,看到乔羽写下“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突然泪流满面。

      有人在歌曲的评论区问:

      “为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听上去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我想是因为这首歌唱的是希望,希望如果不熬过失望、绝望,就不叫希望。

      这首歌的教育意义,从童年延续至今!

      而现在,就连《让我们荡起双桨》都出了DJ版。

      《让我们荡起双桨DJ版》总计893条评论,热评前二居然还是赞扬:

      DJ版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甚至还有幸入选了某学校的课间操比美大赛。

      我想跟校长确认一下,这确定比的是“美”吗?

      炒冷饭就算了,还在饭里面加毒品是什么意思。

      人们疑惑,就算新儿歌写不出来,唱老儿歌不行么?

      不行。

      一位幼教专业的网友给出了答案:

      老一辈的好东西不想用;新东西没资源搞不出来。

      天天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叫园长脸上无光,招生工作也不好开展,赚不到钱!

      嘴上全是教育,而心里只有生意。

      让我一声长叹的是,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起码能提高作为守门员的幼师素质。

      孩子们只有被动接收的能力,如果守门员不尽职,那么我们的未来并不比国足更光明。

      最后来谈谈审查。

      本地资本能有巨大逐利空间的原因是,我们把优质内容挡在了墙外。

      小时候我们可以看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年年不重样,每一部动画的片头片尾曲都被奉为经典。

      2005年起,它们均被封杀。

      于是现在的孩子们只能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从幼儿园一路看到初中,一招不鲜,照样吃遍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对此,前不久周冬雨在金鸡奖上的评价是:

      “这十年,是我们中国电影的好时代…”

      自然,这也是我们的儿童动画、儿童歌曲最好的时代。

      不从海外引进的前提是国内有优质少儿内容的产出和普及。

      问题是,我们现在有产出吗?

      市场不引导,内容不引入,自己不产出,那只好奉行拿来主义

      不是什么好就教什么,而是什么火就教什么。

      《孤勇者》成为孩子们的接头暗号的一大原因正是它火出圈了,这是运气。

      人们忘记了,《孤勇者》本质上还是一首成人歌曲,不是儿童歌曲。

      另一位幼师专业的网友指出:

      “孩子们还在发育阶段,音域不广,腔体窄小,去模仿大人唱的歌很容易把声音唱坏。”

      如今《黑桃A》火了,同样懒得分辨,很多家长也不在乎,一样拿来教。

      除了《黑桃A》之外,还有幼儿园教学另一成人神曲《野摩托》,歌词如下:

      我想邀请你坐上我的野摩托

      我愿意带你喝酒吃肉再唱歌

      这个歌旨在将孩子们的三大梦想塑造成抽烟、喝酒、烫头?

      潘多拉魔盒打开后,《孤勇者》没问题,那么《黑桃A》呢?《野摩托》呢?《野摩托》之后,又是谁?

      电影、音乐不分级带来的后果,破坏嗓音还是小事,更可怕的是早熟。

      孩子们窥探了世界的欲望,却尚未习得控制欲望的能力。

      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童年时的放养模式显然已不再适用。

      如今孩子们能通过一块屏幕与世界迅速产生连接,这是世界可以是好的世界,也可以是坏的世界。

      而我们小时候想看黄片甚至得从父母的床头柜里偷,性教育普及靠男科医院的广告。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现在跟我们小时候唱两句黄色歌曲不一样了。

      人类最优秀的学习能力就是模仿。

      学习从童年开始,从模仿开始,直至根深蒂固。

      我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学习歌曲《黑桃A》。

      更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走进这位网友的预言:

      “成分是复杂的;成绩是倒数的;技校是必须的;智商是极低的;同学是鄙视的;小伙是精神的;父母是焦虑的;进厂是必然的;此生是这样的。”

      尽管这就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但他们还是孩子。

      他们本可以不如此。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