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偶像李亚鹏迎娶王菲女神后,竟然连四千万都拿不出来。李亚鹏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信息。我已经跟他们商量好了还款计划,我现在的处境比难,公司正在艰难地维持着运转,虽然听起来像是在装可怜,但是事实.

首先他不是一个会经商的人。对于李亚鹏“欠债4000万元”一事,北京市三中院已经作出了判决。当时李亚鹏还不起债务,向债权人求助:“没办法了你让我跪着,让我趴着,让我做什么都行,。”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李亚鹏曾经投资三十五亿兴建的丽江雪峰文化城,最后以两千万的价格出售,结果亏损至破产。他还记得鲁豫曾经让他评价自己作为一个生意人的能力时,李亚鹏很有信心地说:当演员60分,当生意人有90分。他太高看自己了,当个演员能通过,当个生意人估计会是个负分数。二十年来,李亚鹏一直在做生意,但每次都是赔钱收场,被人誉为“行业冥灯”。我是一个理想型的企业家。”李亚鹏曾经引以为傲,但理想型的企业家是赚不到钱的,所以他的下半辈子都不会成功。做生意也一样,这是李亚鹏与生俱来的信念。

1971年。李亚鹏出身于新疆乌鲁木齐,家庭条件还不错,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医生,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很相爱。男主外,女主内。在这样的熏陶下,李亚鹏对于一段美好的婚姻有着强烈的向往,他理所当然地觉得,男的要挣钱,女的要当好妻子。

小时候,李亚鹏学习很好,是个“血统纯正”的工科男孩,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和他爸爸那样的工程师。然而,造化弄人,高中的李亚鹏却喜欢上了一个叫刘岩的女孩,因为这份感情,他甚至不顾父亲的反对,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了艺术,与自己的初恋一同考入了 CCTV。为了这件事,他与他父亲已经吵了一年多了。如果当初他听从父亲的建议,说不定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工程师。然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假如”这个词,也正是因为这个“偶然”,造就了李亚鹏。一开始,他对艺术一窍不通,刚入学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但是老天爷偏偏给了他一个演员的天分,让他赶上了最好的时机。那时候,正是偶像电影风头最盛的时候,,李亚鹏出演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和《射雕英雄传》,一举登上了大陆当红明星的宝座。如果是一般人,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这样的名声和财富,那该有多好!

光靠一个演员是无法完全表达自己想法的。李亚鹏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经商者。可能是因为他在大三的时候,拿到了将近十万的资金,让有了底气。在1992年,李亚鹏就曾筹划过两次摇滚乐,募集了9.7万元,最终纯利40000元,对于一个还只是个学生的他而言,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李亚鹏在新闻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一点,所以他相信自己天生就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但如果你看到他是怎么花钱的,就会发现,他根本没有做生意的天赋。九十年代的车票是多么的奢华,但他却为大家购买了返程的车票,剩余的全部放进摇滚乐的体恤,无偿地发放在乌鲁木的各个角落:让整个西北的城市都能他到摇滚乐的声音。土豪就是土豪,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留下过一笔钱。从小到大,做生意的人,又岂会不看重利益?俗话说得好,生意人,重利轻生死。然而,李亚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相反,他还在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1998年,李亚鹏在旧金山拍摄电影时,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经过一番交流,决定创办一间网络婚礼公司,并以一份草稿得到了五十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将公司办得有声有色,最后却因为财务问题而破产。李亚鹏并没有放弃,只是认为自己的运气不好。

两个月后,他再次推出了一本《婚礼》。这份期刊只发行了十多年,就被贝塔斯曼公司看中,想要买下来,不过因为出版的原因,这份期刊的发行日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李亚鹏损失了两百多万。也幸亏演戏赚的多,否则他也不会这样挥霍。商场上一败涂地。

李亚鹏在《射雕英雄传》中赚了一大笔钱后,又搞起了小动作。他第一时间就给自己的经纪人打了个电话,说自己不干了,气的他的经纪人从香港赶到北京,想要和他好好谈一谈。最终,他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美好的春天”文化传媒公司。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经纪人说的,每年只接一次剧。当个演员。赚钱更容易,更快,从经济上来说,你必须要做出一个很大的选择。幸亏他没有彻底抛弃电影。那个时候,他倾尽所有,投入了《海滩》这部电影的制作。按理说,这个片场很花钱,能省则省。可是,李亚鹏给所有人都准备了五星级酒店,给每个人都准备了最好的便当,甚至连所有人的飞机票都给他们买了回来。当李亚鹏发现公司的财政管理有欠严谨,便放弃了对电影生产的干涉,然而数年后,公司被人告发有违法行为后倒闭。

然而,李亚鹏并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而是继续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第一个就是建立了一家名为“快乐之春”的文化娱乐公司,主要从事歌舞剧、戏剧等方面的业务。损失惨重。在2010成立的农村大学,花费了六个月的时间,花费了五千万,才将大学建设,但遗憾的是,大学的建设并没有任何进展。他也曾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开设过一些酒馆,但没有一家能坚持三年以上。李亚鹏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甚至还前往了长江商学院深造。不会经商有钱的李亚鹏仍然坚持:说,我对于钱没有任何观念,我的投资就像一个顽童爱玩的玩具一样,只是出于一种爱好。后来,李亚鹏还是选择了离开媒体,转向了地产及创新文化。这一次,他的魄力更大,投入了三十五亿,在丽江的文艺村上,建立了一个古老的文化城。这种念头确实很可笑,因为他曾经在丽江旅游时,与友人在庭院中品茶,房门打开又关闭,他“醍醐灌顶”地说:“好像一切都在召唤,我要办学院,为中国重建学院!

最后,他不但赔的倾家荡产,还欠下了四千万,被逼着还贷。就算是对商业一窍不通的 Z姐,也明白在投资之前,至少要对这个项目进行一番调查。一进门就直接拍板,那不是打水漂么?而与王菲离婚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对经商太过痴迷。